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孟葵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林業(yè)勘測設計院,廣西 南寧530011)
工程造價控制貫穿于建設項目決策、設計、招投標、施工、竣工驗收等階段的全過程。其中,施工階段是工程建設項目產品的形成階段,也是最難、最復雜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大量的投資通過施工這一環(huán)節(jié)不斷“物化”最終形成固定資產,實現(xiàn)項目投資。
工程的實際施工狀況與招標、投標時的工程情況發(fā)生變化時,就發(fā)生了工程變更,其最主要的形式是設計變更。由于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圖在技術交底會上或在施工中出現(xiàn)的由于設計人員構思不周,或某些限制條件,或者是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某些合理化建議,經過設計方、建設方和施工單位三方的協(xié)商同意,對原來設計圖紙的局部修改。設計的變更會導致原預算的增多或者減少。同時,所有相關的原合同文件也將發(fā)生變化,要進行重新的審查與修改。
施工組織與設計要結合工程本身的特點以達到最優(yōu)目的,明確施工進度,使各個環(huán)節(jié)能順利進行,保證按時按質完成任務。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很難達到質量好、效率高與低成本的完美結合。施工組織與設計僅僅只考慮技術方面的可行性是遠遠不夠的,應做到既要滿足技術方面的可行性,同時還要結合施工可行性及經濟適用性。
由于有關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業(yè)務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制度,致使現(xiàn)場管理混亂,簽認的原始數(shù)據(jù)沒有合理性,從而造成工程決算不準確,成本不實,效益流失,造價失控。
工期、工程質量與工程造價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加快工期需要增加投入,但是延緩工期又會導致管理費用的提高而影響造價;工程質量要求高,就要增加財務準備,投入加多,反之工程質量降低,意味著故障成本的提高。
優(yōu)化施工組織與設計的優(yōu)化乃是施工階段中的一個決策環(huán)節(jié)。控制造價工程師有必要依據(jù)即將建設工程的地質地貌、氣候環(huán)境、經濟承受力等實際情況以及承建企業(yè)的能力認真探討該企業(yè)所提供的組織設計方案,根據(jù)所提供的方案進行改進,挑選其中的最佳方案,把工程造價確定在理想范圍中。
2.1.1 高度重視施工準備工作
施工準備工作貫穿于施工的整個過程。具有全面性、細致性的特點,好的準備工作將為施工階段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1.2 注重施工方案的技術經濟比選
技術經濟指標體系由工程成本指標、工期指標、質量指標、勞動生產率指標、綜合機械化程度指標和安全生產指標等組成;技術經濟分析可根據(jù)所掌握的信息靈活地運用定性分析法和有針對性地利用定量分析法,還可進一步采用價值工程分析法、單位工程量成本比較法。施工方案的比選應根據(jù)現(xiàn)有和可能獲得的資源擬定幾個技術上可行的方案。最后選擇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能夠最有效地控制在確定造價目標以內的施工方案。
2.1.3 強調造價控制的整體性
建造價格的控制要有系統(tǒng)的觀念,必須重視工程的整體性。一項工程的施工組織與設計中,如果利用新材料、新方法、新技術在某一方面也許能突破控制目標,但從另一個側面去考察可能不會突破,畢竟從整體上而言有利于目標的控制。同時,也要保持施工過程的均衡性與連續(xù)性。
造價控制首先得控制施工階段的第一步——合同的簽訂。合同規(guī)定了企業(yè)在整個工程中承擔的義務和享受的權利,它以法律形式明確規(guī)定工程招標、投標、工程款的撥付索賠方式、材料的買進、竣工結算方式等,使企業(yè)組織施工工程驗收有法可依。簽訂合理可靠的合同,能從根本上控制造價、避免合同欺詐,有效地防范合同方面的風險。
2.2.1 樹立合同意識
單位的決策者、執(zhí)行層、合同管理人員、都應重視合同管理,認真學習法律、法規(guī),掌握業(yè)務知識,在制定施工合同時應認真把關。
2.2.2 實行合同會簽制度
合同簽訂后,認真進行交底,施工人員特別是現(xiàn)場施工管理人員應認真學習合同,明確合同規(guī)定的施工范圍及甲乙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等。
按照整個工程造價控制的要求,造價控制工程師有必要進行實地考察,監(jiān)督工程的開展進程,嚴格核實,規(guī)范簽證,針對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故意遺漏項目、合同更改等現(xiàn)象要及時控制。在對待施工進展中出現(xiàn)的不符合要求的一些經濟簽證,簽證內容的控制可以避免這些情況的發(fā)生。
2.4.1 工程變更
在施工進展中,工程設計如果出現(xiàn)更改對整個工程的進展會產生巨大影響。所以,在工程設計時必須前瞻后思,避免不必要的變更。假如設計達到非變更不可的地步則越早越好,使損失降到最低。特別是對施工過程設計的更改需使用先做預算后更改計劃的方法,把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
2.4.2 材料費用的控制
在工程造價中材料的使用占據(jù)主要部分。施工前,對工程所需材料不僅要進行貨源的調查研究,廣泛收集供貨信息,盡量尋找貨和價的最佳結合點,而且還要根據(jù)施工方案及有關技術實際需要的材料、設備總量,編制好需求計劃,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提高采購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業(yè)務水平,保證貨比三家,質優(yōu)價廉地購買材料。
大多的工程實施表明,要想把整個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
提出可疑之處,與設計這溝通交流,明白設計者的思路,徹底弄明白圖紙的具體意圖,從而更完美的組織設計施工工作。
對施工地的地理環(huán)境、地質地貌、周圍的狀況有一個全面的理解,為組織工作準備第一手材料。
要收集的資料包括:圖集、設計、施工等相關規(guī)范類材料和預算造價的根據(jù)、要求、材料價格、定額、預算手冊等技術類資料。
項目經理是工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他掌握著項目的經濟命脈,負責項目的進度和技術問題。所以,項目經理應該隨時了解項目進度、盈虧狀況,掌握整個項目的進程。因而,項目經理應該選取有效措施,使用先進的技術,降低成本。另外,經營部應當密切關注合同的實施,肩負起合同管理的工作。同時,經營部應該時刻跟進項目前、中、后期款項的申報,處理好財務會計問題,時刻注意財務收支狀況,合理支出資金,做到收支合情合理。
高水準、高水平的施工企業(yè)在項目開工前,一般都會根據(jù)企業(yè)的投資能力和往年工程項目的實際成本進行計算分析,估算風險,制定成本計劃,用數(shù)字說話。然后按照成本計劃,把責任落實到項目經理、施工團隊、施工人員身上,簽訂承包合同,由責任人制定保證完成計劃的具體方案。
項目負責人應該多花時間跟蹤項目成本計劃的執(zhí)行,定期進行分析總結,未雨綢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成本,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
在施工階段,項目環(huán)境充滿了矛盾、變化和沖突,如果沒有很好的控制成本風險,將造成很大的浪費,極易造成投資的超支。因此,在工程施工階段,造價管理首先要有效節(jié)省成本,通過提高效率和控制成本,使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的標價范圍的同時,盡可能的獲取經濟利潤。
[1] 胡秀敏,潘思羽.工程施工項目中工程造價的控制方法[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4):205.
[2] 袁偉慶.關于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0):196.
[3] 劉驤.施工企業(yè)分包工程造價管理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3(8):151-152.
[4] 翟建.施工組織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分析[J].河南科技,2012(14).
[5] 朱肖玨.試論全過程造價管理下的施工階段工程造價動態(tài)控制[J].科技資訊,2012(7):162.
[6] 管洪義.提高工程施工技術,降低工程造價[J].科技與企業(yè),201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