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素娟
(甘肅省莊浪縣人民醫(yī)院 甘肅 莊浪 744699)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椎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礙,出現癱瘓。多發(fā)在中老年人,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1]
(1)臨床表現與影象學所見相符合者,可以確診。
(2)具有典型頸椎病臨床表現,而影象學所見正常者,應注意除外其他病患后方可診斷頸椎病。
(3)僅有影象學表現異常,而無頸椎病臨床癥狀者,不應診斷頸椎病。
(1)頸型:①主訴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并伴有相應的壓痛點。②X線片上頸椎顯示曲度改變或椎間關節(jié)不穩(wěn)等表現。③應除外頸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風濕性肌纖維組織炎、神經衰弱及其他非椎間盤退行性變所致的肩頸部疼痛)。
(2)神經根型:①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癥狀(麻木、疼痛),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qū)域相一致。②壓頭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③影象學所見與臨床表現相符合。④痛點封閉無顯效(診斷明確者可不作此試驗)。⑤除外頸椎外病變(胸廓出口綜合征、網球肘、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肩周炎、肱二頭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患。
(3)脊髓型:①臨床上出現頸脊強損害的表現。②X線片上顯示椎體后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影象學證實存在脊髓壓迫。③除外肌萎縮性脊膀例索硬化癥、脊髓腫瘤、脊髓損傷、繼發(fā)性粘連性蛛網膜炎、多發(fā)性末梢神經炎。
(4)椎動脈型:①曾有猝倒發(fā)作。并伴有頸性眩暈。②旋頸試驗陽性。③X線片顯示節(jié)段性不穩(wěn)定或樞椎關節(jié)骨質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癥狀。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暈。⑥除外椎動脈I段(進入頸6橫突孔以前的椎動脈段)和椎動脈III段(出頸椎進入顱內以前的椎動脈段)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全。⑦手術前需行椎動脈造影或數字減影椎動脈造影(DSA)。
(5)交感神經型: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qū)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癥狀,x線片有失穩(wěn)或退變。椎動脈造影陰性。
(6)其他型:頸椎椎體前鳥嘴樣增生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經食管鋇劑檢查證實)等。
(1)家庭中行頸椎牽引治療:牽引是治療頸椎病的有效辦法之一。對神經根型較好,但對脊髓型應慎用。牽引方向療稍向前屈頸椎幣判。:在床頭裝一套牽引架,坐位或臥位均可,從小重量每天半小時開始,逐漸增加到6公斤左右,每天牽引1小時,連續(xù)10天為一療程,每個療程后休息2~3天,再重復一療程。不適用于脊髓型。
(2)圍領:用硬紙板剪成高領,外包絨布或小毛巾,加以布帶或粘膏固定,以限制頸部活動。
(3)頸部運動保?。涸诎l(fā)病的改善期,可通過頭頸的前后、左右、旋轉運動,使頸部活動范圍改善,每次運動時要緩慢。癥狀消退后,可進行頸部肌肉的鍛煉,在上述運動方向行靜力性抗阻運動。伸頸鍛煉,每天晨起在陽臺上作伸頸鍛煉,每次15~30分鐘,其方法是:①盡量將頸伸直,目視前方,頭位正中;②抬頭挺胸收腹,作深呼吸運動;③兩足分開,距離如兩肩,平放著地;④兩手交叉于背,半握拳,盡量將臂伸直,下壓;⑤如感頭頸難受,只能稍稍作前后、左右活動,最好不作旋轉運動;⑥結束后作小跑步或原地踏步5分鐘。
(4)按摩、推拿:對大多數頸椎病患者的療效較好,對合并有下肢癥狀或頸段脊髓受壓者應嚴格控制手法的選用,匆側搬頸。①用電動按摩器自己按摩頸部及有關穴位,②自我搓揉按摩頸椎頸肌緊張?zhí)?;③家人幫助作穴位按摩或旋轉按摩,早期很有幫助。手法要輕柔,讓病人充分放松頸部肌肉,注意勿發(fā)生意外。多次推拿不好的應停止,以免加重病情。
(5)局部應用蠟療或熱水袋熱敷。
(6)針灸或埋耳針,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
(7)用大活絡丹,維生素B1、B2,呋喃硫胺,ATP,消炎痛,硫胺軟骨素或阿司匹林治療,以減輕癥狀。
(8)如反復發(fā)作頸性眩暈,外出時要注意,避免攀高或作危險動作。
(9)飲食宜清淡無刺激性。
(10)癥狀較重、發(fā)作頻繁者,適當休息,減輕工作量,停止發(fā)作一個月,方可逐漸恢復工作。
(11)自行恢復治療: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通過姿勢調整、特別是睡姿調整,適當休息以及正確的頸肩背部肌肉鍛煉就能恢復健康或是大幅度緩解癥狀。
(12)避免感冒、受寒。
(13)戒煙酒、濃茶及濃咖啡。
(1)對疾病要有正確的認識,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既要消除恐懼悲觀心理,又要防止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錯過積極有效的治療。
(2)頸椎病急性發(fā)作期或初次發(fā)作的病人,要適當注意休息。臥床休息對頸部肌肉放松,減輕肌肉痙攣,減輕組織水腫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頸椎病的間歇期和慢性期,應適當參加工作。不需長期休息。
(3)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疾病,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習慣,對頸部加以保護,避免不必要的損傷;同時應適當加強頸肌的鍛煉,增強頸椎穩(wěn)定性。
(4)頸椎病的治療方法有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絕大多數病人就診及時,通過非手術方法進行保守治療能夠緩解癥狀甚至治愈不復發(fā)。但每一種治療方法均有其特定的適應證,需要有專科醫(yī)師判斷選擇,正確指導。千萬不要迷信所謂的“祖?zhèn)髅胤健?,以免貽誤病情甚至使病情加重。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好,可考慮手術治療。
[1]胥少汀等.實用骨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5:1637-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