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冰冰 于伸 劉璐
(東北林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LOFT作為一種建筑改造的思路,其空間靈活多變、層次豐富、功能齊全的特點為現代年輕人所青睞,以此滿足人們各種風格的追求。LOFT風格以其獨特空間特點,出現在建筑、室內設計中,本文主要以大木和石工作室改造和紐約格林威治村舊建筑改造為例,分析LOFT風格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LOFT在英漢詞典中譯作閣樓、頂層樓,原指工廠或倉庫的上部樓層?!逗喢鞑涣蓄嵃倏迫珪穼OFT的解釋是:“房屋中的上部空間或工、商業(yè)建筑內無隔斷的較大空間?!盠OFT指由廢棄的倉庫倉房改造成的藝術家工作室、文化藝術中心、商業(yè)空間等等[2]。在保留原來廠房和外觀的基礎上,在內部的空間重新布置。
20世紀40年代,LOFT首先出現在紐約。當時藝術家們?yōu)榱颂颖茉谑袇^(qū)工作的昂貴租金,便利用曼哈頓西南區(qū)廢棄的工業(yè)廠房,從中分割出居住、工作所需要的各種空間[2]。廠房里高大的窗戶和寬敞的空間滿足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需要,而且廉價的房租能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藝術家在寬大的廠房中,根據自己的構想,構筑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LOFT生活方式逐漸形成。
工業(yè)建筑通過改建形成了LOFT風格,因此LOFT風格的部分空間特點和工業(yè)建筑類似。工業(yè)建筑往往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點:體量較大、內部有較大的面積和空間、通常采用大跨度、空間靈活,然而工業(yè)建筑所表現出來的藝術性是其魅力所在。LOFT拋棄了那些缺乏功用的純裝飾,房屋的空間結構和設備等一覽無余,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極為簡潔、清晰的新風格。新技術、新結構被廣泛應用在LOFT風格的工業(yè)建筑中,以此帶來全新的感官效應,是形式美和理性美的完美結合。
LOFT上下雙層、高大而開敞的復式空間結構是其最顯著的特征。它通過強調居住空間的流動性,開放性,透明性,適當的減少私密程度,增強使用者對居住環(huán)境的藝術感受。
區(qū)域界限的不確定性往往是由開敞的空間所引起的。LOFT空間形式住房的室內沒有墻體和固定布局,在臥室、起居室、廚房,甚至衛(wèi)生間之間可能沒有明確的界限,從根本上擺脫了傳統(tǒng)住宅樣式的束縛。人們可以不再拘泥于傳統(tǒng)的家居生活,創(chuàng)造出適合自己的、隨心所欲的生活。
對光線的利用的好壞是決定LOFT成敗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工業(yè)建筑的采光很多使用大面積的開窗或天窗進行采光。自然光線的巧妙利用,可以顯著地增添空間的浪漫色彩。設計師可以使用大面積的開窗以及柔美的自然光讓室內空間充滿詩意。
LOFT另外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偏愛各種工業(yè)元素。LOFT大多敢于暴露,最大程度上保留廠房的原始結構和基本外觀,毫不掩飾現澆水泥梁柱結構,或將各種各樣的工業(yè)殘留物重新進行審美,從外到內散發(fā)著工業(yè)氣息的魅力。人們普遍存在懷舊情緒,希望工業(yè)時代的一些傳統(tǒng)得到保存。LOFT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讓我們不僅能體驗到過去工業(yè)時代的榮耀和輝煌,還能充分享受到絕對時尚和現代的生活。
大木和石工作室是由啤酒廠倉庫改建而成的建筑,面積為300多平方米,10 m高。經過設計師的改造成為藝術家的工作室和藝術展覽場所。
3.1.1 室內結構
保持原有的內部空間的結構,在縱向上多出了幾個層次,這樣設法保存了老廠房的情感(見圖1)。比如身處不同樓層之間的人們,可以觀望到彼此的身影,上下樓梯間,設計師對空間結構做了良好掌控。建筑師用拼接的手法將歷史與現在并置,產生了后現代的美學效果,這種獨特的肌理也是現代建筑符號學的一種新的流行傾向。
3.1.2 室內外綠化
大木和石空間設計的工作室內外周圍栽培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將自然景觀與室內環(huán)境相交融,一種靜謐的氛圍為這古樸而又兼具現代感的空間平添了幾許淡定(見圖2)。
3.1.3 室內家具、色彩、照明設置
正對的大門是休憩區(qū),古樸的桌椅與周邊的隔窗攜映成趣。設計師通過燈光營造出的明暗過渡,則讓空間產生了豐富的戲劇性。吧臺區(qū)是室內的一個視覺焦點,厚實原木搭建出的現代的酒架與臺面釋放著沉穩(wěn)的氣質(見圖3)。房頂上擱置的紅傘恰到好處地活絡了空間,色彩的反差惹人喜愛。
3.1.4 室內裝飾元素
二樓是設計師們工作的地方,除去追求以往的形式感的泛濫設計,以及夸張和扭曲,室內的元素主要由木板、鋼結構、藤制品、漆畫作品組成,并且盡可能利用簡單的物品做成時尚的設計。
3.2.1 舊建筑概況
原貌是一棟3層高的警察局馬廄,面積共有1 670 m2,建造于19世紀50年代,現在是藝術家勞維爾·奈斯貝特的家和工作室,這是艾德瓦德·伊·諾雷斯在20世紀70年代初改造,奈斯貝特閣樓成為一個在比較傳統(tǒng)的生活空間中先鋒的人們如何把閣樓空間建造成高度個性化環(huán)境的典范。
圖1 室內結構
圖2 室外綠化
圖3 室內家具
3.2.2 室內結構
充分利用每一處空間,設計師把閣樓分成幾個區(qū)。第一層環(huán)繞著玻璃鋼游泳池,并且也是起居室,建筑師保持原有建筑的墻面風貌,用來展示藝術家的巨大繪畫,這樣也維持了建筑室內效果的完整性。石膏板隔斷用來劃分各個區(qū)域。第二層設計成展示空間和畫廊,用來展示奈斯貝特自己的作品,同時也為其他藝術家提供展覽場所。
3.2.3 室內家具、色彩、照明
家具的風格多采用美國鄉(xiāng)村風格,樸實無華。大面積的使用淡綠和淡黃,清新自然,并且在1層采用深灰色,同時使整個室內穩(wěn)重感加強。設計師采用柔和的燈光,設計出層次感很強的并富有漸變的燈光效果。為了使室內有較多的自然光線,設計師拆去建筑主體的閣樓中間的部分,通過一個巨大的鋁合金玻璃天窗形成一個58 m2的中庭。這使室內自然光線充足,因而這座建筑的節(jié)能效果也很好(見圖4)。
3.2.4 綠化設置
由于室內層次豐富,因而設計師在閣樓的每一層,都添加了許多蕪蔓的蕨類植物和亞熱帶植物,并且讓其從1層的平臺上露出來,增添了許多自然的氣息(見圖4)。
3.2.5 室內裝飾元素
用藝術家的繪畫來點綴墻壁,使室內頗具藝術氣息,藝術家在1973年創(chuàng)作的鳶尾花繪懸掛在1層的墻面上;一些天花板用木質框架做吊頂,有些隔斷也用木材,凸顯樸質大方(見圖5)。
圖4 鋁合金玻璃天窗
圖5 室內裝飾
建筑室內設計的初衷就是以滿足人們的需要為主,更重要的是要以自然為本,與綠色、生態(tài)結合,符合現在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LOFT風格出現恰恰體現了這一點,不僅可以讓人們隨心所欲的打造自己所想要的一種時尚的居住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節(jié)約社會資源,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設計理念,并且將會以一種蓬勃的形式發(fā)展下去。
[1] 付志前,姜 萍.LOFT風格與工業(yè)再生[J].工業(yè)建筑,2005(11):39-40.
[2] 嚴建偉,田 迪.LOFT文化現象及在中國的發(fā)展演進[J].同濟大學學報,2006,17(6):47-49.
[3] 吳啟民,陳 珺.LOFT紐約風[J].現代裝飾(家居),2011(9):52-53.
[4] 肯尼思·鮑威爾.舊建筑的改建和重建[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9-19,2007: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