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中海滄附屬學校(東孚學校)王曉波
有效教學始終伴隨著教學而存在,以學生的學習為核心是現(xiàn)代教學的根本性變革,其主要方向和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獨特的精彩觀念的誕生提供機會。作為把握教學策略和教學時機的教師,應通過加強自我?guī)熌芙ㄔO(shè),進一步完整、準確地把握有效教學,推進有效的政治教學。
所謂魅力,就是對人的吸引力。調(diào)查顯示,在“你喜歡老師是因為她的哪個方面”這一問題中,“個人魅力”超過了“工作嚴謹”、“關(guān)心學生”等選項,富有魅力的老師會受到學生的追捧,成為學生的榜樣,同時教學效果良好,對學生人格塑造和行為標準都影響很大。而也有一些老師,盡管兢兢業(yè)業(yè)、嘔心瀝血地向?qū)W生“灌輸”書本知識,但卻收效甚微。
古人云:“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0世紀60年代,興起于西方的隱蔽課程理論關(guān)注到某些未正式列入正規(guī)課程計劃、但實際上確實對學生發(fā)揮重要影響的教育因素的存在,而教師的人格力量就是其中的典型。教師的人格魅力,美在淵博的學識、靈動的智慧,美在愛生之情、寬容之情,這部立體的、無時無處不在供學生閱讀和品味的活的教科書,具有強烈的感染性。作為價值教育的思想品德教師必須成為一個有魅力的人,方能使其學生崇拜。因此,教師要注重魅力的修煉,特別注重人格魅力、學識魅力、教學魅力、形象魅力、語言魅力、溝通魅力的修煉,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以淵博的學識魅力征服學生,以豐富的語言魅力感染學生,以獨特的教學風格教育學生,以端莊的形象魅力影響學生,以靈動的反思魅力促進學生。以教師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學生的人格,這種境界下的老師,對學生來說是心靈、智慧的雙重引路人,只有真正提升了教師魅力,成為智圓行方的人師,才能為發(fā)揮思想品德教學的最大成效奠定基礎(chǔ)。
有效教學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師掌握有關(guān)的策略性知識,以便于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決策,并不要求教師掌握每一項技能。思想品德新教材的設(shè)計,重在吸引學生與之對話,作為思想品德有效教學最基本應精練的一個基本技能是文本解讀技能。
文本解讀技能,是保證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基本功,是有效教學的第一步。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認為:“一個老師對教材的解讀有多深,就能帶學生走多遠!”最好的教學方法就在文本中,就在對教材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之中,沒有對文本的透徹研讀,再好的教法也會蒼白無力。面對課標、教材、教輔、課件、試題、練習和其他網(wǎng)絡(luò)資源等文本,唯有教師首先對文本進行深入、廣闊、細致的解讀,準確把握文本的精髓,把文本信息轉(zhuǎn)化為自己的信息,明確編寫意圖,進行選擇性的借鑒,吃透文本中的“八個著眼點”,即內(nèi)容的重難點、知識的生成點、培養(yǎng)的技能點、情趣的激發(fā)點、思維的發(fā)散點、合作的討論點、滲透的育人點、知識的引申點等,厘定教學的合理取舍,認定學生的學習目標任務,方能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教學目標合理、課堂容量適中、難易把握準確、思維空間恰當、作業(yè)層次分明,方能深入淺出、揮灑自如地引導學生在字里行間穿行,盡性地展開與文本的心靈對話,體悟承載于文本之中的情與思,實現(xiàn)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互動、深入的有效對話。
校園生活特別是課堂生活是學生人生中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生命經(jīng)歷,也是教師生命中最重要的舞臺,在這過程中生命不斷成長,師生共同追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提升彼此生命的質(zhì)量。在師生生命的對話過程中,教師所擁有的人格、法統(tǒng)、專業(yè)等力量有時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運用教學智慧,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打造幸福課堂,是每個教師的職責所在。
1.“幸?!闭n堂必須讓學生感受“成長”的喜悅。“學生生命成長需要什么”,只有通過解決學生生命成長中的困惑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生命,這是思想品德教學的出發(fā)點。教師要以學生的生活為源,以學生的關(guān)注為點,讓學生“有興趣快樂地學”,以講解、糾正、指導、考試、作習等種種方法讓學生“有方法正確地學”,以合理的期望、適度的目標、正面的評價讓學生“有能力成功地學”,以寬容的、接納的、互動的課堂情景氛圍讓學生“有創(chuàng)新自主地學”。
2.“幸?!闭n堂必須有學生主體“人格”的體驗。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是最重要的道德學習方式,政治教師要善于運用角色扮演、同伴互助、小組學習等方式,讓學生回歸生活,通過各種人和事的愛憎苦樂、成敗得失、是非善惡的感悟和體驗,達到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幸福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激情帶動激情、以人格培養(yǎng)人格,努力使學生成為一個懂得追求幸福生活的人。
教學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不少教師教學效率低,在于教學目標與重難點把握不準,總是要等別人提供教學、考試資料,還要跟別人的進度,打亂了自己的教學進度與節(jié)奏,在這項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中,積累教學資料就顯得非常重要。積累占有資料是進行教學研究的基礎(chǔ)。積累資料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思考的過程,研究的過程,有利于提升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政治課程常見積累教學資料有教案、課件、提綱、練習、試題及學生錯題檔案等,其中應重點積累試題庫,專業(yè)題庫可在電腦中保存,也可以建立資料袋;按課程、章節(jié)、知識點等來分類整理;或按期中、期末、中考、高考分類整理;或按知識點分類整理。教師通過試題積累與研究,明確試題考查的內(nèi)容、角度、方式;明確解題方法的共性與個性;明確同一知識點的考查角度、出現(xiàn)頻率、試題類型;明確學生高出錯率的試題……不斷分析、比較、歸納、總結(jié)試題的特點,可以進一步加深對課程標準、教材的理解。在上課之前,將教材的知識點、考點、難點、重點、熱點等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胸有成竹,講課重點突出、條理清楚,有明確的目的性,針對性,使教學上少走彎路。同時可以避免重復工作,為教學提供強大的后備資源,方便教師精選試題,分層出題,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師也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
常會聽到老師抱怨:學生不聽話,課難上;信息不靈通,拿不到最新一手資料;個人文本把握不準沒人指點;同事對資料遮遮掩掩……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打造和經(jīng)營自己的專業(yè)人脈恐怕是最主要因素之一,在有效教學中有三方面的人脈資源是不容忽視的。
1.學生人脈資源,就是教師當前面對的與教師交往最頻繁、最普遍的學生群體,也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所在,沒有師生的有效溝通,教學活動就不能順利展開?,F(xiàn)代學生思維活躍、興趣廣泛、接受新生事物快、自主意識強,他們的意見、潛能和作用絕不可小覷。每個教師都應該有一支敬佩、支持自己的學生人脈資源,只有擁有他們的支持,教學才能有效開展。
2.同伴人脈資源,就是起到協(xié)作、支持、啟發(fā)、碰撞、分享、分擔的人。如:專業(yè)同行、同事、同學等等。他們能在專業(yè)切磋、思想碰撞、行動支持發(fā)揮重要作用,特別還能為專業(yè)題庫積累提供大量交流信息。
3.專家人脈資源,就是能起到專業(yè)引領(lǐng)、把握方向、指導行動的人。他們是專業(yè)上有所建樹的人,如:專業(yè)雜志主編、教育專家、大學老師、省市區(qū)教研員、學科帶頭人等等,他們能為有效教學、專業(yè)發(fā)展提供方向、思想、思路。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經(jīng)說過:“一個差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fā)現(xiàn)真理。”教師通過提升為師魅力、精練解讀技能、打造幸福課堂、積累專業(yè)題庫和經(jīng)營專業(yè)人脈,加強自我?guī)熌芎妥陨韺I(yè)成長,從而為有效教學做下鋪墊,但教學中核心依然要緊扣——提供更多的可能,讓學生更多的參與、更多的學習、更多的合作,讓學生大膽地想、大膽地說、大膽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