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煥 劉妍 武冰冰 張彈
(大慶龍南醫(yī)院心胸外科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第五附屬醫(yī)院心胸外科) 830001)
術前、術中和術后治療時期稱之為圍手術期。開胸手術常在全麻氣管插管下進行,胸部手術創(chuàng)傷大,呼吸道分泌物較多,不能及時有效地排出,會導致肺炎、肺不張及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再加上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損害,因此,圍手術期呼吸道有效護理是預防術后肺部并發(fā)癥,提高手術成功率的關鍵。2011年3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胸外科手術患者22例,通過加強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F(xiàn)將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體會總結(jié)如下:
1.臨床資料:本組22例中,男16例,女6例,年齡34~78歲,吸煙史長達20年以上的病人19例,其中已戒煙5例。肺葉部分切除術5例,肺楔形切除,3例,全肺切除2例,肺大皰切除術7例,開胸探查止血術4例,膿胸纖維板剝脫術1例。本組病人均采用全麻氣管插管,經(jīng)實施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術后均恢復良好,未發(fā)生肺部感染、肺不張、呼吸衰竭等肺部并發(fā)癥,取得了良好效果。
2.護理措施
術前呼吸道準備[1]
(1)嚴禁吸煙,預防感冒:吸煙會引起術后痰液增多、黏稠,不易咳出,長期吸煙會使肺功能下降,為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入院后即吸煙者嚴禁吸煙達14天以上。當心著涼,預防感冒,防止引起術后感染。
(2)改善肺功能:指導和鼓勵患者每日進行肺功能鍛煉,根據(jù)患者身體狀況和病情的不同練習縮唇式呼吸、腹式呼吸、膈腹肌式呼吸及反復深呼吸、憋氣、做呼吸操、吹氣球等。通過科學的有計劃的呼吸功能鍛煉,改善心肺功能,增強機體對手術的耐受力。
(3)指導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咯痰方法,防止術后呼吸道阻塞和肺內(nèi)感染、肺不張等:囑患者坐位或站立,身體向前傾斜,采用縮唇式呼吸方法做幾次呼吸,深吸氣后,用力咳嗽,同時用手壓在腹部。深呼吸、屏氣,然后用力進行兩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將痰從肺的深部咯出。
此種方法有利于患者排痰順利,又不感到很累,但需患者在護士的指導下反復體會練習,以達到最佳排痰效果。
(4)心理護理:胸科手術患者創(chuàng)傷大,手術危險系數(shù)高,患者有強烈的恐懼感,壓力大,易煩躁,一定要耐心地安撫患者,強調(diào)手術的安全性,使其減輕顧慮,積極地配合治療。
3.術后呼吸道護理[2-3]
(1)清理呼吸道:開胸術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為保證患者排痰順利,預防肺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應鼓勵和協(xié)助患者術后早期有效排痰。
(2)濕化氣道:保持室內(nèi)空氣濕度。霧化液應每日更換,管道每日進行消毒,霧量亦宜由小到大,直到患者可以耐受為止。霧化過程中當SPO2<90%時,應及時調(diào)整氧氣流量,患者感到不適時應停止霧化。霧化液的配比中不加α-糜蛋白酶,以免引起支氣管痙攣,誘發(fā)哮喘,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
(3)有效咳嗽、咳痰:為防止呼吸道感染,護士協(xié)助患者排痰時,應在漸進式排痰法的基礎上進行背部叩擊法。叩擊者使掌側(cè)呈杯狀輕叩患者背部,以手腕力量,從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內(nèi)、迅速而有節(jié)律地叩擊患者背部,由健側(cè)至患側(cè),每次叩擊5~15分鐘。通過小幅度反復振動使小氣道內(nèi)的分泌物松動脫落,慢慢集中于大氣管內(nèi),最后逐漸將痰運出。同時鼓勵患者多飲水,對痰液粘稠者可口服化痰藥,如沐舒坦。必要時可給予纖支鏡吸痰。
(4)減輕疼痛:有效減輕術后疼痛是減少并發(fā)癥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術后呼吸道分泌物較多,患者因疼痛不敢咳嗽咳痰,增加了肺內(nèi)感染和肺不張的可能性。手術后除進行有效的鎮(zhèn)痛方法,如鎮(zhèn)痛泵止痛,肌注或靜脈注射止痛藥物外,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也是減輕疼痛的有效方法,從而提高了患者的有效咳痰能力,減少術后并發(fā)癥。
呼吸道護理在胸外科手術的術前準備和術后護理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呼吸道護理有利于治療和康復,有效地減少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 禹芳.胸外科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32):319-320.
2 劉巧.胸外科患者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12(36):210.
3 李彬,盧菁,陳慧,等.胸外科患者圍手術期排痰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4):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