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琴
(廣東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
高校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有效的政治輔導員工作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良好個性、進取精神、優(yōu)秀品質、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保證。學生在思想以及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首先從輔導員那里得到幫助和指導。從這個角度講,政治輔導員是大學生最為直接的指導者。
輔導員的工作理念概括起來是一個理念、一種精神、兩個服務。
一個理念即“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為學生成才服務”的理念。在工作中,要與學生平等相待,與他們交朋友,深入學生當中,相信學生,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竭盡全力幫助學生解決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種精神即主動精神。對輔導員來說,就是對于領導布置的工作、對于學生面臨的困難、對于正在發(fā)生和可能將要發(fā)生的問題,都要主動地去分析、主動地去思考,并尋找符合自己學院實際的最好的處理方法并將之積極主動地貫徹執(zhí)行下去,這樣,工作開展起來才顯得得心應手,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也要將主動精神貫徹于整個工作中,激發(fā)廣大學生的主動精神。
兩個服務就是一方面要認真努力地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目標服務。另一方面要俯下身去,相信學生、深入學生、服務學生,有孺子牛的精神,去得到學生的認可與信任,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
作為一名政治輔導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做好學生各方面的思想工作。
作為為國家培養(yǎng)和輸送優(yōu)秀人才的大學教育,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育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別能力,能夠自覺抵制社會中存在的各種不良之風。培養(yǎng)學生艱苦樸素、自強不息,正身、正人、正氣的作風,幫助學生真正完成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從普通素質到優(yōu)良素質的提升。同時,大學校園也是為黨培養(yǎng)后備力量的重要基地。而本身就是黨員的輔導員,要不斷地向學生灌輸黨的政策、方針,用自己的行為來體現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一方面,要將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培養(yǎng)吸收進黨的隊伍中,另一方面,也要端正個別學生不正確的入黨動機,讓他們正確地認識黨、自覺地感悟黨、自愿地加入黨,為黨選拔出真正優(yōu)秀的人才。
這其中包括后進學生思想的轉變、家庭問題學生情緒的穩(wěn)定、心理問題學生思想的開導,以及學生一些突發(fā)情緒變化的處理。由于地區(qū)教育水平的差異以及自身的一些原因,使得有些學生成為“后進”。在小學、初中和高中教育中,“后進”更多的是指學習上的落后,但進入大學教育以后,課堂的教學對一些學生已經不再適合,他們的優(yōu)秀與未來可能更多取決于課堂以外其他能力的擴展。輔導員應該在向他們講清學習重要性的前提下,為這些學生提供更適合他們能力發(fā)展的空間和機會。對于存在家庭問題的學生,如貧困學生、遭遇家庭變故的學生以及父母關系不合家庭離異的學生。輔導員應該在生活上像父母一樣關心他們,在心靈上像朋友一樣與他們主動溝通,在學習上像學長一樣幫助他們,使他們建立自信心。對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除了關心外,還要仔細觀察,掌握他們的心理變化規(guī)律,積極聯系心理輔導老師,從更專業(yè)的角度來解決這類學生的心理問題。對于一些學生突發(fā)情緒變化事件的處理如學生感情問題、家庭突遭變故等,輔導員要及時給予關心和幫助。
學生工作雖然有其復雜性、事務性、紛繁性的特點,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是可以被認知和掌握的。以下是輔導員工作的重點:
作為一名輔導員,應充分了解學生情況。因此要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方式,如電子郵件、QQ群、飛信、微博、微信等和傳統(tǒng)的問卷調查、集體座談、走訪宿舍、個別談話等方式把握學生的特點和思想軌跡,對癥下藥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貧困生工作
高校收費并軌以來,貧困生日益增多,成為高校學生中的特殊群體,也是易出現心理問題的群體。在開展貧困生工作過程中,首先要深入學生了解和調查,及時掌握貧困生的真實情況,建立貧困生檔案,為做好“獎貸助補體系”掌握詳盡的第一手材料,同時在情感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照顧。由于成長環(huán)境的原因,這類學生往往表現出自卑心理,體現在相對孤僻、不愛與人交流等方面;根本原因是缺乏自信。對于這個特殊群體,尤其要注重對其心理壓力的疏導,建議他們更多地進行縱向比較,將自己目前的能力水平同以前的水平作比較,從而在一次次心理暗示中獲得自信;如果這類學生有文藝、體育、文學等特長,要及時給予展示的機會,讓他們從其他方面找到自信。
(2)心困生工作
目前的大學生所要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壓力和困惑表現在不同的方面,既有對職業(yè)方向的迷茫,又有對情感問題的無奈,既有物質方面的匱乏,也有精神家園的空虛、寂寞,無形之中催生了不少的不良心理傾向,危害著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輔導員,對這些潛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建立跟蹤檔案,本著早預防、早發(fā)現、早干預的原則,確保萬無一失。比如采用“每周一談”的方式,經常與這類學生談話,通過老師的誠意獲取學生的信任。同時充分運用現代化網絡資源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也可以動員學生干部、黨員以及宿舍長對身邊學生的近況進行觀察,如果發(fā)現異常情況馬上匯報,輔導員就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并及時給予關注。
(3)學困生工作
在3A線的高職院校,有些學生的文化知識相對比較差,致使他們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干脆“破罐子破摔”。要關心這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常下宿舍、下班級,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和他們談心,做好思想工作,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存在的問題。一方面,輔導員應定期與他們進行交流與溝通,幫助他們發(fā)現和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和意見。另一方面,發(fā)動班級的力量來促進他們提高。沒有任何一個學生心甘情愿地做“差生”,只要工作做到位了,這些學生會發(fā)生重大的轉變。
(4)情困生工作
當今的大學生談戀愛幾乎成為必修課,而談戀愛為學生帶來的困惑也不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些話:“談戀愛真讓我痛苦,失戀讓我想自殺!”更有甚者,會付諸行動。作為輔導員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積極健康的婚戀觀。
大學生戀情主流是積極而健康的,青年時代的戀愛經歷對未來的感情也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如今的大學生大多數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感情的困擾,普遍表現為戀愛相處中投入過重或失戀后痛苦不堪、無法自拔。對這類學生的困惑,應及時進行指點與疏導,建立戀愛挫折干預機制,幫助學生宣泄、轉移不良情緒,減輕痛苦和壓力,解除因戀愛而導致的心理危機。另一方面,輔導員平時要注重借助優(yōu)秀文學作品和經典影視作品的感染力來提升他們的審美情趣,增強人文修養(yǎng),培養(yǎng)其健康、文明、崇高的愛情。
高校輔導員還要針對新時期大學生的特點,用科學、多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質。
(1)技能展示節(jié)
通過技能展示節(jié),結合系部以及專業(yè)的特色舉辦一些活動提高學生素質。比如:機電工程系應結合機電系的專業(yè)特色開展具有鮮明系部特色的“數控大賽”“3D外觀設計賽”“電子技能賽”“金工實訓大賽”等,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2)文化藝術節(jié)
除了傳統(tǒng)的唱歌、跳舞等文藝特長外,還可以通過文化藝術節(jié)開展一些符合社會需求的活動。比如:面對當前的社會就業(yè)壓力,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念,提高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拓寬就業(yè)渠道,輔導員可以帶領學生舉辦以“提升創(chuàng)業(yè)意識·成就理想職業(yè)”為主題的創(chuàng)業(yè)大賽。
(3)實踐活動月
在實踐活動月中,輔導員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和專業(yè)特長舉辦一些公益活動。如帶領無線電愛好者舉行“創(chuàng)建科技校園·義務電器維修”為主題的義務電器維修活動。這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不僅為學生積累實踐動手經驗、鍛煉吃苦耐勞的品質,也可以提高其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日常管理工作瑣碎而煩雜,但卻是學生教育的關鍵內容之一。因此要從小處著眼,對學生早操、安全教育、行為規(guī)范、校規(guī)校紀、宿舍衛(wèi)生等進行管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素質。
(1)班風學風建設
在一年級中實施早讀晚修制度。為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熱情,應讓學生干部每天早上帶領學生共同晨讀英語。作為輔導員,應是教學工作的有力保障者。所以應經常與專業(yè)教師交流,并制定課程筆記檢查制度與課堂紀律考勤辦法,為專業(yè)教師教學提供一個最好的紀律保障與學風保障。還可以實施體能訓練,一方面鍛煉身體,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紀律性,讓他們認識到,走上社會之后,團隊、紀律意識也決定著個人的發(fā)展。
(2)宿舍文化建設
宿舍文化建設是班級建設的有效載體。宿舍不僅有生活功能,還有一種幫助學生自我教育的功能。良好的舍風能使其內部成員受益,而且為學風、班風建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應開展“星級宿舍”掛牌活動,每周一小檢查,每月一大檢查,根據平時表現與突擊檢查結果評比出星級,并把星級牌掛在門上。同時讓黨團組織進宿舍開展“宿舍SHOW”“我的宿舍圖片展”等活動,不僅提高宿舍成員的凝聚力,還可以營造溫馨良好的氛圍和生活環(huán)境。
(3)素質拓展
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可以增長不可多得的體驗,讓學生多參加課外活動,如主持晚會、做干部、做兼職等培養(yǎng)各個方面的才干。當然,更深層次的教育理念是“不拘一格培養(yǎng)人才”。同時,鼓勵他們做自己沒有做過的、充滿挑戰(zhàn)的事情,只有面對挑戰(zhàn),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的人才。
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老師楊昌濟在湖南第一師范時曾寫過“強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長天”的對聯來表達他的教育理想。作為政治輔導員,我們也有一種教育理想,即要帶出一批誠實守信、敢做、敢當、有社會責任感的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1]潘晴雯.職業(yè)化: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趨勢[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4).
[2]梁梅年,苗真勇.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化建設探析[J].教育導論,2006,(8).
[3]陳石研.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化建設探究[J].瓊州大學學報,2006,(2).
[4]李春秋.高等學校教育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