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紅
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必須要必備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擁有獨特的思維品質。正是由于這一點,我們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應該注重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而不能簡單地將語文教育視為單純的知識傳授。在職高教學中,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要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思維能力,設置疑問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耙蓡枴笔桥囵B(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良好開端,只有帶著疑問去學習,學生才會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才會在自我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有所創(chuàng)造。教師應該適當地提出一些高職學生感興趣的、啟發(fā)性較強的問題,特別是一些開放式的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讓學生去解答,去探索,去開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比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之下獨立地對問題進行思考,自覺地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生通過自己摸索出的答案雖然與正確答案有所偏差,但是其思維方式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這種情況,教師就應該給予鼓勵。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獨創(chuàng)性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注意提問,同時要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帶著疑問來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每解決一個問題都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提升的表現。教師應該在這一過程中發(fā)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積極對其進行引導和鼓勵,給予肯定,鼓勵他們去發(fā)問??隙▽W生同時也是保護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
所謂思維的批判性主要說的是在思維活動時能夠對思維材料和思維過程進行評估與檢查的智力品質。思維批判性品質通常是思維活動中自我意識作用而形成的,是思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在職高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教師可以適當地設置一些思維“陷阱”,讓學生的思維跌入“陷阱”內,如果學生發(fā)覺了問題能夠自我走出“陷阱”,就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學生不知錯,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并讓他們重新進行思考。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思維更加具有嚴密性,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思維的敏捷性主要指的是對問題的分析和處理要快而準確,因此必須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對問題進行分析推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僅僅談“感悟”是不恰當的,感悟是學生內心對學習內容的反應,但是常常會比較粗糙和模糊,要讓感悟變得更加精細和明晰,就必須進行嚴格的推理論斷。對于理性材料的分析,例如議論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學習他人推理的過程中學會自己對問題進行推理;對于感性的比如小說、詩歌等閱讀材料,學生也應該在別人推理的基礎上自己進行推理。無論何種語文閱讀材料,其中都包含了作者的推理的過程,即使一首寫景抒情的詩,它在不同節(jié)次之間的組合以及詩句內容之間的聯系等方面也是有理可推的。有的人覺得對于文學作品應該偏向于感悟而少分析,特別是詩詞之類的作品,只需要背誦就可以了,但是筆者認為這樣的觀點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對于學生運用理性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很大的影響。
思維的深刻性主要是體現在學生能夠深入地對問題進行思考,透過問題的表面抓住其本質,能夠預見事物的發(fā)展。作為一切思維品質的基礎,思維的深刻性是指一個人能夠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力。思維和學習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語文學習的過程決定了思維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思維的發(fā)展對于語文學習活動也有促進作用。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和社會閱歷的豐富,學生對于各種事物的認識也會逐漸深入,但是在同齡人之間還是會存在思維深刻性的差異情況,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教師可以選擇比較法進行語文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比較法是確定事物同異關系的一種思維訓練方法,通常來說比較復雜的事物都必須借助比較才能夠分析出其自身的特點和屬性,從而讓我們對其有更深入的認識。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但是人的想象力是無限的。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鍛煉他們的思維品質,對于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改革深入,職高語文教學工作也應該跟隨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為培育出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