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羅振國,程 亮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泌尿外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對男性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近些年,隨著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生活條件的改善,環(huán)境污染的惡化及飲食結構的西化等,我國前列腺癌的發(fā)病率有較大提高。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我國1993年的前列腺癌發(fā)病率是 1.71人 /10萬男性人口,1997年增加到2.0人/10萬男性人口,2002年為3.4人 /10萬男性人口,而且在以每年10%的速度攀升。顯然,隨著我國逐步邁入老齡化社會 ,前列腺癌病人必將迅速增多。據(jù)統(tǒng)計,前列腺癌的發(fā)病率在我國城市男性中已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前十位[1]。而臨床上大多數(shù)前列腺癌患者可能無下尿路梗阻癥狀,而因轉移性的癥狀來就診如骨痛、排便困難、脊髓壓迫導致下肢癱瘓及病理性骨折等,已經處于病程的中晚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通常預后不佳且易于復發(fā)。陶令之等[2]研究證實,當前我國87.7%前列腺癌患者確診時己處于晚期,錯過了手術治療的時機,預后較差,5年生存期較短。因此,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提高前列腺癌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期,顯得尤為重要。
20多年來,PSA在前列腺癌的篩查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因為對前列腺癌的敏感性與特異性較低,用來檢測前列腺癌也倍受學者質疑。學者們認為 PSA是前列腺特異的而并不是前列腺癌特異的腫瘤標志物,在各種其他的病變如BPH、前列腺炎以及其余導致前列腺組織損傷的醫(yī)源性操作如 DRE、膀胱鏡檢查、留置尿管、前列腺穿刺活檢等均可導致PSA的增高。有報告指出,美國每年約有160萬成年男性由于PSA>4ng/mL而進行前列腺穿刺活檢,結果發(fā)現(xiàn)前列腺癌陰性者高達80%。而經穿刺活檢證實為前列腺癌的患者中有15%PSA卻低于 4ng/mL[3]。還有研究表明 PSA水平處于4~10ng/mL時,BPH與前列腺癌患者血清 PSA水平有重疊區(qū)域(即診斷灰區(qū)),只有約25%的前列腺癌被診斷出來[4],對于早期前列腺癌和 BPH導致的 PSA輕度升高,PSA檢測的意義不大。因此,臨床上急需一個敏感性更高、特異性更強的前列腺癌生物標記物。
1.1 一般資料
血清標本來自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與佳木斯市中心醫(yī)院泌尿外科2011-09~2013-01收治的患者。研究對象分成兩組即前列腺癌組與 BPH組。其中 BPH患者 44例,年齡 60~ 84歲,平均 (73.0±6.8)歲,同期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28例 ,年齡 58~ 82歲 ,平均 (71.2± 8.2)歲。
1.2 實驗方法
患者均為入院第二天清晨空腹采血,采血前一周內未行導尿、DRE、前列腺按摩、經直腸前列腺超聲檢查及膀胱鏡檢查等,且一個月內未進行前列腺穿刺,并排除入院前合并有急、慢性前列腺炎與急性尿潴留的患者,以最大限度減低可能干擾血清 EPCA-2及 PSA濃度的因素。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1 采用 ELISA法分別測定28例前列腺癌組和44例 BPH組血清PSA含量。前列腺癌組PSA水平為(19.86±12.21)ng/mL,BPH組 PSA水平為 (6.29± 4.54)ng/mL,前列腺癌組 PSA水平顯著高于 BPH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采用 ELISA法測定 22例前列腺癌組和34例 BPH組血清 EPCA-2含量。結果顯示前列腺癌組 EPCA-2水平為(60.23± 16.78)ng/mL,而 BPH組 EPCA-2水平為 (14.58±8.91)ng/mL,較前列腺癌組明顯為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3 術后用 ELISA法檢測 PSA與 EPCA-2水平:同樣采用 ELISA法分別測定28例前列腺癌組和44例BPH組,術后1d、術后5d、術后14d血清 PSA與 EPCA-2含量 ,見表1。術后1d血清 PSA與EPCA-2水平超過術前值 (P<0.05);術后5d血清 PSA水平超過術前 (P<0.05),但低于術后1d(P<0.05),術后5d血清EPCA-2水平超過術前(P<0.05);術后14dPSA降至正常值(<4.0ng/mL)范圍內但低于術前 (P<0.05),而術后14d血清 EPCA-2水平超過術前 (P<0.05)。見表1,2。
表1 前列腺癌組與 BPH組術后 PSA值變化比較 (±s,ng/mL)
表1 前列腺癌組與 BPH組術后 PSA值變化比較 (±s,ng/mL)
組別 n 術后1d 術后5d 術后14d前列腺癌組 28 61.28±20.82 45.73±18.45 10.88±7.98 BPH組 44 15.85± 5.61 8.37± 3.48 2.82± 1.72
表2 前列腺癌組與 BPH組術后 EPCA-2值變化比較 (±s)
表2 前列腺癌組與 BPH組術后 EPCA-2值變化比較 (±s)
組別 n 術后1d 術后5d 術后14d前列腺癌組 28 91.62±43.18 69.39±34.52 46.13± 19.71 BPH組 44 28.28±12.71 19.54± 8.62 10.81± 4.93
研究發(fā)現(xiàn),細胞核形態(tài)的變化是惡性腫瘤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細胞核的變化將伴隨著核基質蛋白(NM Ps)也會有相應的變化。目前證實 NM Ps是與惡性腫瘤有關的特定的腫瘤標志物 ,而前列腺癌亦存在其有關的特異性 NM Ps[5]。EPCA-2就是一種與前列腺癌有關的 NM Ps,研究人員通過免疫抗體測定患者血液中的 EPCA-2水平,結果發(fā)現(xiàn)97%的未罹患前列腺癌的患者 EPCA-2結果為陰性,無癥狀的男性和患有其它惡性腫瘤及良性疾病的患者 EPCA-2含量小于臨界值,90%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和98%浸潤性前列腺癌患者 EPCA-2含量等于或大于臨界值??傮w上94%的前列腺癌可以通過 EPCA-2篩查出來。也有學者通過 EPCA-2抗體檢測病理標本,結果發(fā)現(xiàn)在前列腺癌組織、轉移性前列腺癌組織、HGPIN及病灶附近的前列腺組織中檢測到 EPCA為陽性表達,而 BPH組織為陰性反應,非癌組織中 EPCA-2的靈敏度較前列腺癌明顯為低[6]。以上結果均說明EPCA-2可以作為前列腺癌篩查的腫瘤標記物?;谝陨涎芯?我們利用 ELISA法檢測了28例前列腺癌和44例 BPH患者血清 EPCA-2水平 ,并同時檢測血清 PSA作對照,以進一步了解 EPCA-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情況。本實驗在設計上采用了 BPH組為對照組,因為在臨床上 BPH和前列腺癌的臨床表現(xiàn)相似,都可以出現(xiàn)下尿路梗阻的癥狀,而且 BPH也可以出現(xiàn)血清 PSA的增高,是需與前列腺癌進行鑒別診斷的重要疾病之一。另外,血液學指標與組織學比較,具有損傷小、操作方便、患者易于耐受、可重復操作、便于隨訪等優(yōu)點,應用前景將更加廣泛。因此,本實驗研究前列腺癌的血清學標記物,有利于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同時,由于近些年 PSA在前列腺癌診斷方面的弊端逐漸顯現(xiàn),因此本研究還比較了EPCA-2和 PSA診斷前列腺癌的特異性和敏感性,為 EPCA-2取代 PSA在臨床上的應用提供更多依據(jù)。本研究結果表明,前列腺癌組患者血清 PSA水平為(19.86±12.21)ng/mL,高于 BPH組患者的(6.29±4.54)ng/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此次實驗的重點是研究前列腺癌與前列腺增生患者術前術后血清 EPCA-2和 PSA的水平觀察,其結果為前列腺癌組與 BPH組患者術前血清中的 EPCA-2和 PSA水平均明顯增高。前列腺癌組患者術后血清中的 EPCA-2明顯增高術前;BPH組患者術后血清中的 PSA增高后降低。此結果與約翰霍普金斯醫(yī)院 Brady泌尿外科研究所及 Leman E S等研究結論基本一致。Getzenberg等研究還發(fā)現(xiàn) EPCA-2除了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呈現(xiàn)高表達之外,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 EPCA-2濃度較浸潤性前列腺癌(已突破前列腺包膜者)患者明顯為低[7]。這進一步說明了 EPCA-2與前列腺癌變存在聯(lián)系,EPCA-2的測定有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而且還可以用于鑒別局限性前列腺癌與浸潤性前列腺癌。
[1]Jemal A,Siegel R,Ward E,etal.Cancer statistics2008[J].CA Cancer J Clin,2008,58(2):71-96
[2]陶令之,來永慶.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 [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10):743-744
[3]Thompson IM,Pauler DK,Goodman PJ,et al.Prevalence of prostate cancer among men with a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lev el 4.0ng per milliliter[J].N Engl J M ed,2004,350:2239-2246
[4]Jemal A,Thomas A,Murray T,et al.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02,52(1):23-47
[5]Leman ES,Getzenberg RH.Nuclear Structure as a Source of Cancer Specific Biomarkers[J].J Cell Biochem,2007,104(6):1988-1992
[6]Dhir R,Vietmeier B,Arlotti J,etal.Early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prostate cancer in negative biopsies[J].J Urol,2004,171(4):1419-1423
[7]Paul B,Dhir R,Landsittel D,et al.Detection of prostate cancer with a blood-based assay for early prostate cancer antigen[J].Cancer Res,2005,65(10):409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