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十八大精神引領下對紅河學院國門大學文化建設的思考

    2013-08-15 00:43:37陳永明
    紅河學院學報 2013年1期
    關鍵詞:國門紅河特色

    陳永明

    (紅河學院,云南蒙自 661100)

    “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根基與命脈,是一個民族生存、繁衍和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繼承、融合、創(chuàng)造的結晶,是民族的靈魂之所在。因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化建設,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作出重要戰(zhàn)略部署;黨的十八大則明確地提出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思想和目標,更加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文化在整個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把文化建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作為坐落于西南邊陲,地處祖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國際大通道和重要橋頭堡,離邊境線較近的一所本科院校——紅河學院,以國門大學的辦學理念肩負起推動文化建設的重要使命,必須利用獨特的地緣、政治地位優(yōu)勢,立足區(qū)域實際,打造出“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yōu)、人優(yōu)我特”的國門大學特色文化品牌,從而發(fā)揮文化傳承、文化創(chuàng)新、文化引領的積極作用。

    一 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zhàn)略指引大學文化的發(fā)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科學把握當今文化發(fā)展趨勢和我國文化發(fā)展方位,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高度和寬廣視野,明確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fā)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fā)展的作用;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其中,“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fā)展”十六個字對文化作用進行了四個方面的闡述,包含了文化的精神屬性、社會屬性和產業(yè)屬性,包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人的全面發(fā)展、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等文化建設工作,是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理論總結;“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力”是十八大對文化建設作出的重要論斷,鮮明地指出了如何實現(xiàn)文化自強的主攻方向;“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是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所提出的四個新要求,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為我國文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同時也為大學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精神指引。當前,隨著社會結構多元化,社會思朝多樣化的影響,大學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了文化品位下降,校園文化建設之重要性認識不足,大學精神異化,價值取向偏差,結構同質化、模式化傾向突出,在科學研究、教書育人、服務社會、文明傳播方面心浮氣燥、急功近利、道德失范、學術腐敗等一些問題 ,對大學文化建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

    十八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大學文化要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必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師生,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來凝聚師生,用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引導教育全體師生,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深對大學文化本質的認識,按照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zhàn)略目標進一步明確大學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堅持大學文化建設的先進性真正成為當代大學文化精神的核心,成為全體大學人的自覺意識和行動,確保大學文化建設沿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前進。

    作為以國門大學辦學理念,打造學校特質的高等院校,既要按照中央和國家的要求,發(fā)揮好一所高校應有的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和引領功能,又要結合自身所處地緣優(yōu)勢,結合自身發(fā)展實際,加強特色文化建設,使其有別于其他一般的大學,體現(xiàn)出一所國門大學的特色和在國家戰(zhàn)略中應有的功能。

    二 加強國門大學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一)加強國門大學文化建設是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zhàn)略的政治責任

    “大學是文化的傳播者、發(fā)源地、輻射源、傳承與發(fā)展載體”[1],特別是那些地處經濟社會發(fā)展相對落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沿邊州市的國門大學,是國家進行民族文化和教育交流合作的大通道和大平臺,為邊境經濟建設、邊疆穩(wěn)定、民族團結和諧、文化傳承發(fā)展做著不可替代或難以替代的貢獻。當前,大學文化在當代中國先進文化中具有先導性的地位, 始終處于社會主義文化的前沿,已經成為文化力的中堅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xiàn);而大學文化的自身建設及大學文化的豐富和創(chuàng)新,也為先進文化建設提供新的機遇。國門大學文化作為大學文化的一分子,除了承擔起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和引領社會文化發(fā)展方向的重要任務外,作為對外交流的窗口,還承載著對外弘揚中華文明的重要使命。國門大學應該加快自身文化的建設,成為發(fā)展中國特色先進文化的輻射源、前沿陣地和示范區(qū),引領新時代文化潮流,帶動整個社會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國家“文化強國”目標作出自己的貢獻。

    (二)加強國門大學文化建設是十八大提出的“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應有的題中之義

    十八大報告強調,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做到文化發(fā)展依靠人民、文化發(fā)展為了人民、文化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國門大學作為沿邊州市文化發(fā)展繁榮的精神家園,在不斷提升國門大學文化建設的特色、質量與品位的同時,必須發(fā)揮好為地方文化服務的功能,將辦學優(yōu)勢轉化為先進文化傳播優(yōu)勢,將所生產出的高水平高檔次的、適應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適合人民群眾需求的、凸顯地方特色的文化產品及時提供人民群眾分享,從而讓精品文化、先進文化和大眾文化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實現(xiàn)“讓人民共享文化發(fā)展成果”的目標。

    (三)加強國門大學文化建設是實施“橋頭堡”建設的必然要求

    橋頭堡戰(zhàn)略的實施,使云南從改革開放的末端成為開放開發(fā)的前沿,這既是推進我國向西南開放、實現(xiàn)睦鄰友好的戰(zhàn)略需要,也是云南推進“興邊富民”工程、實現(xiàn)邊疆少數民族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現(xiàn)實需要。然而,順利推進橋頭堡戰(zhàn)略,“不僅要依托于大通道、大基地所涉及的各項基礎施建設等‘硬’的一面,也要依托于云南與東南亞、南亞各民族文化之間密切交流、相互包容,形成和諧相處、共促繁榮氛圍的‘軟’的一面”。[2]紅河學院處在云南教育“橋頭堡”戰(zhàn)略的最前沿,在推進“橋頭堡”戰(zhàn)略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學校所處區(qū)域的有利優(yōu)勢,爭取更多的資源,筑牢國門大學文化發(fā)展根基,創(chuàng)新國門大學文化拓展模式,搭建對外文化交流平臺,提高國門大學文化吸引力、競爭力、傳播力,將紅河學院打造成紅河對外教育交流的大通道,對內文化引領的大陣地,為“橋頭堡”建設奠定思想基礎和提供智力支持、文化支撐;另一方面,通過紅河學院這個大通道、大平臺,使紅河乃至云南極大地增進和周邊國家(尤其是越南、柬埔寨、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了解和認識,促進 “橋頭堡”戰(zhàn)略的全面實施,切實加強與周邊國家的文化、社會、經貿等各方面合作與交流。

    (四)加強國門大學文化建設是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目前大學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師資水平、生源素質的比較,更是大學精神、辦學目標、校園文化品牌等大學文化影響力的競爭。這是因為大學文化是“引導人、激勵人、鼓舞人的一種內在動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一面旗幟”,[3]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所在。一所大學的內涵發(fā)展、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無不與大學文化息息相關,反映出一所大學的真正內涵和競爭力。作為具有特殊地位的國門大學來說,要加快學校內涵式發(fā)展步伐,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增加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學、追求卓越的大學文化,并將文化滲透到每一個師生的內心,激發(fā)出個體和群體無窮的正能量, 進而為大學的使命和學校的發(fā)展而身先士卒、開拓進取。

    三 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加強國門大學文化建設的策略

    (一)“引進來”,包容汲取國際文化的精華

    文化既有民族性、地域性,也有同一性、世界性。十八大報告強調,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過程中,要“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yōu)秀文化成果?!碑吘埂懊總€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應該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4]國門大學要在中華文化真正“走出去”中發(fā)揮一定的作用, 既離不開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弘揚和創(chuàng)造,也離不開對外國優(yōu)秀文化的包容、汲取和借鑒。國門大學處于沿邊地區(qū),與外國毗鄰,具有吸收外國優(yōu)秀文化的便利條件,因而應該肩負起“把世界介紹給中國”的重要使命,廣泛吸收借鑒國外先進文化發(fā)展成果及經驗,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外來有益文化為補充,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在國門大學文化建設中,紅河學院要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緊緊圍繞十八大對文化建設的新目標和新要求,緊扣學校“地方性、民族性、國際化”的辦學特色定位,在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同時,以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更加開闊的視野,積極構建世界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平臺。尤其是利用好目前辦學的優(yōu)勢和與越南等合作的良好前期基礎,進一步構建好與越南、泰國、柬埔寨等為主的大湄公河次區(qū)域國家文化合作交融平臺。如利用好越南研究中心,與越、泰、柬等國政府、高校及學術機構開展文體交流活動、辦好紅河流域論壇,并將這些平臺擴大化,促進雙方、多方在文化上多領域、全方位的合作;多形式開展異國先進文化展示,加深雙方的友誼和互信,增進文化交流與互動;開辟漢語角、建立中外學生文化交流網站和論壇, 為中外學生語言學習和文化交流提供人性化的服務;進一步加大中外學生互換交流短期學習、夏令營等活動,讓更多異域風情走入校園,讓更多學生了解異域文化。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展示異國文化,開拓師生國際視野,增強跨文化溝通能力,也可提高廣大師生對中華文化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從而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中外文化交流。

    (二)“修內功”,創(chuàng)新打造國門大學特色文化品牌

    “當今文化發(fā)展,創(chuàng)意制勝、內容為王?!盵5]黨的十八大也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活力?!币蚨?,國門大學文化如果想走出國門,首先要修好內功,在深入挖掘、傳承文化的基礎上,大力推進自主創(chuàng)新,著力打造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學文化品牌,增強大學文化本身的生命力與吸引力。一要以凝練大學精神文化為基。大學之大,在于精神之立。大學精神文化是大學文化的靈魂,處于頂層文化的維度,是大學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特氣質和價值規(guī)范體系。作為根植于邊疆的“國門大學”,要打造國門大學特色文化品牌,必先梳理大學精神之傳承,追尋大學精神之功用,探討大學精神之祈望,及時總結符合本校實際、激勵學校發(fā)展的大學精神。紅河學院經過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奮斗追求,形成了具有紅河學院特質的大學精神,具體表現(xiàn)為推崇“天道酬勤,有容乃大”的辦學精神,倡導“超越、創(chuàng)造、和諧”的辦學理念,堅持“立足紅河,服務云南,輻射東南亞、南亞的較高水平的區(qū)域性、國際化地方綜合大學”的辦學定位,“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服務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和“地方性、民族性、國際化”的特色發(fā)展戰(zhàn)略。隨著十八大對教育文化提出的新要求,紅河學院將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更深刻的認識、更開闊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進一步凝練大學精神,充分發(fā)揮大學精神的擎旗鑄魂功能。二要以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為要。歌德曾經講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筆者認為,越是具有校本特色、地方特色的就越是品牌的,就越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因而,國門大學文化品牌的創(chuàng)建,必需深入發(fā)掘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資源,彰顯地方特色、歷史特色、民族特色,將優(yōu)秀的地域文化帶入品牌文化。如紅河學院所在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內居住著哈尼、彝等11個世居民族,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建筑、服飾、音樂舞蹈、婚戀習俗等各有特色,形成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同時,世居少數民族中有許多是跨境而居,多國同有。因而,紅河學院設立國際哈尼/阿卡研究中心和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加強對中國和東南亞各國哈尼/阿卡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研究,以及開展紅河州儒家文化、建水陶文化、中國陸疆僑鄉(xiāng)文化、礦山文化、滇越鐵路、地方文獻、文學、方言研究,對紅河特色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的集聚、整合和利用,打造出濃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精品文化,使紅河學院國門文化以獨特的魅力在大學文化競爭的舞臺上釋放出奪目的光芒。三要以校園文化特色品牌創(chuàng)建為先。校園文化品牌建設是實現(xiàn)大學校園文化創(chuàng)新、形成校園文化特色、推動大學整體發(fā)展的關鍵。國門大學應樹立品牌意識,注重校園自然景觀、人文環(huán)境、教育理念、育人功能和諧統(tǒng)一,創(chuàng)建有特色、有底蘊和有積累的校園文化品牌,促進大學文化的大繁榮大發(fā)展。紅河學院在校園文化品牌創(chuàng)建中,堅持以校園建筑、校園景觀、環(huán)境綠化等“硬件”建設為基礎,以舉辦一批符合大學生特點且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為依托,以營造校園人文環(huán)境為核心,以社團文化建設為重點,打造出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人際關系和諧、人文精神濃郁的校園文化,切實讓校園文化浸染師生的靈魂,讓校園文化激勵師生成才。

    (三)“展技能”,真正彰顯為地方文化建設服務的功能

    “高等院校積極為地方文化建設服務,既可促進地方文化發(fā)展,亦可實現(xiàn)教育自身價值?!盵6]在當前各類高校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形勢下,作為處在沿邊州市的國門大學要認清形勢、立足實際、準確定位,確立為地方文化發(fā)展服務的思想,即國門大學要充分發(fā)揮大學文化的輻射功能,發(fā)揮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主動服務地方文化發(fā)展,在服務地方中實現(xiàn)學校的跨越。其一為地方文化發(fā)展提供人才資源。創(chuàng)新“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培養(yǎng)和輸送更多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并愿意為少數民族文化的開掘、傳承與弘揚做出貢獻的專業(yè)人才,從而滿足地方文化快速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其二為地方文化發(fā)展提供強勢的智力支持。國門大學依托豐富的人文社科資源,充分發(fā)揮人才智力優(yōu)勢,積極參與地方文化建設、保護和承擔文化科研課題,成為當地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助推器”。如紅河學院可以組織力量對紅河州哈尼梯田文化,尤其是哈尼梯田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fā)與利用、旅游規(guī)劃、文化產業(yè)、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促進哈尼梯田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其三要主動走出校門,深入基層,把“文化大餐”送給人民群眾。在深入挖掘地方及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內涵基礎上,定期組織師生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開展中華文化普及、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送歡樂下基層”等活動,讓當地的群眾在感受博大的中華文化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增進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有利于維護邊疆的安全與穩(wěn)定。其四在文化走訪調查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更多優(yōu)秀文藝作品。鼓勵廣大師生利用節(jié)假日到當地一些民族聚居區(qū)和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地區(qū)開展走訪調查,并以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等形式,將地方民族文化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打動群眾、引發(fā)共鳴,實現(xiàn)社會文化的引領。

    (四)“走出去”,漸進擴大國門大學文化的影響力

    胡錦濤同志曾經指出:要加快實施文化產品走出去戰(zhàn)略,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黨的十八大也強調:“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作為國門大學的紅河學院,應責無旁貸地承擔“把中國介紹給世界”的使命,充分發(fā)揮展示中華文化和國門大學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用,為中華文化的“走出去”做出新的貢獻。這是國門大學的競爭力所在,也是國門大學的創(chuàng)新力所在。一是積極推進境外合作辦學,努力把學校在越南的境外辦學項目打造成為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區(qū)高校境外辦學的典范。并以此“典范”為基礎,不斷擴大合作辦學的國家和地區(qū)。二是“走出去”聯(lián)合舉辦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活動。如繼續(xù)辦好“紅河流域國際論壇”和“GMS校長論壇”,進一步加大會議宣傳力度,豐富會議內容,提高會議質量,推進紅河流域國家間和GMS國家高校的學術合作,讓更多的國家了解中國、了解云南、了解紅河、了解紅河學院。三是學?!凹t河州越南研究中心”、“滇越合作研究基地”等研究機構“走出去”合作科研,通過實質性的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增強自身科研水平,提升國際話語權。四是充分利用學校的優(yōu)質對外漢語資源進行漢語推廣,并組建文化交流團隊到國外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對外文化交流,多側面展示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絢麗多彩的民間傳統(tǒng)藝術以及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當代文化精神,從而增進大湄公河次區(qū)域各國人民對中國和中華文化的認識,形成紅河學院一道亮麗的外向型特色校園文化,不斷提升學校國際知名度,擴大國門大學文化的影響力。五是積極籌建孔子學院,以此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提供中國教育、文化服務,發(fā)展中國與外國的友好關系,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fā)展。

    [1]馮躍林.和諧背景下的大學文化建設[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8(1):143-145.

    [2]王承才.抓住橋頭堡建設機遇繁榮發(fā)展民族文化[J].今日民族,2010(8).

    [3]田建國.淺議大學文化建設[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5(4):1-5..

    [4]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李長春.關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N].北京:人民日報,2011(10).

    [6]蘇國偉,王靜.地方綜合性大學服務地方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J].河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2(9):22.

    猜你喜歡
    國門紅河特色
    出國留學,走出國門之初應注意三件事
    華人時刊(2023年17期)2023-10-24 08:01:24
    特色種植促增收
    魅力紅河 大美梯田
    云南畫報(2021年5期)2021-07-22 08:45:14
    千頃月季喜“出嫁”飄洋過海出國門
    紅河書法作品欣賞
    中醫(yī)的特色
    何國門
    投資與理財(2018年3期)2018-03-28 05:32:40
    月嫂變“金”嫂 走出國門也吃香
    華人時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1:49
    完美的特色黨建
    《紅河三道彎》
    藝術評鑒(2016年10期)2016-05-30 10:48:04
    土默特右旗| 天门市| 嘉定区| 仁布县| 汕头市| 仙游县| 扎兰屯市| 万安县| 彰化市| 英超| 思南县| 宁乡县| 大同县| 安图县| 新宾| 故城县| 天门市| 肥乡县| 神池县| 沙坪坝区| 海门市| 锡林郭勒盟| 铜山县| 乐昌市| 南安市| 防城港市| 天等县| 温泉县| 揭阳市| 克什克腾旗| 洛南县| 监利县| 和林格尔县| 密云县| 濮阳县| 肥西县| 武陟县| 克什克腾旗| 依兰县| 蚌埠市|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