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 昊, 劉 清, 衛(wèi)偉光, 崔春利, 張 倩
(1.陜西中醫(yī)學院藥學院,陜西咸陽 712046;2.陜西省西安植物園,陜西西安 710061)
秦嶺柴胡Bupleurum longicauleWall.ex DC.var.giraldiiWolff.又稱金柴胡 (太白),系傘形科柴胡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與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收載的柴胡同屬不同種,屬于高山珍稀藥用植物。主產秦嶺太白山、光頭山及佛坪等地,在甘肅天水、武山,青海的民和、玉樹和山西也均有分布。味苦,性微寒,歸肝經。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秦嶺柴胡有保肝,解熱,抗菌,抗病毒,消炎,鎮(zhèn)咳,預防消化道潰瘍等作用[1-2]。柴胡屬植物化學成分有三萜皂苷、黃酮類、植物甾醇、香豆精類、木脂類及少量揮發(fā)油[3-4],其中皂苷類成分中含有量較高的有柴胡皂苷a、c、d。藥理實驗研究表明皂苷a、d具有明顯的藥理活性[5],目前柴胡皂苷a、d已成為檢驗藥用柴胡質量的標準[6]。因此對柴胡皂苷a、d進行定量分析,可作為評價秦嶺柴胡生藥質量的重要依據。然而,現有文獻中,關于HPLC法測定柴胡皂苷a的報道較多,但未見有對秦嶺柴胡中柴胡皂苷a、d同時進行定量測定的報道。故本研究采用HPLC法,選擇合適的色譜條件同時對生長在東、西太白山上的秦嶺柴胡中柴胡皂苷a、d進行定量測定研究,以期為今后秦嶺柴胡的開發(fā)和應用提供一定的實驗基礎。
1.1 儀器 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配Waters 2996DAD,Empower色譜工作站,BT25s(十萬分之一)電子天平 (北京賽多利斯儀器有限公司),LD—4型高速中藥粉碎機 (浙江省溫嶺市大海藥材器械廠),CQ—250型超聲清洗器 (上海超聲儀器廠)。
1.2 試藥 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對照品 (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供定量測定用,批號依次為:110777-200507、110778-200505)。秦嶺柴胡:1號藥材樣品采自東太白山 (陜西眉縣)海拔3 400~3 500 m處;2號藥材樣品采自西太白山(陜西太白縣)海拔3 400 m左右處。均經陜西中醫(yī)學院王繼濤高級實驗師鑒定為傘形科植物秦嶺柴胡Bupleurum longicauleWall.ex DC.var.giraldiiWolff的全草。乙腈為色譜純,水為雙蒸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色譜條件 Diamonsil C18色譜柱 (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乙腈-水 (25∶75);體積流量1.0 mL/min;檢測波長210 nm;柱溫29℃;進樣量10 μL。
2.2 柴胡皂苷a、d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對照品各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柴胡皂苷a 1.075 mg、含柴胡皂苷d 0.072 mg的對照品溶液,搖勻,即得。
2.3 秦嶺柴胡不同溶劑提取液的制備 取秦嶺柴胡1號、2號樣品各約250 g,精密稱定,分別加水煎煮2次,每次2 h,過濾,合并濾液,加熱濃縮,分別定容于250 mL量瓶中;另取秦嶺柴胡1號、2號樣品各約250 g,精密稱定,分別以65%乙醇及95%乙醇為溶劑加熱回流2次,過濾,合并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定容至250mL量瓶中。
2.4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2.4.1 秦嶺柴胡藥材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秦嶺柴胡1號、2號樣品粉末 (過四號篩)各約1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入含5%濃氨試液的甲醇溶液25 mL,密塞,30℃水溫超聲處理(功率200 W,頻率40 kHz)30 min,濾過,用甲醇20 mL分2次洗滌容器及藥渣,洗液與濾液合并,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5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濾液,即得,臨用前過0.45 μm濾膜,作為進樣溶液[7]。
2.4.2 秦嶺柴胡不同溶劑提取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密吸取2.3項下秦嶺柴胡1號、2號樣品水提取濃縮液5 mL,65%乙醇提取濃縮液2 mL,95%乙醇提取濃縮液4 mL,置于分液漏斗中,以乙醚脫脂3次,每次20 mL,并以水飽和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30 mL,再以正丁醇飽和的水洗滌2次,每次30 mL,將得到的上層液在蒸發(fā)皿中水浴揮干正丁醇,再以甲醇溶解并將經上述處理的水提取物定容至2 mL量瓶,65%乙醇、95%乙醇提取物均定容至5 mL量瓶,搖勻,均以0.45 μm的微孔濾膜過濾,作為供試品溶液[8-11]。
2.5 系統適用性試驗 精密吸取柴胡皂苷a對照品溶液、柴胡皂苷d對照品溶液、東太白秦嶺柴胡65%乙醇提取液制得的供試品溶液,注入HPLC色譜儀,色譜圖見圖1,在選定的色譜條件下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理論塔板數均不少于6 000,與其他峰的分離度均大于1.5。
圖1 高效液相色譜圖Fig.1 HPLC chromatograms
2.6 方法學考察
2.6.1 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吸取2.2項下的柴胡皂苷a對照品溶液和柴胡皂苷d對照品溶液各2、4、8、12、16、20、25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以進樣量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計算回歸方程,結果見表1。
表1 標準曲線Tab.1 Standard curve
2.6.2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1.075 mg/mL的柴胡皂苷a對照品溶液和0.072 mg/mL的柴胡皂苷d對照品溶液,按同樣色譜條件進行HPLC分析,各連續(xù)進樣5次,每次10 μL,計算峰面積,RSD分別為1.6%和0.62%,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2.6.3 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吸取秦嶺柴胡1號樣品65%乙醇提取物的供試品10 μL,在0、4、8 h分別進樣分析,記錄色譜峰面積,結果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峰面積的RSD值分別為0.08%和1.58%。結果表明,供試品在本實驗條件下穩(wěn)定性良好。
2.6.4 重復性試驗 取秦嶺柴胡藥材1號樣品粉末5份,每份約2 g,按2.3項和2.4.2項65%乙醇回流提取方法制備,并進樣分析,記錄色譜峰面積,結果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峰面積的RSD值分別為1.59%和1.00%。結果表明,本方法重復性較好。
2.6.5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柴胡皂苷a(1.075 mg/mL)對照品溶液5.3 mL、柴胡皂苷d(0.072 mg/mL)對照品溶液7 mL加入秦嶺柴胡藥材1號樣品粉末中,按2.3項和2.4.2項65%乙醇回流提取方法制備的供試品溶液分別于10 mL量瓶,混合均勻,定容至刻度,然后進行HPLC分析,結果柴胡皂苷 a的平均回收率為98.31%,RSD為1.04%;柴胡皂苷d的平均回收率為97.00%,RSD為1.12%。結果見表2和表3。
表2 柴胡皂苷a回收率試驗結果Tab.2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of saikosaponin a
表3 柴胡皂苷d回收率試驗結果Tab.3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of saikosaponin d
2.7 東西太白秦嶺柴胡比較 分別取秦嶺柴胡1號、2號樣品藥材,按2.3項下方法制備 (2號樣品即西太白秦嶺柴胡定容于2 mL量瓶中),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按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計算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量,結果見表4和5。
表4 藥材供試品溶液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測定結果Tab.4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saikosaponin a and saikosaponin d in samples of different extracts
表5 不同提取部位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測定結果Tab.5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saikosaponin a and saikosaponin d in samples of different extracted parts
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結構中的環(huán)氧結構在高溫或酸性條件下易開環(huán),轉化成柴胡皂苷b1和b2,因此提取條件需要加以注意,最好在堿性條件下低溫提取,因此制定了2.4.1項下的藥材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案。而在工業(yè)生產中,提取溶媒通常為水和乙醇,所以本實驗在供試樣品制備中采用2.3項下的提取方案。柴胡皂苷結構見圖2。
一般采用50%~70%乙醇提取中等極性的成分,85%~95%乙醇提極性較小成分,本實驗采用水、65%乙醇和95%乙醇來提取藥材,是為了后續(xù)進一步進行其藥效學評價和量效關系而設計的提取方案。從表5中可以看出,65%乙醇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和d的含有量高于水和95%乙醇提取物中的柴胡皂苷a和d。由于柴胡皂苷在含水丁醇或戊醇中溶解度較好[12],因此本實驗將正丁醇作為萃取柴胡皂苷的溶劑。
圖2 柴胡皂苷結構Fig.2 Structures of saikosaponins
在2.7項下進行西太白秦嶺柴胡中柴胡皂苷d測定時,由于在擬定的供試品制備條件下峰面積太小,低于線性范圍的下限,因此,將其最終定容體積確定為2 mL,使得測定的峰面積處于線性范圍內,保證了測定結果的準確性。
本實驗采用HPLC法對不同生長區(qū)域的秦嶺柴胡及其不同溶劑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進行了測定,其分析方法簡便可行。但柴胡皂苷d峰面積小,含有量低,其中,以秦嶺柴胡2號樣品65%乙醇提取物,秦嶺柴胡1號樣品95%乙醇提取物中柴胡皂苷d峰型最小,經計算S/N(信噪比)小于10,峰面積不可靠,不能有效計算其量。表5結果表明:不同溶劑系統的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a、d之和的差異較大,不能單用柴胡皂苷a的含有量來評價柴胡的質量,最好兩者兼顧。另外,本實驗通過對兩種產地的秦嶺柴胡不同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測定,也為下一步開展藥理作用中量效關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實驗依據。
[1]單人驊.中國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215-295.
[2]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嶺植物志:第1卷第3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390-392.
[3]龐吉海,楊 繽,梁偉升,等.狹葉柴胡揮發(fā)油化學成分的GC/MS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92,21(6):501-502.
[4]劉謙光,高永吉,趙嬋娟,等.秦嶺柴胡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1990,15(6):38-40.
[5]李 騰,高 展,孫玉俠,等.柴胡及其制劑中皂苷類成分的研究[J].中成藥,2011,33(11):1840-1843.
[6]黎 明.柴胡藥用研究的近況[J].北方藥學,2011,8(3):73-75.
[7]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63-264.
[8]付 克,王建宮,嚴廣利,等.高效液相色譜-蒸發(fā)光散射測定柴芩清肝方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2):57-59.
[9]肖功勝,楊 云,劉富崗,等.柴胡皂苷提取和含量測定方法研究[J].中成藥,2009,31(4):595-598.
[10]劉 清,衛(wèi) 昊,王西芳,等.秦嶺柴胡根部柴胡皂苷a的含量測定[J].河南中醫(yī),2011,31(233):549-550.
[11]余 菁,梁衛(wèi)青.高效液相法測定不同產地柴胡藥材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31(3):374-375.
[12]匡學海.中藥化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