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銀萍 竇益華
(西安石油大學(xué) 機械工程學(xué)院,陜西 西安 710065)
射孔是國內(nèi)外最廣泛采用的完井方式。射孔后管體出現(xiàn)孔眼,破壞了管柱面的連續(xù)性,導(dǎo)致孔眼附近應(yīng)力集中,大大了降低射孔段套管抗外擠強度,進而影響套管的安全性。射孔段套管抗外擠強度不僅受套管尺寸及管材的影響,還受相位角、孔徑和孔密等射孔參數(shù)的影響。鑒于射孔段套管結(jié)構(gòu)的復(fù)雜性,很難用解析法進行射孔套管抗外擠強度分析,且現(xiàn)有的API和國標(biāo)中也未有相應(yīng)的公式,本文借助大型有限元軟件ANSYS進行了射孔段套管抗外擠強度計算,并討論了射孔參數(shù)對其影響。
圖1為按螺旋布孔方式射孔的射孔套管展開示意圖。A、B間為一螺距長度,Dc為套管外徑,tc為套管壁厚。套管鋼級為TP140V,其屈服強度為965MPa,泊松比為0.25,彈性模量為2.1 ×1011Pa。套管外徑為177.8mm,壁厚為12.65mm;射孔相位角φ=90°,孔密n=16孔/m,孔徑d=12mm;取射孔段套管建模長度L=500mm。
圖1 螺旋射孔套管展開示意圖
為降低所建射孔段套管模型的復(fù)雜性,避免不必要的機時浪費,在保證結(jié)果不失真的前提下對實際模型進行了簡化,做了如下假設(shè):忽略射孔套管自身橢圓度和不均勻壁厚等幾何缺陷;孔眼未被堵塞且不存在偏心,孔眼軸線垂直相交于套管軸線;孔眼均為規(guī)則圓柱形,且直徑均相等,忽略孔邊毛刺。
孔眼為自由邊界,對套管施加的邊界約束為:套管管體兩端部施加對稱約束,限制軸向自由度同時保證兩端部約束相同;為避免套管的剛體運動,對管體兩端施加全約束。應(yīng)用Pro/E三維建模軟件建立射孔套管實體模型,再將模型導(dǎo)入ANSYS有限元軟件中采用SOLID92單元、自由網(wǎng)格方式劃分所建實體模型,得到如圖2所示的射孔套管有限元網(wǎng)格模型。
圖2 射孔套管有限元網(wǎng)格模型
射孔段套管抗外擠強度計算方法為:除邊界條件約束外,只對所建射孔段模型施加1MPa外壓,計算結(jié)構(gòu)的Von Mises應(yīng)力。材料屈服強度與所得到的1MPa外壓作用下的Von Mises應(yīng)力之比數(shù)值即等于套管的抗外擠強度。
通過有限元計算得到1MPa外壓作用下射孔段套管的最大等效應(yīng)力為14.43MPa,故可知射孔段的抗外擠強度為965/14.43=66.87MPa。采取同樣方法可計算出未射孔套管抗外擠強度為 110.8MPa。
研究結(jié)果表明,射孔段套管抗外擠強度不僅受套管尺寸及管材的影響,還受相位角、孔徑和孔密等射孔參數(shù)的影響。以下幾節(jié)分別采用與上面相同的方法,討論了相位角、孔徑和孔密等射孔參數(shù)對射孔段套管抗外擠強度的影響。為直觀看出射孔參數(shù)對射孔段套管剩余抗外擠強度的影響,定義剩余抗外擠強度系數(shù)為射孔后套管的抗外擠強度與未射孔時套管抗外擠強度之比值。剩余抗外擠強度系數(shù)越大表明射孔對套管抗外擠強度的影響越小
假設(shè)孔密n=16孔/m,孔徑d=12mm,討論相位角分別為30°、60°、90°、120°、180°等油田常用射孔角度時射孔段套管抗外擠強度。得到不同相位下射孔套管抗外擠強度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相位下射孔套管抗外擠強度
由表1可見,射孔后套管抗外擠強度顯著降低;當(dāng)射孔相位角為90°時,射孔套管抗外擠強度較其它射孔相位角時大,射孔對套管抗外擠作用削弱最小,90°射孔最佳。
假設(shè)射孔相位角φ=90°,孔密n=16孔/m,討論孔徑分別為8、10、12、14、16mm等油田常用射孔彈直徑時射孔段套管抗外擠強度。得到不同孔徑下射孔套管抗外擠強度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孔徑下射孔套管抗外擠強度
由表2可見,射孔后套管抗外擠強度顯著降低;射孔彈尺寸越大,射孔段套管剩余抗外擠強度越小??讖綖?6mm時套管抗外擠強度達到41.78Mpa,這是由于此時相鄰兩孔軸向間距較其它孔徑小,對套管幾何連續(xù)性破壞最大。
假設(shè)射孔相位角φ=90°,孔徑12mm,討論孔密n分別為12、16、20、24孔/m等油田常用孔密時射孔段套管抗外擠強度。得到不同孔密下射孔套管抗外擠強度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孔密下射孔套管抗外擠強度
由表3可見,射孔后套管抗外擠強度顯著降低;隨著孔密的增大,套管抗外擠強度不斷降低,當(dāng)孔密為24孔/m時套管抗外擠強度達到最小值42.77MPa。這是由于此時,相鄰兩孔軸向間距較其它孔密小,對套管幾何連續(xù)性破壞最大。
本文以177.8mm(12.65mm TP140V鋼級射孔套管為例,采用SOLID92單元、自由網(wǎng)格方式劃分所建實體模型,并討論了相位角、孔徑和孔密等射孔參數(shù),得出如下結(jié)論:(1)射孔后套管抗外擠強度顯著降低。(2)不同射孔相位角,射孔套管抗外擠強度不同。當(dāng)射孔相位角為90°時,射孔套管抗外擠強度較其它射孔相位角時大,射孔對套管抗外擠作用削弱最小。(3)射孔彈尺寸越大,射孔段套管剩余抗外擠強度越小。(4)隨著孔密的增大,套管抗外擠強度不斷降低。
[1]劉鐵牛,邢憲軍,等.射孔開裂套管的剩余強度研究[J].石油機械,1991,19(8):24 -28.
[2]王旱祥,顏廷杰,李增亮.射孔對套管強度的影響[J].石油機械,2000,28(5):42 -45.
[3]許愛榮,鄒云,等.內(nèi)壓作用下含裂紋射孔套管臨界開裂應(yīng)力分析[J].石油機械,2012,40(4):22 -25.
[4]汪艷.內(nèi)壓對射孔套管強度影響的有限元分析[J].機械,2011,38(5):1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