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偉
(淮陰師范學院文通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
高校宿舍既是當代大學生生活、娛樂、學習重要場所,又是他們展現自我風采的重要窗口。對學校及廣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而言,學生宿舍更是發(fā)揮思政巨大教育功用的廣闊平臺,為提高宿舍文化品位和學生綜合素質提供了有利條件。研究高校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營造優(yōu)良校風校紀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宿舍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是大學生休息、娛樂及學習的場所,是大學生活的重要載體和主要平臺,在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受共同宿舍文化影響,宿舍成員的價值觀、審美觀、行動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會發(fā)生漸進式趨同。因此,營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對引導大學生產生善思進取、健康積極的學習、工作、生活態(tài)度有重要意義??偟膩碚f宿舍文化是在宿舍環(huán)境中,由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的實踐中共同創(chuàng)造的,以積極向上、健康有益的課余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群體文化。[1]這種文化不僅表現在校園宿舍內部硬件設施、環(huán)境衛(wèi)生等方面,還表現在宿舍環(huán)境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和獎懲措施;不僅表現在宿舍成員之間行為方式的良性互動上,還表現在宿舍成員之間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共同文化追求及共同遠大理想。
宿舍文化具有四個特點。一是具有趨同性。宿舍成員在共同宿舍環(huán)境的影響下逐漸形成共同的價值理念、行為方式,在彼此長期的互動交流中形成心理上的認同感,并用同一種方式處理個人及集體事務。二是平等性。由于宿舍文化是宿舍全部成員或大多數成員在相同環(huán)境中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本質上即具有了平等性的特征。每個成員既有個人的行為方式,思想觀念,又有符合整體文化特征的價值理想,每個人都是在平等的狀態(tài)下參與宿舍文化的營造。三是動態(tài)性特征。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宿舍文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多元價值觀的影響及社會熱點的不斷出現給正處于非成熟期的大學生提供了條件。他們會因以上因素的影響使宿舍文化呈動態(tài)變化的狀態(tài)。四是自我教育特性。宿舍文化作為校園亞文化的一種,深受校園主文化的影響。校園文化的教育性特征潛移默化地對每個宿舍成員進行影響,從而營造一種特殊的文化氛圍,促成宿舍成員自我教育。
高校宿舍的內涵和特點決定了宿舍文化在校園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個人交際溝通能力。宿舍作為高校學生平時主要生活、娛樂和學習平臺,是大學生之間交流最為廣泛、溝通聯(lián)系最為密切的場所之一。交際溝通能力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必要準備,宿舍的交流溝通功能為他們提供了恰當的實踐課堂。大學生們在和諧共處、互相信任、互幫互助的基礎上積極溝通、廣泛交流,逐漸提高其交際溝通能力。
(二)提升自我心理素質。宿舍提供了寬松和諧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大學生年齡相仿、教育背景相同、文化基礎相近、閱歷經驗相似。在這種環(huán)境下,健康和諧的宿舍文化往往能使大學生產生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減輕他們由于學習、生活而產生的心理壓力。[2]在宿舍整體和諧的環(huán)境下,成員之間的消極情緒會因及時得到宣泄,取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得到抑制和消除,從而樹立積極的態(tài)度,體會到真誠自然、豐富愉悅的情感體驗,顯著提高大學生的抗擊打能力和心理素質。
(三)有益于陶冶高尚的情操。環(huán)境和諧溫馨、積極向上可以極大地增強宿舍整體的凝聚力,大學生在這種宿舍文化和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熏陶下極易增強其興趣、愛好,在寓教于樂中得到自身綜合素質的升華,養(yǎng)成有遠大理想、有擔當、有正義感、責任感和責任心的高尚情操。
(四)顯著強化教育管理功能。宿舍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特殊的教育管理功能。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學習到文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以外,還無形中在宿舍這個第二課堂接受教育、熏陶。宿舍第二課堂的教育管理作用明顯,它有教育面廣泛、時間長久、人員集中等顯著優(yōu)勢,在教育的廣泛性和前沿性上具有無可比擬的作用,起到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不能替代的教育作用。
(五)提高大學生個人修養(yǎng)。這主要體現在促使大學生形成集體主義觀念和養(yǎng)成文明行為規(guī)范上。宿舍成員通過自身長期形成的宿舍文化緊緊團結在一起,設立共同的價值目標、準則,培養(yǎng)宿舍集體的認同感,增強宿舍個體成員的責任感、自豪感和歸屬感,形成具體而統(tǒng)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為實現相同價值目標共同努力,形成集體主義觀念。同時,宿舍文化還有利于形成宿舍成員的文明行為規(guī)范。由于相同宿舍文化的影響,宿舍成員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都具有一定的趨同性,宿舍文化對宿舍成員的行為具有規(guī)范作用。成員之間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規(guī)范作用下發(fā)揮約束作用,通過積極向上的宿舍文化杜絕不文明行為,產生良好的效果。
高校學生宿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怎樣營造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宿舍文化,發(fā)揮好宿舍的教育功能,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以學生宿舍為陣地,以育人為前提,寓教于樂,從關心青年學生的成長出發(f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這才是宿舍文化的根本目的。[3]
(一)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作為思想活躍、求知欲望強烈、接受新事物迅速的青年群體,大學生對文體藝術、體育娛樂等活動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培養(yǎng)其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和行為規(guī)范尤為重要,而宿舍文化平臺建設為學校管理提供合適的工具。在高校日常思政教育過程中可以結合重大節(jié)慶活動或主題教育活動開展豐富有效的宿舍文化建設,努力使宿舍文化既滿足主旋律教育要求,又滿足青年學生多元化審美及價值觀要求,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把道德教育、專業(yè)教育及職業(yè)教育潛移默化地融進宿舍文化,達到理想效果。此外,在日常管理中還應經常性開展評比量化工作,使宿舍文化建設持久健康發(fā)展。
(二)創(chuàng)新宿舍管理模式。宿舍文化要在思政教育中發(fā)揮更大作用,就要調動“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其中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要調動起宿舍成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是要對宿舍管理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進行人性化的管理。對宿舍成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調動不僅要使宿舍成員發(fā)揮在本宿舍的作用,還要發(fā)揮其在整個宿舍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作用,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從目前的經驗來看,根據高校實際情況在學生中間成立自我管理委員會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學生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既能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個人及宿舍整體綜合素質,又能根據自身熟悉宿舍特點及學生需求的優(yōu)勢,發(fā)揮主人翁意識,有針對性地設計宿舍文化建設的方向。同時這種自我管理的方式還能在學校思政教育管理者及宿舍管理人員與學生之間架設起橋梁,更好地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道德情操。另外,加強和提高宿舍管理人員的素質也是建設好宿舍文化的重要保障,要提高宿管人員素質,建設一支思想好、業(yè)務精、能力強、作風正的專業(yè)管理隊伍,以學生為本,及時提供人性化服務。
(三)保持宿舍文化的持久性和實效性。宿舍文化只有保持長期性和實效性才能在思政教育中發(fā)揮應有的功用。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性工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緩慢培育、熏陶的過程,不是短時期能快速完成的,需要思政工作者、宿舍管理人員及學生本身長期努力。因此,保持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不能急功近利,需在平時日積月累的工作中長期保持、形成傳統(tǒng),形成特定的宿舍文化傳承性。此外,還應從實際出發(fā),扎扎實實從宿舍本身出發(fā),提升宿舍文化品位,關注學生是否真正從宿舍文化建設中收益,而不應只注重表面,確保實效性。
[1]尚紅印.高校宿舍文化的與功能探析[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5(34).
[2]付雯.淺析高校宿舍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10(5).
[3]代全順.論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現實意義及其框架構建[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