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祝寬 曲榮波
山東省榮成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榮成 264300
伴有突出的發(fā)熱以及出血現象的一組綜合癥就是出血熱。它按照傳播途徑的不同,可以分為:傳播途徑還未弄清的出血熱、蟲媒性的出血熱以及動物源性的出血熱。出血熱按患者不同的病理變化以及臨床表現特征,又將之分為:無腎臟的綜合癥以及有腎臟的綜合癥出血熱這兩大類型。在我國新疆所出現的出血熱,是屬于沒有腎臟的綜合癥,它主要流行在塔里木河流域,現已證實,它是蟲媒病毒所造成,是由亞洲的明眼蛛進行傳播的[1]。在我國其他的地區(qū),也出現出血熱,但大部分是有腎臟的綜合癥,這就是流行性出血熱?,F選取2010—2011年在該院接受治療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一共96例,對臨床特點以及類型進行觀察分析,從而總結出預防措施。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選取2010—2011年在該院接受治療的流行性出血熱患者,一共96例,其中,有37例是農民,23例是民工,19例是市郊居民,10例是野外作業(yè)者,4例是教師,3例是機關干部。所選患者中,有46例的表現是稽留熱,其體溫在39~40℃間,持續(xù)時間為5~10 d,32例表現是弛張熱,且體溫在38~41℃間,持續(xù)時間為6~8 d,18例為不規(guī)則熱。
對所選的96例流行性流行性出血熱患者的類型以及具體臨床的特征進行臨床分析。
經過臨床觀察分析,我們發(fā)現,所選的96例中,有26例患者具有發(fā)熱、出血和腎功能損害這三大特征;所選96例患者中,有農民占39.36%,民工占23.96%,野外工作者占10.41%,教師占4.16%,機關干部占3.13%。由此可知,流行性出血熱主要是以農民以及農民工為主。他們主要工作在野外或是環(huán)境較差的地方。
在臨床上,流行性的出血熱是一種由漢坦病毒多導致的急性傳染疾病。通過對流行性出血熱患者的臨床觀察,對其臨床特征以及類型,還有預防措施進行分析,現總結如下。
流行性出血熱患者主要特征為;充血出血、急性的腎功能衰竭、發(fā)熱以及休克。因此,其具有出血、發(fā)熱以及腎臟損害這三大特征,并依據其出現的過程,將之分為發(fā)熱階段、低血壓休克階段、少尿階段、多尿階段以及恢復階段。而輕型病人,其五個階段不明顯,但重型患者,則具有發(fā)熱階段、休克階段以及少尿階段之間是重疊的[2]。
不同時期是具體表現:①在發(fā)熱期:絕大多患者出現畏寒發(fā)熱時很突然,在1~2 d內體溫就可達到39~40℃,以弛張和稽留為出現較多的熱型,一般持續(xù)在3~7 d之間。發(fā)生全身中毒的癥狀,并感到全身酸痛以及高度乏力。出現的“三痛”為頭痛、眼眶痛以及劇烈腰痛。②在低血壓期:臨床表現肢端發(fā)涼,尿量減少,心率加快 意識不清,煩躁不安,口唇及四肢末端發(fā)紺,出血加重,呼吸短促,一般在發(fā)熱的4到6日之間,在體溫開始下降時或退熱后不久,病人出現低血壓,有些重者甚至可能發(fā)生休克現象??扇IC、心力衰竭、水電解質平衡失調。③在少尿期間:24 h尿少于400 mL為少尿,少于50 mL者為無尿。低血壓期和少尿期通常沒有明顯界限,二者經常是重疊或是接踵而至的,也有無低血壓休克,由發(fā)熱期就直接進入少尿期者。一般持續(xù)6~8 d,病人尿量銳減且血壓上升,有些甚至出現尿閉癥狀。嚴重的病人尿內會出現血尿或是膜狀物。在此期間,也常出現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尿毒癥及電解質紊亂(高鉀、低鈉及低鈣血癥等)的表現。④多尿期:24 h尿量達3000 mL為多尿。多尿達4000~10000 mL以上。是由于腎臟組織損害逐漸修復,但由于腎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復,以致尿量顯著增多,多尿初期,高血壓、高血容量和氮質血癥仍可繼續(xù)存在,甚至加重。至尿量大量增加后,血壓逐漸回降,癥狀逐漸消失。若尿量多而未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亦可發(fā)生電解平衡失調(低鉀 低鈉等)及第二次休克。本期易發(fā)生各種繼發(fā)感染,大多持續(xù)1~2周,少數長達數月。⑤恢復期:隨著腎功能的逐漸恢復,尿量減至3000 mL以下時,即進入恢復期。尿液稀釋與濃縮功能逐漸恢復,精神及食欲逐漸好轉,體力逐漸恢復。一般需經1~3月就可以恢復正常。
①農民主要應注意防鼠以及滅鼠。預防本病的流行關鍵是滅鼠,因此,在流行地區(qū),進行滅鼠措施。而滅鼠的時機,要在此病流行的高峰期進行(前5~6月以及10~12月)。在春季,需重在滅家鼠,而初冬時,應重在消滅野鼠。當前,滅鼠主要以機械法以及毒餌法為主,其中,機械法是用鼠籠和鼠夾等來捕殺鼠類[3]。而毒餌法,則用鼠類喜愛食物來做誘餌,在食物上摻入一定比例的滅鼠藥,最終制成毒餌,再將毒餌投放至鼠洞或是鼠經常出現的位置。常用的滅家鼠藥物有:萬敵鼠鈉、磷化鋅、敵鼠鈉、氯敵鼠、殺鼠靈和毒鼠磷等。其中,毒餌法的滅鼠收效是很高的,但它的缺點就是;若使用不慎,就可能造成人、畜的中毒,因此,在田野進行投放毒餌時,在3 d內,需派人進行看守,而但天后,就應把多余的毒餌及可能性收回銷毀。在家庭中,安放毒餌應在晚上入睡之前進行投放,并白天收回。在滅鼠為主的前提下,還得作好防鼠的工作。床鋪不能靠墻,應睡高鋪,在屋外應挖防鼠溝,阻止鼠類進入院內及屋內[4]。在新建或是改建房屋時,應安裝一些防鼠設施。
②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教師以及機關干部等,應主要是防螨以及滅螨 需保持房屋內的干燥清潔以及通風,并經常使用一些有機磷的殺蟲劑來噴灑滅螨。
③食品衛(wèi)生。做好食品衛(wèi)生,所以食具需消毒,而食物的保藏,應防止鼠類的排泄物污染食品以及食具。而吃剩飯菜時,必須在加熱或是蒸煮之后,才能食用。
④消毒工作。對發(fā)熱患者的尿、血以及宿主動物的尸體,還有其排泄物等,都應實行消毒處理工作,以預防污染的環(huán)境[5]。
⑤個人防護。在疫區(qū),不克直接用手觸摸鼠類和其排泄物,也不坐在臥草堆上,在勞動時,應防止皮膚的破傷,若破傷,就應消毒后再包扎。在野外進行工作時,應穿襪子,將袖口以及褲腿扎緊,從而預防螨類的叮咬。
⑥要做好出血熱疫苗的接種,目前我國所使用的三種滅活疫苗,在出血熱疫情高發(fā)區(qū)進行大面積接種,經現場觀察和流行病學調查,近期和中期保護率達到95%以上,接種后可產生穩(wěn)定持久的抗病能力,疫苗接種的重點對象為流行區(qū)內10~65歲的人群。
①病人:必須盡快明確診斷,做好疫情報告;積極治療病人,抓緊抗休克和預防大出血及腎功能衰竭的治療;保證有一個安靜、整潔、衛(wèi)生(消毒)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
②接觸者及其直接接觸環(huán)境的管理:本病雖未見人傳人的報告。但必須對“危險環(huán)境”進行整治(清理和消毒),對接觸者,就必須進行嚴密觀察其是否發(fā)生疾病。
綜上所述,通過對流行性出血熱的臨床觀察分析,我們可知,要想提高治愈率,就必須對流行性出血熱進行嚴密的觀察,從而得出準確的病情信息,方能進行有效的治療。而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極大的降低流行性出血熱的發(fā)病率,所以,流行性出血熱應重在預防。
[1] 張亞忱.流行性出血熱患者270 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6,3(12):85.
[2] 宋干,吳系科.流行性出血熱防治手冊[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138.
[3] Liu Huaiwen of [J].of our country of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China herald of medicine,2006,3(21):122-123.
[4] 楊為松.腎綜合征出血熱[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9.
[5] 彭文偉,李蘭娟.傳染病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94.
[6] 蔣銀香.流行性出血熱72例臨床分析冊[J].四川省衛(wèi)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24(1):35-36.
[7] 張紅花,孫秀云,史延平.流行性出血熱52例臨床分析咖[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7):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