撰文|陸華胄 編輯|陳景揚
香港街頭常聽見巧遇的友人說:「得閑飲茶」,這是香港其中一種市井文化。新舊茶樓天剛亮就開門,迎接各類茶客,早市、午市、下午茶供應各種港式點心,蝦餃、魚蓉燒賣、鳳爪皆是各位食客的新頭好。端著報紙,喝著一口濃濃的普洱,這種廣東文化,源遠流傳。
每逢早市6點、7點的時候,通常就是老年人相聚的時段,三五茶友搭臺而坐,家常里短好不熱鬧。開壺茶,慢慢品,叫上一到兩籠點心,或是一盅飯,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到了9點、10點,叔叔輩的人拿著剛買的報紙,叫壺好茶,看看報紙,遇見熟悉的茶客,談論起今日的社會要聞。酒樓,算是小市民議事論政的平民大廳。
臨近中午,附近上班族就出來覓食,居民區(qū)就以老師學生居多,商業(yè)區(qū)自然是以OL為多,散叫幾籠點心,外加幾個炒粉面,就是上班族們的中式午餐。
到了下午2點,自然多了些家庭主婦到來,通常圍坐一臺,叫上點心,話題包羅萬象,從城中名人八卦到子女升學等等。如果你有機會在香港飲茶,自然能體會到這個城市的最率真的一面。沒有西餐的拘謹,不像茶餐廳的逼仄,坐下來打開話匣子便可。
點心通常分為特、大、中、小四種,價位依次遞減,不同時段還會供應醒晨孖寶、一盅兩件等特價點心。舊式茶樓如中環(huán)蓮香樓、陸羽茶室等,仍保留著阿姐推點心車出來的習俗,看中什么便自己拿,將點心紙交給阿姐敲個印就行了。遇上些炙手可熱的點心,還需要眼明手快,才能永不落空,否則惟有心思思明日趕早了。
現(xiàn)代茶樓多數(shù)使用點心紙,由食客自己勾選所需,計算機下單后再出清單,似乎少了那種伙計人手下單的人情味。
國內也有品茶的習慣,不過不以點心為主,茶葉才是主角,以棋牌娛樂居多,泡杯茶斗斗地主,佐以花生、瓜子等小食?,F(xiàn)在年輕女孩則比較鐘情英式下午茶,閨蜜們窩在老洋房的沙發(fā)里,倚著陽光聊八卦,抿一口伯爵搭上抹茶雪域蛋糕,夢想照進現(xiàn)實的美好。隨著下午茶的概念也慢慢在國內蔓延,阿姨媽媽級的人自然也不少她們的去處,點心抑或是小炒,豐儉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