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某個群體印象的形成,心理學家給出了很多解釋模型,目前學術(shù)界比較認可的模型是Kunda和Thagard提出的平行—約束—滿足模型,[1]它將印象加工看作是自動化加工和控制加工的過程。[2]這就是說,當我們最初看到一個圖書館員時,大腦中首先自動激活的是刻板化信息(即刻板印象,比如說立即想到一個古板、認真的圖書管理員形象),但隨著與他/她接觸頻率的增高(或者形成了某種利益/情感關(guān)系)時,我們就會更多地用交往經(jīng)歷中的信息(即個體化信息)形成對他/她的印象。
這里存在一個假設:個體化信息中蘊含了圖書館員比較真實的面貌,客觀的個體化信息越豐富,形成的圖書館員印象就越接近真實。按照這個假設,可以得到如下推論:① 使用圖書館服務越多,形成的圖書館員印象越接近真實。② 與圖書館員有利益/情感關(guān)系的人對圖書館員的印象更好。③ 如果未接觸圖書館員的人與接觸圖書館員的人之間形成了近乎反向的印象,則說明圖書館員具有非常典型的刻板印象,在這種狀況下,圖書館員形象的推廣就遠比提高服務本身更有現(xiàn)實意義;反之,若形成的印象相似,只是程度有別,則說明公眾對圖書館員的印象接近真實水平,亟需改善的是圖書館的服務本身了。
在《圖書館使用情況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影響研究》一文中,我們將有個體化經(jīng)驗的人劃分為使用圖書館的人和與圖書館有工作外交往的人兩類,為方便理解,本文將后者稱為個人關(guān)系。討論個人關(guān)系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的影響,不僅僅是因為國內(nèi)外學者鮮有這方面的討論,也不僅僅是為了驗證上面提到的推論②,更重要的是,我們希冀通過驗證推論③,明確當今中國圖書館員真實的形象,找到改善與提升中國圖書館員形象切實可行的思路。
在本研究中,個人關(guān)系這一概念被操作化為3個測量指標,在公眾問卷中對應的相關(guān)題項為:
您與圖書館員是否有工作以外的交流?
(1)有 (2)沒有
您的朋友中有人在圖書館工作嗎?
(1)有 (2)沒有
您的親屬中有人在圖書館工作嗎?
(1)有 (2)沒有
使用SPSS對數(shù)據(jù)進行描述分析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個人關(guān)系總體上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圖書館工作刻板印象、與圖書館員交往意愿的各因素都有顯著影響,但其分指標影響程度有差異。
為了從總體上考察個人關(guān)系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的影響,本研究整合了工作外交往、朋友是否是圖書館員、親戚是否是圖書館員3個變量,只要被試滿足工作外交往、朋友或親戚是圖書館員的任何一項,就被認為是與圖書館員存在個人關(guān)系。
表1 與圖書館員有個人關(guān)系的總體狀況
如表1所示,整體看來,與圖書館員有個人關(guān)系的只有三成,而各項分指標顯示,與圖書館員有個人關(guān)系的不到兩成。這就是說,通過個別圖書館員影響朋友圈或親戚圈來改善公眾對圖書館的刻板印象,其影響面將比較狹隘且有限。
個人關(guān)系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各因素的影響、對圖書館工作刻板印象各因素的影響以及對于交往意愿的影響。
下面,我們分別從個人關(guān)系(總體)、朋友是否是圖書館員、親戚是否是圖書館員、與圖書館員有工作外交往四個方面考察個人關(guān)系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的影響,并對這種影響從傾向差異(認為是/不是)和程度差異(認為多/少)兩方面把握。
3.2.1 個人關(guān)系(總體)
(1)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的影響
如表2所示,無論與圖書館員有無個人關(guān)系,其在各因素上的平均數(shù)都遠高于中間態(tài)度3(單一樣本t檢驗,即t檢驗(3)顯示差異極其顯著)。換言之,無論與圖書館員是否私下認識,都會認為圖書館員讓人有親近感(細心、溫和、敬業(yè)等),而非疏離感(固執(zhí)、冷漠、懶惰、沒耐心等);在強技能(知識面寬、檢索能力強、熟悉館內(nèi)布局等)上表現(xiàn)良好,在弱技能(做事無效率、記憶力差、歸納能力差等)上表現(xiàn)也不差。然從傾向程度而言,親近感和強技能的認同度要高于疏離感和弱技能,也就是說,對圖書館員積極特征的肯定程度要高于對消極特征的否定。這是否意味著消極特征多少存在于刻板印象之中,只是人們不愿意正面對待,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確認。
從差異情況來看,個人關(guān)系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各因素影響顯著,在親近感、疏離感和強技能上影響極其顯著。這就是說,與圖書館員有個人關(guān)系的人對圖書館員印象更好:更認同圖書館員是讓人感到親近而不疏遠、強技能上更為突出、弱技能上表現(xiàn)更不俗。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積極特征(親近感)抑或消極特征(疏離感),個人關(guān)系有無之間的差異到達同等的顯著性水平(p<0.001),消極特征的甚至略高一些(t值更高);而能力方面消極特征(弱技能)的差異卻遠不如積極特征(強技能)。熱情維度的差異意味著實際生活中的親密關(guān)系直接反映到對圖書館員是否是朋友的看法上,以至于對朋友特征高度贊同而對非朋友特征更強烈的反對;能力維度的差異則意味著額外的私人交往可以讓人們更加認同圖書館員既有的強技能,但在弱技能上對圖書館員的維護就遜色很多。這是否意味著在弱技能方面,圖書館員的確表現(xiàn)的不夠出色,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表2 在圖書館員印象各因素上的得分及差異情況
(2)對圖書館工作刻板印象的影響
如表3所示,不論個人關(guān)系如何,圖書館工作各因素的印象都具有極其顯著的傾向性:都認為圖書館工作相對復雜(不枯燥、社會地位不低)且舒適(更多時間照顧家、適合女性、清閑等)。從差異程度看,個人關(guān)系對圖書館工作印象各因素影響顯著:與圖書館員有個人關(guān)系的人,會認為圖書館工作更復雜、更累(不舒適),同時舒適度(p<0.001)上的認同差異要高于復雜性(p<0.05),即個人關(guān)系對舒適度的影響要高于復雜性。
這就是說,在對圖書館員有更深入了解的親朋好友看來,圖書館工作并不算低端勞動(在普通大眾眼里也是如此,但程度不及親朋好友深),也不算輕松;且對于圖書館工作的不輕松程度,這些親朋好友更是深表贊同(與普通大眾的差異,其顯著性水平高于復雜性的顯著性水平)。由于與圖書館員有個人關(guān)系的人們對圖書館員有更深入的接觸,更了解圖書館工作的實際狀態(tài),他們對圖書館工作的了解當更接近真實水平(重復穩(wěn)定但不低端、有點舒適的工作),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普通大眾對圖書館工作的認識傾向并無背離真實狀態(tài)(與圖書館員沒有個人關(guān)系的人看來,圖書館工作也是如此),只是程度上略有偏離(簡單程度略低、舒適程度略高)。
表3 在圖書館工作各因素上的得分及差異情況
(3)對交往意愿的影響
如表4所示,不論有無個人關(guān)系,人們都非常愿意與圖書館員進一步私下交往。同時,個人關(guān)系對交往意愿的影響也極其顯著:與圖書館員有個人關(guān)系的人們更愿意與圖書館員交往。
表4 在交往意愿指標上的得分及差異情況
3.2.2 與圖書館員有工作外的交往
(1)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的影響
如表5所示,與個人關(guān)系類似,無論有無工作之外交往,人們都認為圖書館員是值得親近的朋友,在強技能上表現(xiàn)突出而弱技能上表現(xiàn)也不俗;同時,對積極特征(親近感和強技能)的認同程度也高于對消極特征(疏離感和弱技能)的否定程度。
表5 在圖書館員印象各因素上的得分及差異情況
從差異來看,積極特征的差異顯著性要高于消極特征:親近感和強技能都達到了很顯著(p<0.01)的水平,而疏離感和弱技能僅分別到達顯著(p<0.05)甚至不顯著的水平。換言之,與圖書館員有工作外交往的人,更加贊同圖書館員是親近的朋友、強技能(知識面寬、檢索能力強、熟悉館內(nèi)布局等)更為突出;但對圖書館員不會疏遠他人這一點卻只比沒有交往的人稍稍多些贊同,而對其在弱技能上表現(xiàn)的態(tài)度則與沒有交往的人無差異。
(2)對圖書館工作刻板印象的影響
工作外交往對圖書館工作刻板印象并無影響(因篇幅有限未貼出原始數(shù)據(jù),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求),這就是說不論與圖書館員是否有工作外的交往,被試均一致認為:圖書館工作重復、穩(wěn)定、社會地位高、舒適。
(3)對交往意愿的影響
如表6所示,不論與圖書館員是否有工作外的交往,被試均表示愿意與圖書館員進一步交往;而與圖書館有工作外交往的人,其交往意愿更為強烈(與無交往的差異達到了極其顯著的水平)。
表6 在交往意愿指標上的得分及差異情況
3.2.3 朋友是圖書館員
(1)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的影響
與個人關(guān)系類似,如表7所示,不論朋友是否為圖書館員,被試都認為圖書館員是親近而非疏離的,強技能表現(xiàn)突出而弱技能表現(xiàn)也不俗;且對圖書館員疏離感和弱技能的否定程度不及對親近感和強技能的肯定。從差異上來看,朋友是圖書館員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有顯著影響:在朋友眼中,圖書館員給人的親近感更強、疏離感更少、強技能上表現(xiàn)的更為突出,但在弱技能上并沒有與他人不一致。
表7 在圖書館員印象各因素上的得分及差異情況
由此可看到,事實上的朋友關(guān)系直接反映到對圖書館員是否是朋友的看法上了:朋友眼中的圖書館員更親近、更不會疏離他人;但并沒有反映到圖書館員是否有能力上:朋友僅認為圖書館員在強技能上表現(xiàn)突出,但在弱技能上朋友與普通人看法一致,并沒有表現(xiàn)出特別維護的現(xiàn)象。
(2)對圖書館工作刻板印象的影響
如表8所示,不論朋友是否是圖書館員,都認為圖書館工作是復雜且舒適的,同時對兩個因素的認同程度不及圖書館員刻板印象各因素。從差異來看,朋友眼中的圖書館工作更為復雜和不舒適,這一結(jié)果與個人關(guān)系總體相似。
表8 在圖書館工作各指標上的得分及差異情況
(3)對交往意愿的影響
盡管都愿意與圖書館員進一步交往,但已然是圖書館員朋友的被試表示更愿意與圖書館員交往,正如表9所示。
表9 在交往意愿指標上的得分及差異情況
3.2.4 親戚是圖書館員
在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的各項指標中,親戚是圖書館員僅對強技能有影響:親戚是圖書館員的被試更認可圖書館員在強技能上的表現(xiàn),但對圖書館員是否親近抑或疏遠、弱技能上表現(xiàn)如何、是否愿意與圖書館員進一步交往沒有特殊看法。
表10 親戚是圖書館員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的影響
通過前面的分析結(jié)果我們不難看出,與圖書館員有私交的人,對圖書館員形成的刻板印象更好,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3.3.1 對圖書館員的印象更好,更愿意與之交往
從個人關(guān)系總體和各分指標來看,與圖書館員有私交的人,更認為圖書館員有親近感、沒有疏離感,在強技能上表現(xiàn)的更突出,更愿意與圖書館員進一步交往。這就是說,與圖書館員有私交的人對圖書館員的印象更好,更愿意與圖書館員交往。
這與我們的一般看法是一致的,事實上的親密關(guān)系會直接反映在對親密伙伴的態(tài)度上,尤其表現(xiàn)在對其是否是朋友的(即親近感/疏離感)屬性和是否進一步做朋友(交往意愿)的判斷。
3.3.2 認為圖書館工作相對更復雜,但不那么舒適
在與圖書館員有個人關(guān)系的群體看來,圖書館工作的復雜性更高,舒適度偏低(得分雖顯著高于中間值,但低于其他群體的態(tài)度)。這就是說,私交群體眼中的圖書館工作是一份復雜卻不那么舒適的工作。
3.3.3 弱技能方面并沒有表現(xiàn)出更多偏袒
雖然在強技能上私交群體認為圖書館員表現(xiàn)得更出色,但弱技能上與其他群體態(tài)度一致,并未表現(xiàn)出更多的偏袒:都認為圖書館員在弱技能上表現(xiàn)不俗,但對此的認同度不及強技能高。這暗示了:① 私交群體對圖書館員能力的態(tài)度并不會因為個人關(guān)系而有所偏袒;② 圖書館員在弱技能上的表現(xiàn)可能確實一般。
3.3.4 刻板印象依個人關(guān)系類型有所差異
從總體上來看,個人關(guān)系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各因素影響顯著;但從三個分指標來說,各自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的影響程度卻有所差異:親戚對圖書館員的刻板印象影響最小,該群體僅認為圖書館員在強技能上更勝一籌;工作外有交往的群體表現(xiàn)出最強烈的繼續(xù)交往意愿,但對于圖書館員疏離感低的認同度卻相對偏低;朋友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的各因素(除弱技能)均有顯著影響,尤其表現(xiàn)在對圖書館員疏離感低的認同上。
由此可以看出,三個指標的主要差異可能表現(xiàn)在交流程度上:朋友間的深度交流更多,對圖書館員的了解更為透徹,故在各個因素上都表現(xiàn)出顯著影響;親戚間的禮節(jié)性聯(lián)系較多,對圖書館員僅有表面上的了解,故對圖書館員刻板印象幾乎沒有影響;工作外有交往的人對圖書館員的了解比一般公眾多,但比朋友少,屬于初步認識,故想進一步再交往的愿望比較強烈。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結(jié)論基本符合我們上文中的推論 ②(私交者在各個維度上的均值基本高于圖書館服務使用頻繁者),即與圖書館員關(guān)系越深入印象越好。另外,從一般公眾和圖書館高頻率用戶的對比以及從私交者和無私交者的對比中我們還可以看出,雖然群體間的印象程度有顯著差異,可基本的印象傾向是相似的:都認為圖書館員更親近他人、不疏遠、強技能表現(xiàn)突出,圖書館工作復雜、但不那么舒適,圖書館員更值得進一步交往。
由于個體化信息與刻板信息在印象形成過程中是平行加工通路,在印象形成的過程中兩者只有程度相反,才會發(fā)生個體化信息抑制刻板印象的現(xiàn)象。[3]因此,我們研究結(jié)論中群體間的相似性也就證明了中國圖書館員的刻板印象并不像國外同行那樣與現(xiàn)實相反,[4]公眾對圖書館員的印象刻板化程度并不高,它較為客觀地反映出當代圖書館員的真實面貌,只是程度上還有所欠缺。但這種欠缺是否是因為某些刻板化信息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由于與圖書館接觸少的公眾對圖書館員的印象更接近中間值,我們推測他們僅僅是因為缺乏接觸而對特征詞的判斷不置可否;另一個證據(jù)是在刻板化信息最為集中的大眾媒體上也沒有典型的圖書館員形象特征)。
這便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關(guān)鍵問題,如果圖書館員真實狀況如人們感知的那樣,僅僅是個圖書管理員而非信息服務者,那么說明我們這么多年一直倡導的“服務優(yōu)先、服務至上”[5]并未完全做到實處。要想真正建立起服務導向,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至少在目前階段,提升服務本身遠比宣傳圖書館員形象更加重要。
另外,從各個因素的差異態(tài)度我們還可以看出,疏離感和弱技能的態(tài)度差異要顯著低于親近感和強技能,這是否意味著現(xiàn)實生活中的圖書館員確實在這兩方面表現(xiàn)不是特別理想,這也應該是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1] 王沛.刻板印象與特質(zhì)建構(gòu)關(guān)系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4,27(2):337-339.
[2] 王沛,崔詣晨.認知資源和信息類型對大學生職業(yè)印象形成的影響[J].心理學探新,2004(2):53-57.
[3] 葉茂林,葉蓮花.高中生文理分科刻板印象的實驗研究 [J].心理科學,2006,(4):991-993.
[4] Berry, John.Tel’Em what librarians do each day[J].Library Journal.2001,126(17):6.
[5] 張懷濤,黃?。W(wǎng)絡環(huán)境下圖書館員的角色轉(zhuǎn)變[J].圖書與情報,1999,(3):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