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周 宙 劉 宏 姚有道 趙寶林
(安徽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安徽 蕪湖 241000)
正交試驗優(yōu)選酒炙丹參炮制工藝
張 穎 周 宙 劉 宏 姚有道 趙寶林
(安徽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安徽 蕪湖 241000)
目的以丹參中丹酚酸B含量為指標,通過正交試驗探討酒制安徽丹參的炮制工藝。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以丹酚酸B含量為指標,通過正交設計篩選炮制工藝。結(jié)果對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含量有顯著影響,最佳工藝條件即10%的黃酒,加10%的酒量,在150℃炒炙6min。結(jié)論優(yōu)選得到的提取工藝方法簡單,藥效成分提取率高。
丹參;酒制;正交試驗;丹酚酸B;高效液相色譜法
丹參為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莖,《中國藥典》2010年版收載的丹參飲片炮制規(guī)格有生丹參片和酒丹參,丹參的炮制工藝具體參數(shù)沒有明確的描述,故而炮制時操作者仍憑工作經(jīng)驗或習慣來指導炮制工作,造成各地炮制品質(zhì)量有一定差異,對于丹參炮制品的質(zhì)量控制造成困難,本試驗對各種因素加以控制研究,優(yōu)選出酒制丹參的炮制工藝,并對其炮制方法和含量變化的原因進行探討,為酒制丹參生產(chǎn)工藝和質(zhì)量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1.1 儀器和材料
美國waters E600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 2489 UV/Visble Detector;浙江大學N2000色譜工作站。上海上平儀器公司分析天平。甲醇、冰乙酸為色譜純,南京化學試劑廠生產(chǎn),水為娃哈哈純凈水。對照品丹酚酸B (111562—200807)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供含量測定用。
輔料黃酒(酒精度分別≥5%、≥10%、產(chǎn)地浙江紹興黃酒集團)、白酒(酒精度>46%、產(chǎn)地安徽口子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供試品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采自安徽全椒縣,經(jīng)過筆者鑒定。
1.2 方法
1.2.1 HPLC色譜條件 waters symmetry C185μm 4.6×150mm。檢測波長為281nm,柱溫25℃,流速0.8mL/min。流動相為甲醇和5%冰乙酸水溶液混合梯度洗脫,梯度洗脫條件如表1所示。
1.2.2 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對照品,配制成丹酚酸B溶液97μg/mL待用。
1.2.3 樣品溶液制備
取丹參干燥樣品0.5g置于圓底燒瓶中,加入50mL甲醇,精密稱取質(zhì)量后于沸水浴上加熱回流1h,冷卻放至室溫,補足所失甲醇,用0.45μm微孔濾膜過濾即得。
表1 HPLC梯度洗脫條件
1.2.4 單因素試驗考察
對丹參飲片進行加酒量、悶潤時間、炒制溫度、炒制時間單因素的影響程度考察,通過測量其中丹酚酸B成分含量變化的情況表明,悶潤時間對其含量影響不大,而加酒量、炒制溫度和時間,都是影響丹酚酸B成分含量重要因素,應該作為正交試驗設計的考察因素。
1.2.5 酒制丹參飲片的制備
取丹參藥材飲片9份,每份30g,按L9(34)正交表安排的9種工藝,加入輔料,拌勻后悶潤2h,用相應溫度炒至規(guī)定的時間,晾干,置干燥容器內(nèi)備用。
稱取酒制丹參飲片10g,置于具塞三角燒瓶中,加水20mL悶潤15min,加熱并保持沸騰10min,過濾;濾渣加水20mL,加熱并保持沸騰10min,過濾;合并兩次濾液,定容至50mL,搖勻,得酒制丹參飲片溶液待用。
1.2.6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丹參藥材供試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重復進樣6次,RSD=1.7%。結(jié)果表明儀器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1.2.7 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吸取丹參藥材供試品溶液10μL,注人液相色譜儀,測定,每隔20min進樣一次,連續(xù)進樣5次,RSD=1.4%。結(jié)果表明供試品溶液穩(wěn)定性良好。
2.1 正交試驗設計
根據(jù)1.2.4中所得結(jié)論,選取酒種類、加酒量、炒制溫度和時間為考察因素,以丹酚酸B的含量為指標,采用正交試驗法進行工藝優(yōu)選。分別設3個水平,不考慮交互作用,選用L9(34)正交表安排試驗,因素水平見表2。
表2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2.2 正交試驗結(jié)果及分析
正交試驗測定數(shù)據(jù)和統(tǒng)計結(jié)果見表3。分析可知,各因素的主次順序是B>D>C>A,即酒的用量(%)>炒炙時間(min)>炒炙溫度>酒種類,最佳的工藝條件定為A2B1C3D2,即10%的黃酒,加10%的酒量,在150℃炒炙6min。
表3 丹酚酸B的正交試驗結(jié)果
2.3 驗證試驗
為保證結(jié)果真實可信,按上述工藝再進行2次試驗,驗證結(jié)果分別為16.91、17.23mg/g,丹酚酸B成分含量較高且穩(wěn)定,說明所選工藝條件最佳A2B1C3D2是最佳工藝。
3.1 指標的選擇與最佳工藝
我們采用的提取方法為傳統(tǒng)用藥方法即飲片水煎煮,脂溶性成分在水當中的煎出率非常低,不可能是用藥時起作用的主要成分,且對其含量測量也造成困難,實際意義不大,丹酚酸B是丹參水溶性成分的代表成分,故選擇丹酚酸B的含量作為指標。水溶性成分提取最佳工藝,即10%的黃酒,加10%的酒量,在150℃炒炙6min。
3.2 影響因素探討
方差分析表明,酒的用量影響最顯著,10%的黃酒確實增加了有效成分的溶解,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這與大多數(shù)文獻報道相類似;其次是炒炙時間,而炒炙溫度、酒種類影響較小,悶潤時間在前期的選擇試驗中即表現(xiàn)出對有效成分的溶出不具有重要意義,通常悶潤時間只要能保證將藥材全部悶透即可,綜合文獻,一般2h以上的悶潤即可保證,特別要強調(diào)的是,室內(nèi)溫度對于悶潤時間有一定影響,當氣溫較高時,酒精揮發(fā)較快,悶潤時間要適當加長,以保證悶透藥材的需要。本研究采用80、110、150℃進行炒炙,最佳工藝的炒炙溫度為150℃,與文獻報道文火的溫度掌握在120~130℃略高,并且150℃酒炙品焦斑明顯,甚至呈焦褐色,成品外觀較差。
3.3 炮制對化學成分的影響
丹酚酸B的結(jié)構(gòu)不穩(wěn)定,光照及溫度對其都會影響其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暴曬、加熱可使丹酚酸B部分損失,含量降低。丹參酒炙品水煎出物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非常低,在此不作特別分析,但其中的丹酚酸B的含量明顯高于生品(11.76mg/g),可能是因為酒炙過程改變了藥材細胞物理性狀,浸透了細胞壁,使有效成分易于從植物中溶出,提高了其溶出率。此外,含有酒精的介質(zhì)對成分的溶解以及傳運都較有效,有利于丹酚酸B的浸潤、溶解、擴散等,提高溶出含量。
[1] 王芳.祛疣酊滲濾提取工藝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0, 17(5):51-53.
[2] 李娜.炮制對丹參有效成分含量的影響[J].科技資訊,2010(22): 221-222.
[3] 許冬瑾,楊克義.清炒關(guān)黃柏炮制工藝的優(yōu)選[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5):28-30.
[4] 李煥平.正交試驗優(yōu)選酒炙廣地龍炮制工藝[J].中國臨床研究, 2011,9(3):99-101.
[5] 程立方,崔秀君.多指標綜合評分法優(yōu)選丹參炮制工藝[J].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09,10(11):41-43.
R282.710.2
B
1671-8194(2013)15-0095-02
安徽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編號:KJ2008B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