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茹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6?-0201-01
在世界文學的畫廊里,有許多令人難忘的形象。而羅曼.羅蘭筆下的約翰.克里斯朵夫尤以起特異的光彩,照耀文壇,長久地震撼讀者的心,并是作者贏得了不朽的世界聲譽。
這個人物身上有什么特質(zhì),能引起不同年代、不同國度的人們的共鳴,具有如此強大的震撼力呢?
《論羅曼.羅蘭》的作者曾這樣評價過這個形象,“克里斯朵夫必勝所作所為,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想實利主義的市儈的世俗社會挑戰(zhàn)和反抗;另一方面是對美好人生理想的追求。”這個權威性的歸結全面地評價了克里斯朵夫的一生。如果把克里斯朵夫的一生比作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那反抗和追求就是迴旋在這部交響曲中的兩支不同旋律。但哪支是主旋律呢?
在克里斯朵夫身上,反抗是作為行動的表象顯現(xiàn)出來,而追求才是內(nèi)在的精神實質(zhì)。盡管克里斯朵夫幾乎把全部的生命都化作了反抗的怒焰,來焚燒資本主義社會的無邊黑暗,但反抗的原因是因為人生理想的難以實現(xiàn),他的反抗是為了追求??死锼苟浞虻淖非蠹炔煌谒緶_筆下的于連對個人野心、個人私欲的追求,更不同于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對個人幸福、個人愛情的追求。他的追求是更高層次的,是對美好人生理想的追求。一句話,可以歸結到是對人的自我本質(zhì)的追求。
追求人的自我本質(zhì)是克里斯朵夫的終身目標,他的自我意識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他的追求動機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克里斯朵夫生活在歐洲歷史上動蕩不定的時代,自有資本主義正在迅速地向帝國主義轉化。資本主義社會從母胎里帶來的惡性腫瘤——四大關系異化的毒素已經(jīng)擴展到它的血液和細胞里,人的自我被異化,人性遭到了空前的壓抑。隨著資本的集中、壟斷,一部分中小資產(chǎn)階級失去了原有的滿足感和鞏固感,他們也開始感覺到自己將要被毀滅,因此,他們對資本主義社會除了原有的保守一面之外,又有了破壞的一面??死锼苟浞虻淖晕易非笳求w現(xiàn)了這部分人中優(yōu)秀正直的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
克里斯朵夫自我追求意識的產(chǎn)生除了由他本身的階級地位及所處的時代所決定外,還和他所接受的教育分不開的。
克里斯朵夫出生在一個小資產(chǎn)階級家庭,在他的童年里,祖父就教育他成為一個為藝術獻身的大人物,做一個出人頭地的英雄。而舅父則把真誠的人生觀教給他,告訴他:“音樂就是要謙虛、真誠?!薄坝⑿劬褪亲鏊茏龅氖隆!弊娓傅挠⑿壑髁x和舅父樸實的理想主義象雨露一樣,孕育著克里斯朵夫的心靈。音樂的天賦,使克里斯朵夫一接觸到音樂就受到了貝多芬的熏陶,表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的強烈進去精神的貝多芬使他身心如沸,“那巨大的靈魂深深地透入了他的內(nèi)心,使他的肢體和靈魂盡量的膨脹,變得碩大無朋.”在克里赫太太和萊哈脫先生的書架上,他又找到了莎士比亞、莫里哀、盧梭、伏爾泰、雨果等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文學家的著作,他像一株饑渴的禾苗,貪婪地從中吸取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的養(yǎng)分。就這樣,資產(chǎn)階級文化中的進步因素不斷啟發(fā)他的自我意識,而資產(chǎn)階級人道主義的積極方面又不斷堅定著他的理想,激勵他進行自我追求。
自我意識的產(chǎn)生,還不能代替自我目標的確立,“一個人的自我實現(xiàn),必須要有相應的社會歷史條件和主體的實踐?!卑凑振R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人的動機都是從人的需要中產(chǎn)生,但人的需要又不能脫離社會、脫離環(huán)境而產(chǎn)生,這就決定了克里斯朵夫的自我追求會呈現(xiàn)出不同時期的不同特征。
自我尊嚴是人的一種自我肯定,損害人的尊嚴就是對人的一種否定。在克里斯朵夫出世不久,他的家庭就面臨著被日益擠向社會底層的境地。貧窮的差異給他上了自我尊嚴的第一課有一次,他滿心歡喜地穿著一件貴族少爺不要的舊衣服進爵爺府,不想竟遭到了貴族少爺?shù)某靶蛻蚺瑥娏业淖宰鹗顾麚]拳把欺負他的小主人打翻在地。克里斯朵夫“已經(jīng)嘗到了人間的不公道”。后來,他經(jīng)常象親王動物園里的珍禽異獸一樣,被召進爵爺府演奏鋼琴。
“人家那種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簡直使他受不了,幾乎要停下來?!彼运囆g家的細膩和敏銳比周圍其他人更強烈地感受到了在封建專制下人被當做動物、自我尊嚴王權喪失的羞辱和痛苦。所以,當大公爵干涉他的言論自由時,他大聲叫嚷:“我不是你的奴隸,我愛說什么就說什么。”
在勞動中上喪失了自我尊嚴的克里斯朵夫,在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同樣也得不到自我尊嚴,他在教克里赫太太女兒彌娜彈鋼琴時,朝夕相處使這對少男少女產(chǎn)生了純潔的愛情。彌娜的母親知道后,有禮貌的提醒他:“這是不可能的,不但是金錢一項,還有多少問題!……譬如門第”。他被激怒了,發(fā)出了不平的怒吼:“我不是你們的仆人!也不是任何人的仆人!……即使我沒有你的門第,我可是和你一樣高貴?!边@是一份何等高貴的人的尊嚴的宣言!在這里,我們看到快樂克里斯朵夫青少年時代自我追求的目標:反抗專制社會,追求自我尊嚴。
由于和大公爵的決裂,克里斯朵夫來到了法國巴黎。十九世紀的法國,已是一個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資本成了無所不能、無處不在的統(tǒng)治者。但是,與封建制度相比,資本主義畢竟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巨大進步,它打破了封建的等級觀念,建立了人與人之間在交換和法律形式上的平等,造成了法律意義上的獨立自由的個人。這就使克里斯朵夫在德國小城奮力追求終不能得到的自我尊嚴在法國得到了表面上的承認。他對于自我的追求也就不會繼續(xù)停留在一自我尊嚴為主要內(nèi)容的水平上了。馬斯洛說:“一種需要的滿足以及它從活動中心移開的后果,并不導致休止狀態(tài)或禁欲主義的冷漠狀態(tài),而是在意識中浮現(xiàn)出一種更高級的需要,需要和欲望在繼續(xù)展開,然而是在更高一級水平上繼續(xù)展開?!瘪R斯洛認為,人的自我尊嚴感屬于第四層需要,第五層次也就是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即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成就自己的事業(yè)。于是,對自我價值的追求就成了克里斯朵夫這個時期的自我追求的特征。
克里斯朵夫一生追求,幾乎一切都追求過了:自由、幸福、理想、自我尊嚴、自我價值,但一生的追求都渺若黃鶴,他的自我本質(zhì)徹底失落了。他要停止追求而活著,就只要自己欺騙自己,他只有到宗教中去尋找他在現(xiàn)實中沒有實現(xiàn)的理想。皈依宗教,是克里斯朵夫自我追求的失敗,也是克里斯朵夫對資本主義社會所作的最后一次無聲的反抗。藝術家的高潔,使他寧愿到宗教的天國中去尋找他幻滅的夢。也不愿在現(xiàn)實的污濁中湮沒自我。
克里斯朵夫自我追求的失敗,究其原因,首先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所決定的。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勞動下,人類是不能實現(xiàn)人的自我本質(zhì)的。這一點,克里斯朵夫是至死也沒明白的。另外,他的失敗也是他性格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死锼苟浞蛴靡粋€強者的全部力量奮斗追求了一生,結果還只能是一連串的失敗,這有力地證明了個人的自我本質(zhì)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實現(xiàn)和資產(chǎn)借人道主義的軟弱無力。
我們從克里斯朵夫對生活的不懈追求中,可以看到俄狄浦斯在命運羅網(wǎng)中掙扎的身影,可以看到哈姆萊特孤身同惡勢力奮戰(zhàn)的英雄氣概,可以看到浮士德不斷否定自身、攀登理想高峰的崇高境界,還可以看到屈原投清白于汨羅、阮籍哭窮于歧路的那種高潔。盡管克里斯朵夫的個人英雄主義是不足取的,但克里斯朵夫卻用他一生的追求,給我們揭示出這樣的一個人生觀:人的生命像條河,在他流歸大海的過程中,總會遇上重重阻礙。人生就是一場無休止的和無情的搏斗,人們應該一往無前的摧毀這些障礙。雖然人在斗爭中會失敗、會衰老,但只要行動、創(chuàng)造,就會積極推動下一代去搏斗。約翰.克里斯朵夫正是這樣的強者。
參考文獻:
[1]羅大岡《論羅曼.羅蘭》
[2]周文柏《文藝心理研究》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卷
[4]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外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