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吉爾/編譯
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基于《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出了一份《生態(tài)系統(tǒng)紅色名錄》,旨在評估動植物棲息地的健康狀況。如果生態(tài)系統(tǒng)正在萎縮,如果生命支持系統(tǒng)——如土壤等——正在喪失,如果關鍵生態(tài)過程——捕食者與獵物之間的關系——被打亂,那么這些生態(tài)系統(tǒng)被認為是受到了威脅。把這些考量組合在一起,就可以給未來50年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否崩潰作出評估。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由IUCN于1963年開始編制的,是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xiàn)狀最全面的名錄,也被認為是生物多樣性狀況最具權威的指標。該名錄是根據嚴格準則對數以千計物種及亞種的絕種風險加以評估的基礎上編制而成,旨在向公眾及決策者反映保護工作的迫切性,并協(xié)助國際社會避免物種滅絕。
曾為世界第4大內陸湖的咸?!挥谥衼喒_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面積曾達66 457平方千米,是大量獨特物種——包括咸海鱒魚,但已不復存在——的棲息地。
在20世紀中葉,前蘇聯(lián)工程師們在流入咸海的河流上筑起了水壩,自1960年以來其水面面積縮小了一半,容量減少了75%,海水含鹽量高達10.7%。咸海幾近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大片鹽堿地、塵土和廢棄的漁船。一些小型的湖泊仍然存在,但除了藻類以外已幾乎沒有了生命,而且萎縮的進程仍在繼續(xù)。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把它形容為全球“最令人震驚的環(huán)境災難之一”。
隨著萎縮的加劇,水位的下降,原來的咸海被分隔成幾個湖泊。多虧世界銀行花費數百萬美元巨資的一項引水工程,其中一個湖的蓄水量現(xiàn)在有所回升。
《生態(tài)系統(tǒng)紅色名錄》編制者之一、委內瑞拉加拉加斯生態(tài)中心的喬恩·P·羅德里格斯 (Jon Paul Rodríguez)指出:“從理論上講,湖泊的萎縮是可逆的,”但失去的許多物種就永遠地消失了。
枯榮瀉湖位于澳大利亞南部海岸默瑞河——澳大利亞最長和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全長2 590千米——的入??凇a湖長121千米,寬2千米,主要物種有傘形科植物和蘆葦,它們都依賴來自河流的穩(wěn)定淡水供給。
但在最近幾年時間里,大量的湖水被抽取用于農業(yè)灌溉或生活用水,導致湖水逐漸干涸。其后果是海水直接倒灌入,枯榮瀉湖現(xiàn)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正在急速發(fā)生改變。羅德里格斯說:“湖里的物種將被耐受咸水的物種所取代?!蔽ㄒ坏慕鉀Q辦法就是改變開發(fā)利用河流及其支流遭海水侵蝕。
大型褐藻多見于水溫較低的海域中,是已知的最大褐藻(長65米),也是商用碘的來源。它的主體部分有一個根狀固著器固著于海底:一個中空的柄和分支出去的葉片,像似更高等的植物,富含礦物質和褐藻膠。在東亞被廣泛食用。
美國阿拉斯加附近海域曾一度被大片的巨藻——一種大型褐藻——叢林所占據。但過度捕撈已經直接把它們給毀了:由于缺乏某些魚類,巨藻在不斷消失。由于魚類的缺乏迫使逆戟鯨捕食海獺,海獺數量的下降又導致海獺喜歡捕食的海膽數量猛增,其結果巨藻在不斷地消失 (海膽喜食海藻)。
在許多地方,海藻叢林已經被開闊的水面所取代。重新引入海獺可能恢復海藻叢林,但只有在逆戟鯨/能夠找到足夠的食物,而不是簡單地引進海獺才能恢復海藻叢林。
在馬達加斯加高地,塔皮亞樹是唯一能在貧瘠多石的土壤中生存的樹種。現(xiàn)存的50 000公頃塔皮亞樹林給馬達加斯加蠶提供了棲息地和食物,但由于過度采集蠶絲使馬達加斯加蠶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按照目前的速度,兩者都將在不久的將來消失。
由于當地人砍伐塔皮亞樹用作木炭或他用,被砍伐的地區(qū)草地迅速蔓延,動物盡情享用青草。羅德里格斯指出,這不僅使得火災更容易發(fā)生,而且樹木的喪失還增加了土壤的流失。
羅德里格斯認為,如果要想恢復塔皮亞樹林,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草地大火成為經常性的事件之前盡早采取措施,不然將為時晚矣?!巴碜龅拇鷥r將非常高昂,也會非常困難?!?/p>
平頂山只在圭亞那高地有發(fā)現(xiàn)。這些地質構造不是以山脈,而是以孤立山峰的形式存在,這便成為獨特動植物的棲息地和庇護所。其中有名的平頂山包括委內瑞拉的奧塔納山、巴西內布利納峰(海拔2 994米)、魔鬼山(圭亞那高地最大的平頂山,面積達700平方千米)和羅賴馬山(位于委內瑞拉、巴西和圭亞那三國交界處,是圭亞那及亞馬遜河和奧里諾科河流域諸多河流的源頭)。
位于委內瑞拉南部的大型平頂山由花崗巖和砂巖構成,是獨特奇異動植物的家園,這些動植物被陡峭的懸崖與下面的低地完全隔絕。IUCN指出,它們之所以處于低風險狀態(tài),是因為它們遠離人類。大多數委內瑞拉人都居住在遙遠的北部地區(qū)。
從長遠來看,它們可能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不斷變暖的溫度將迫使物種向高處轉移——直到它們到達山的平頂,再也沒有別的地方可以遷徙。但在未來50年里,它們應該是安全的。
在新西蘭南島的最北部和最南部,露出地面的石塊鑲嵌在大片的沙地里。每塊巖石都是一群珍稀動植物——包括高山巖屑沙螽等——的家園。羅德里格斯說:“這些是沙的海洋中的植被群島。”這種大蝗蟲有11個不同的種類,成年時體長達20厘米,體重可達70克,其最明顯的體態(tài)特征是沒有翅膀,僅生活在新西蘭國內的幾個島嶼中。
這些小型而獨特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非常脆弱,但到目前為止,這片花崗巖巖屑地帶尚未面臨大的威脅。它的大部分被圈在國家公園范圍內,罕見入侵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