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秀
近年來全世界剖宮產率日趨上升,我國50至60年代剖宮產率為2% ~6%,70年代上升到10% ~15%,80年代有些二級醫(yī)院上升到30%,90年代國內大部分城市醫(yī)院剖宮產率為40%以上,少數(shù)私立醫(yī)院已超過60%。剖宮產率不斷上升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對我院6年來的剖宮產指征進行分析和探討,達到合理掌握剖宮產指征,為保障母嬰身心健康而努力。
本文資料來至2006年10月1日至20012年9月30日在我院分娩的4972例產婦,其中有剖宮產1127例。剖宮產指征統(tǒng)計以查看病歷記錄,按胎兒因素、母親因素、頭盆因素、社會因素、其他因素五個方面進行分類統(tǒng)計,如果有幾項手術指征同時存在以決定手術的主要指征統(tǒng)計,在次要指征中不再統(tǒng)計。
2.1 剖宮產率 2006年10月至2012年9月我院分娩總數(shù)4972例,其中剖宮產1127例,平均剖宮產率22.67%。6年來我院剖宮產率逐年上升,特別是2008年以后上升幅度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各年度剖宮產率的比較見表1。
表1 各年度剖宮產率的比較表(例,%)
2.2 手術指征的分布
2.2.1 母親因素 共397例,占35.23%,首位因素是前次剖宮產,占201例;其次是產前出血,包括前置胎盤71例,胎盤早剝11例;胎膜早破53例;過期妊娠32例;高齡初產17例;合并內科疾病7例;先兆子宮破裂3例;陰道縱膈2例。
2.2.2 胎兒因素 共263例,占23.33%,其中胎位異常占首位,包括臀位86例、橫位6例,其次B超報告臍繞頸78例,羊水減少、胎盤功能ⅢВ級57例,胎兒宮內窘迫22例;巨大兒6例,珍貴兒4例,多胎妊娠3例,臍帶脫垂1例。
2.2.3 社會因素 196例,占17.39%,均無手術指征未經試產,家屬及產婦本人強烈要求剖宮產。
2.2.4 頭盆因素 共152例,占13.49%,包括頭盆不稱106例,骨盆畸形與狹窄46例。
2.2.5 其他因素 共119例,占10.56%,其中催產素引產失敗66例,產程異常53例。
在剖宮產指征中,母親因素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胎兒因素、頭盆因素,2008年后社會因素逐年增加。
3.1 母親因素 我院以前次剖宮產因素導致二次剖宮產的占母親因素的第一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由于產科醫(yī)生及家屬都擔心子宮瘢痕破裂,同時由于大多數(shù)產婦同時要求行絕育術,絕大多數(shù)產婦均未試產而再次行剖宮產并絕育術,有研究認為,有一次剖宮產的產婦,其前次剖宮產指針不存在的情況下,陰道試產成功率高達80% ~85%[2],因此,產科醫(yī)生應該拋棄“一次剖宮產,次次剖宮產”的觀念,樹立“前次剖宮產再次妊娠可經陰道分娩”的新觀念,在確定前次剖宮產的指征已不存在的前堤下,動員產婦經陰道分娩。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出血多,對母親及胎兒都有很大的威脅,有時一次大出血,產婦即陷入休克狀態(tài),危及產婦生命,必須緊急剖宮產搶救產婦生命。
3.2 胎兒因素 從本組資料看,胎兒因素是近年來剖宮產的第二位原因,而臀位、胎兒宮內窘迫、臍繞頸、羊水減少、胎盤功能減退己成為胎兒因素中的主要手術指征。臀位經陰道分娩易發(fā)生產程異常,胎兒宮內窘迫,后娩胎頭困難,易造成產傷,新生兒窒息、死亡等并發(fā)癥,由于家屬及產婦不愿冒險,醫(yī)生又顧慮發(fā)生意外而導致醫(yī)療糾紛,近年來各醫(yī)院臀位幾乎是常規(guī)剖宮產。手術畢竟都有創(chuàng)傷,我們醫(yī)務人員應該認識到手術可能給產婦帶來的一系列后患,因此對骨盆正常,單臀位,胎兒不大,產力好的情況下建議陰道分娩,特別是經產婦,不應該常規(guī)剖宮產。而加強臀位的孕期管理,及時糾正胎位,提高醫(yī)護人員的臀位接生技術,可能會降低剖宮產率。
本文中胎兒宮內窘迫剖宮產22例,術后Apgar評分<7分僅10例,胎兒宮內窘迫僅靠胎心率的改變和羊水胎糞污染,可能出現(xiàn)過度診斷的情況,應根據(jù)多項指標綜合分析,可結合胎動、胎盤功能測定、B超測羊水量及羊水性狀、胎心監(jiān)護、臍血流、產程進展等多項指標動態(tài)觀察,綜合分析,以減少過度診斷,降低剖宮產率,力求做到既不盲目增加手術產,又不延誤搶救胎兒生命。
彩色B超的廣泛應用,使臍帶繞頸、羊水過少、胎盤老化的診斷率大為提高。羊水過少大多伴有胎盤功能減退,胎兒儲備能力降低,臍帶受壓的機會增加,臨產后易發(fā)生胎兒宮內窘迫甚至猝死宮內,臨產后嚴密觀察胎心音變化,羊水性狀,如羊水嚴重胎糞污染,估計短時間內不能結束分娩的選擇剖宮產。臍帶繞頸并不是剖宮產的手術指針,但產程中易出現(xiàn)胎兒窘迫、產程延長、新生兒窒息等情況,產婦及家屬不愿承擔分娩風險,醫(yī)務人員害怕醫(yī)療糾紛而選擇剖宮產,加強產程監(jiān)護,多數(shù)臍繞頸可經陰道分娩。
3.3 社會因素 近年來以社會因素為主要指征的剖宮產明顯上升,社會上有一種錯誤看法,認為剖宮產較陰道分娩對產婦及胎兒更安全,產婦痛苦少,而產科醫(yī)生也擔心在產程及分娩過程中萬一出現(xiàn)母嬰并發(fā)癥,將造成醫(yī)療糾紛,從而放寬剖宮產指征,本文中有196例無任何手術指征,未經試產,因產婦及家屬要求而行剖宮產。
3.4 頭盆因素 骨盆畸形、狹窄不能試產,必須選擇剖宮產。相對頭盆不稱的產婦,臨產后嚴密觀察產程,積極處理產程中的異常情況,部分產婦可能會經陰道分娩。
3.5 其他因素 本文中部分產婦由于臨產后觀察產程不仔細,盲目認為產程異常,宮縮乏力,應用催產素引產來達到有效宮縮,結果導致產婦疲勞,試產時間不充分導致剖宮產。
4.1 加強圍產期保健,及時教正胎位,重視產程觀察,防治產科并發(fā)癥;
4.2 針對醫(yī)務人員和患者的健康教育,充分認識剖宮產率過高的潛在危害,降低無醫(yī)學指針剖宮產是每位醫(yī)務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開設孕婦學校和公眾媒體宣傳工作,向患者進行宣傳教育,倡導自然分娩,使患者充分了解自然分娩的益處和剖宮產的相關風險,講解分娩的生理過程,消除孕婦對分娩的恐懼心理;
4.3 加強醫(yī)護人員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培訓,強化責任意識,進一步規(guī)范剖宮產的醫(yī)學指針,加強產程監(jiān)測,隨時做好應急搶救的準備,提高陰道分娩的安全性;
4.4 將醫(yī)院產科的剖宮產率與醫(yī)護人員的績效考核掛鉤,要求每年剖宮產率在上年的基礎上下降,并作為年終考評的重要部分;加強醫(yī)務人員的責任感,對無醫(yī)學指針的患者在醫(yī)方耐心勸阻下仍然堅決要求者,設計了“無醫(yī)學指針母親要求剖宮產的知情同意書”讓患者承諾愿意承擔剖宮產的相關風險及難以預測的不良結局,在新農合報銷政策上按順產控制費用,通過這種方式,期望患者及家屬重新斟酌剖宮產的要求。
[1]旭明.臍帶繞頸的產前超聲診斷.
[2]楊鸝.現(xiàn)代實用剖腹產與產鉗術.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9.
[3]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