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良明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柯薩奇病毒侵犯了患兒的心臟,臨床上表現(xiàn)為心肌炎性病變[1],主要包括心臟前區(qū)不適、胸悶、心悸及乏力。因此,臨床治療以及護理對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的預后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逐年發(fā)展,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性化護理模式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整體有效的護理模式[2],可以提高護理質量及患兒對醫(yī)院的滿意度。我院自2009年開始在兒科病房實施人性化護理模式,現(xiàn)對2009年1月—2012年3月兒科病房收治的10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分別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及基礎的護理措施,旨在觀察人性化護理模式在小兒疾病中的應用效果?,F(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月—2012年3月兒科病房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兒103例,均符合全國小兒心血管會議制定的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57例,女46例;年齡4~13歲,平均 (6.9±2.4)歲;心電圖檢查:心肌缺血88例,室性心動過速1例,室性期前收縮5例,房性期前收縮9例。按照家長自愿原則,將患兒分為觀察組 (52例)與對照組 (51例);觀察組52例患兒中心肌缺血45例,室性期前收縮3例,房性期前收縮4例;對照組51例患兒中心肌缺血43例,室性心動過速1例,室性期前收縮2例,房性期前收縮5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心電圖檢查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式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后,采用人性化的護理模式,具體護理過程主要包括。
1.2.2.1 環(huán)境 創(chuàng)造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人性化的護理與舒適的健康恢復環(huán)境密切相關,保持病房環(huán)境的整潔、舒適、溫馨、空氣的通暢,多與患兒及家長進行交流,分散患兒的注意力,給患兒家長一種家的感覺,緩解患兒及患兒家長對疾病的緊張情緒。
1.2.2.2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充分重視自己的工作,注意護理過程中的態(tài)度[4],尤其護理對象多是患兒,要用溫柔的語調(diào)多鼓勵患兒說出自己的不安及痛苦,進行耐心的傾聽,幫助患兒建立積極的心態(tài),對疾病不要有過重的負擔。
1.2.2.3 健康教育 在適當?shù)臅r機向患兒及患兒家長進行健康教育宣傳,主要包括了病毒性心肌炎的發(fā)生途徑,發(fā)展以及治療后的恢復情況,通過宣傳手冊的方式告知患兒家長對該疾病的注意事項。
1.2.2.4 出院指導 指導患兒家長及患兒注意氣候的變化,防止受涼感冒或者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家長多注意平時患兒飲食的衛(wèi)生情況,服藥應該在家長監(jiān)督下按照醫(yī)囑進行服藥,告知患兒復查的時間。
1.3 療效評價指標[5]顯效:患兒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心電圖各個指標恢復正常;有效:患兒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心電圖各個指標明顯好轉;無效: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或有加重趨勢??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的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4%,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觀察組患兒臨床癥狀恢復時間為 (5.0±1.8)d、心電圖恢復時間為 (10.4±2.2)d;對照組患兒臨床癥狀恢復時間為 (6.9±1.4)d、心電圖恢復時間為 (16.7±2.4)d。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恢復時間、心電圖恢復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 1.42、2.23,P <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臨床資料中記載[6],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病毒侵犯患兒的心臟從而引起心肌實質或者間質局限性的病變,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發(fā)病率有升高的趨勢。而其臨床表現(xiàn)缺乏典型性,多數(shù)患兒主要以發(fā)熱、咳嗽、嘔吐、腹瀉、腹痛、面色蒼白以及全身乏力、抽搐為主。目前,我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標準主要來源于臨床診斷,缺乏標準的診斷。主要由患兒的病史、臨床表現(xiàn)、心電圖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考慮,因此,常延緩了對患兒的最佳治療時間。
臨床上仔細觀察患兒的病情最重要。由于患兒年齡的特殊性,不能準確的表達身體的不適,因此,就要在護理過程中通過精心的照顧及溝通,以了解患兒對疾病最真實的感受。因此,我院采用了人性化的護理模式,以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通過與同一時期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兒比較,其臨床護理效果顯著。
人性化護理過程中的要點主要包括:(1)注意休息及活動規(guī)律,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初期表現(xiàn)有心功能的損害,因此為了降低心臟的負荷能力,早期多臥床休息,若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檢查確定患兒的臨床癥狀、體征等有所好轉,可以在醫(yī)護人員的幫助下進行適當?shù)幕顒?,對患兒家長講解臥床的重要性,得到家長的理解及配合;(2)飲食方面的護理,治療后應該以富含營養(yǎng)味道清淡的食物為主,切忌暴飲暴食,避免因胃部飽脹給心臟造成負荷,影響心臟功能[7]; (3)預防感染的發(fā)生,感染極易損害患兒的心肌功能,加重病情,因此預防感染至關重要,病房中要保持空氣的通暢,與感染的患兒進行隔離,囑咐患兒不要串病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天進行紫外線的消毒;(4)健康教育指導,小兒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因此要預防感冒的發(fā)生,注意飲食的衛(wèi)生,囑咐家長對患兒的感冒不要忽視,要加強護理,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患兒痊愈出院后也應該多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的疲勞,加重患兒心臟的負荷能力。
綜合上述,將人性化護理模式應用于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護理中,可以使患兒得到體貼的照顧、安慰、鼓勵以及幫助。在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各種治療,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有效的緩解家長的緊張情緒及經(jīng)濟負擔,提高了患兒的滿意度。
1 郭志琴,馬卉,丁蘭.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及綜合護理干預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29):3781-3783.
2 劉納娥.小兒病毒性腦炎的觀察及護理隊患兒康復情況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2,15(1):153-155.
3 全國小兒心血管會議.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 (修訂草案)[J].中華兒科雜志,2000,38:75-76.
4 胡梅珍.人性化護理在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3):221-223.
5 王體歡.人性化護理在小兒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學雜志,2011,27(21):46-47.
6 李枝.人性化護理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36):188-190.
7 王玥玲,彭宗生,孟憲文,等.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觀察與護理[J].河北醫(yī)藥,2010,32(9):1172-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