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影,吉海旺,王 婷,曾令霞,梁君昭,拓步熊,劉 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而且趨于年輕化,胸痹(冠心病心絞痛)就是其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在胸痹(冠心病心絞痛)病人的治療中,常規(guī)的治療為擴冠、抗凝和改善心肌供血。常用藥物為硝酸酯類,但硝酸酯類藥物作用時間短,長時間服用將產生耐藥性,且有些病人可能會出現劇烈頭痛甚至難以忍受。對于慢性、反復性發(fā)作的心絞痛病人效果不十分理想。腦心通膠囊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良藥,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血脂、軟化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療效[1]。本研究以通心絡膠囊為對照,著重評價腦心通膠囊治療胸痹(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
1.1 研究設計 以通心絡膠囊為對照的隨機、雙盲、對照、多中心試驗。采用區(qū)組隨機化將264例病例按實驗組與對照組3∶1的原則隨機分為試驗組(198例)與對照組(66例)。整個試驗由陜西省人民醫(yī)院(負責單位)、陜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西安市中醫(yī)學院、西安市第一醫(y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四五一醫(y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三二三醫(yī)院、寶雞市中醫(yī)醫(yī)院、西電集團醫(yī)院、銅川礦務局中心醫(yī)院、銅川市人民醫(yī)院、西安市第五醫(yī)院的相關科室完成。
1.2 納入標準 符合冠心病心絞痛的西醫(yī)診斷標準;心絞痛分級屬Ⅰ級~Ⅲ級的穩(wěn)定型勞累性心絞痛者;符合胸痹氣虛血瘀證的中醫(yī)證候辨證標準;心電圖檢查具備以下1項者:①普通心電圖異常,有缺血性改變(ST段下降≥0.05mV及/或R波為主導聯T波倒置且>0.2mV),②普通心電圖正常,運動心電圖陽性;受試者年齡為30歲~70歲;知情同意,志愿受試。
1.3 排除標準 不符合上述中醫(yī)辨證標準及西醫(yī)診斷標準者;合并中度以上高血壓(血壓在180/110mmHg以上),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合并有其他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病人;谷丙轉氨酶(ALT)超過80 U/L者,尿素氮(BUN)超過8mmol/L者,血肌酐(Cr)超過正常值上限者;年齡在30歲以下或70歲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或對已知本藥組成成分過敏者;經檢查證實為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心臟疾病、重度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癥候群、頸椎病所致胸痛者;病人不愿意合作者。
1.4 治療方法 試驗組口服腦心通膠囊(咸陽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25001,批號:080138),4粒/次,3次/日;對照組口服通心絡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19980015,批號:071239),4粒/次,3次/日。28d為1個療程,連續(xù)服用1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胸痹(冠心病心絞痛)的癥狀、體征和心電圖的變化情況。
1.6 評定標準
1.6.1 中醫(yī)證候療效 參照2002年制定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判定。采用尼莫地平法計算,即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1.6.2 心絞痛療效 參照1979年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心律失常座談會《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判定標準》[2]。
1.6.3 心電圖療效 參照1979年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座談會《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判定標準》。
1.6.4 硝酸甘油停減率 硝酸甘油停減率=[治療前用量(片/周)-治療后用量(片/周)]/治療前用量(片/周)×100%。其中規(guī)定停藥為治療后完全停服硝酸甘油;減量為治療后較治療前硝酸甘油用量減少50%以上;不變?yōu)橹委熀笙跛岣视陀昧繙p少不足50%;增加為治療后硝酸甘油用量增加50%以上。
1.6.5 不良反應 分為四個等級:1級為安全,無任何不良反應;2級為比較安全,如有不良反應,不需做任何處理可繼續(xù)給藥;3級為有安全性問題,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應,做處理后可繼續(xù)給藥;4級為因不良反應中止試驗。
1.6.6 依從性 病人的依從性是用病人實際用藥量除以應該用藥量所得值來進行評價,以百分數表示。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的分析均為意向性分析。所得數據采用stata12.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處理??杀刃员容^主要采用t檢驗、χ2檢驗、非參數檢驗等統(tǒng)計方法。有效性:療效比較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積分比較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安全性分析: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對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比較。所有的統(tǒng)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病人納入試驗情況 將264例合格病例隨機分配到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試驗組有1例無記錄被剔除,最終263例病例納入統(tǒng)計分析。
2.2 兩組病例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性別、體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年齡、身高、合并用藥、藥物過敏史、藥物治療史、病程、勞力性心絞痛分級、心絞痛病情分級、中醫(yī)病情分級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例基線資料比較
2.3 兩組依從性比較 試驗組為依從性(99.9±1.0)%,對照組依從性為(99.9±0.6)%。兩組病例在依從性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19,P=0.827)。
2.4 兩組病例療效比較
2.4.1 中醫(yī)證候療效(見表2) 兩組總有效率(Z=0.384,P=0.532)、總愈顯率(Z=0.576,P=0.81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例(%)
2.4.2 心絞痛療效(見表3)
表3 兩組心絞痛療效比較例(%)
2.4.3 心電圖療效(見表4)
表4 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例(%)
2.4.4 硝酸甘油停減率(見表5) 兩組硝酸甘油停減率(χ2=0.000,P=0.992)、停藥率(χ2=0.640,P=0.425)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表5 兩組硝酸甘油停減率比較
2.4.5 心絞痛癥狀、中醫(yī)癥狀和體征積分比較(見表6)
表6 兩組心絞痛癥狀積分、中醫(yī)癥狀和體征積分比較(x±s) 分
2.5 安全性評價
2.5.1 實驗室檢查 兩組病例治療前和治療后的實驗室檢查,共有12例實驗室檢查出現異常變化(治療前正常治療后異常有臨床意義和治療前異常無臨床意義治療后異常有臨床意義為實驗室檢查異常變化),分別是:試驗組有2例治療前心率檢查正常,治療后異常有臨床意義,1例治療前心率檢查異常無臨床意義,治療后異常有臨床意義;1例治療前血壓檢查正常,治療后異常有臨床意義,1例治療前心律檢查異常無臨床意義,治療后異常有臨床意義;1例治療前血常規(guī)檢查正常,治療后異常有臨床意義,2例治療前血常規(guī)檢查異常無臨床意義,治療后異常有臨床意義;1例治療前尿常規(guī)檢查正常,治療后異常有臨床意義,1例治療前尿常規(guī)檢查異常無臨床意義,治療后異常有臨床意義;1例治療前心電圖檢查異常無臨床意義,治療后異常有臨床意義。對照組有1例治療前血壓、ALT檢查正常,治療后檢查異常有臨床意義。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查變化異常情況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69)。
2.5.2 不良反應 試驗組在用藥過程中有1例不良事件發(fā)生,即便秘,大便干燥,周期延長,持續(xù),輕度,轉歸消失,未停藥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1.000)。詳見表7。
表7 兩組病例的實驗室檢查、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胸痹(冠心病心絞痛)主要表現為突然發(fā)作的胸骨后和左胸前疼痛,呈壓榨性或窒息性,可向左肩、左臂直至無名指與小指放射。疼痛持續(xù)1min~5min,很少超過10min~15min,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可緩解。其病理基礎是冠狀動脈硬化狹窄,血流與心肌需求之間不平衡導致心肌缺血,而粥樣斑塊突然破裂和血栓形成是導致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最主要原因[3]。腦心通膠囊由黃芪、乳香、全蝎、地龍、桃花、紅花、丹參等純中藥制成,具有益氣活血化瘀、宣痹通絡止痛的功效[4-7]??蓴U張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心肌供血等[8],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危險因素(降血脂、降血黏、穩(wěn)定血壓)[9]。臨床研究表明,腦心通膠囊對氣虛血瘀,脈絡閉阻所致的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療效確切[10]。中醫(yī)認為胸痹心痛的病機特點是本虛標實,虛為氣虛、陽虛和氣陰兩虛,標實則為氣滯、血瘀、痰濁和寒凝,因此,臨床上常采用益氣活血化瘀的治則。腦心通膠囊選用益氣活血類植物藥與蟲類通絡藥相配伍,益氣活血,化瘀通絡,在明顯緩解心絞痛,減少發(fā)作頻率,縮短發(fā)作持續(xù)時間,改善臨床癥狀的同時,對心電圖亦有明顯改善。
腦心通膠囊是植物藥和蟲類藥巧妙合用的典范,方中黃芪為君,補氣升陽,使元氣充盛,達到氣行則血行之功效;水蛭破血逐瘀,地龍活血祛瘀,全蝎解痙通絡,共為臣藥,能搜剔絡中之邪、發(fā)揮通經透絡之功效;當歸、川芎、丹參、紅花、赤芍、桃仁等藥活血化瘀,共為佐藥,助君、臣藥疏通瘀阻;桂枝、牛膝溫經通脈,俱逐瘀血,通經絡之效,兩者共為使藥。諸藥合用,益心氣而通心絡,活血暢脈而止痛,有活血暢脈之佳效,無耗氣傷血之弊端,使氣旺血行,絡脈暢通,胸痹心痛自除[11]。用于氣虛血滯、脈絡瘀阻證,對胸痹(冠心病心絞痛)所致的心痛、胸悶、心悸、氣短等癥狀改善效果較好。
本研究經隨機、陽性藥平行對照、多中心的臨床研究分析,試驗組在改善胸痹(氣虛血瘀證)的心絞痛癥狀的總有效率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但在中醫(yī)癥狀與體征方面的改善和對照組相近,兩組在心絞痛療效、心電圖療效、硝酸甘油停減率、中醫(yī)證候療效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總的結果表明試驗組在治療胸痹(氣虛血瘀證)總的療效方面與對照藥相當。本研究過程中未發(fā)現明顯的并發(fā)癥和不良反應,安全性高,病人的依從性也較好,為臨床治療中風提供了更多的藥物選擇。
[1] 李淑珍,消波.步長腦心通膠囊、抗凝劑合用治療心絞痛40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2):54.
[2] 張繼東,高洪春,李長華.心血管病當代中醫(yī)治療[M].濟南:濟南出版社,1996:219.
[3] 楊君玲.步長腦心通治療冠心病心絞痛60例報告[J].山東醫(yī)藥,2004(23):54-55.
[4] 王純蓮.步長腦心通和維生素煙酸酯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并高脂血癥的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9,36(3):412.
[5] 陳軍,魯雅琴,呂海宏,等.腦心通膠囊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2):138-140.
[6] 郭瀟,王莉,袁劍鋒.腦心通和通心絡對無癥狀心肌缺血的影響[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466-467.
[7] 惠麗.步長腦心通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療效觀察[J].醫(yī)學新知雜志,2008,18(6):355-356.
[8] 郭會利.腦心通治療冠心病及心絞痛臨床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4,2(6):53.
[9] 王冰.腦心通膠囊降低心腦疾病發(fā)病危險因素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7,2(1):42-43.
[10] 李曉強,王明志.腦心通膠囊治療心血瘀阻型胸痹49例[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4(12):1043-1044.
[11] 孫穎.腦心通膠囊治療胸痹心痛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