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宏
(本溪市傳染病院綜合病房,遼寧 本溪 117022)
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分析
李 宏
(本溪市傳染病院綜合病房,遼寧 本溪 117022)
目的觀察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療效,并與干擾素治療方案進行比較。方法選取85例CHB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3例,分別給予拉米夫定和干擾素治療,觀察拉米夫定組和干擾素組治療一年后效果。結果治療1年后,拉米夫定組ALT復常率、HBV-DNA轉陰率高于對照組(P<0.05),但HBeAg轉換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血清ALT復常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對照組部分患者見流感樣癥狀,4例出現骨髓抑制,對癥治療后減輕或消失。結論拉米夫定ALT復常率、HBV-DNA轉陰率較好,不良反應較小,干擾素HBeAg轉換率較好,提示拉米夫定有較好的抗病毒療效。
拉米夫定;干擾素;慢性乙型肝炎
近年來,我國的乙型肝炎患病人數正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慢性乙型肝炎易發(fā)展為肝硬化或肝癌,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共《局委煂σ种埔倚透窝谆颊卟《緩椭?,減少其傳染性,減少或延緩患者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有核苷類似物和α-干擾素(IFN-or)兩類,核苷類似物具有高效、不良反應小、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臨床上應用較多,我們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住院42例CHB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療,并與43例應用α-干擾素治療CHB患者進行對比觀察,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間我院住院并確診的CHB患者85例,其中男54例,女31例,患者年齡在22~61歲之間,平均(39.5± 9.67)歲,患者病程在2~14年之間,平均(6.4±2.58)年,將85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3例,對照組42例,兩組患者的自然資料及臨床資料經統計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所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1]。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
1.2 治療方法
治療前檢查生化學指標(ALT、AST、腎功能、膽紅素及白蛋白)、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糖、甲狀腺功能、病毒學標志(HBsAg、HBeAg、抗-HBe 和HBV DNA的基線狀態(tài)或水平)、心電圖和測血壓(中年以上患者)。
觀察組拉米夫定[葛蘭素史克制藥(蘇州)有限公司]100mg,1次/日,口服,療程1~2年,對照組干擾素IFNα2b (安徽安科公司生產的安達芬)500萬U/支,1次/日,肌注,二周后改為1次/隔日,肌注;1年后觀察療效。治療過程中監(jiān)測患者血常規(guī)、生化學指標、病毒學標志、甲狀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規(guī)等指標。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的體征、癥狀、血常規(guī)、肝功能、血清HBV標志物、HBV-DNA定量等指標。
1.4 統計學外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臨床療效比較,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1年后,拉米夫定組ALT復常率、HBV-DNA轉陰率高于對照組(P<0.05),但HBeAg轉換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血清ALT復常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研究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對照組部分患者見流感樣癥狀,4例出現骨髓抑制,對癥治療后減輕或消失。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ALT恢復正常比較[n(%)]
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目標是長期地抑制或最大限度地消除HBV,減輕肝細胞壞死及纖維化,阻止或延緩疾病進展,減少和防止肝臟失代償、肝硬化、肝細胞癌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2]。
目前,臨床上慢性乙型肝炎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抗炎保肝、免疫調節(jié)、抗纖維化及對癥治療,其中抗病毒是治療的關鍵。拉米夫定是核苷類抗病毒藥。對體外及實驗性感染動物體內的HBV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拉米夫定是HBV聚合酶的抑制劑,亦是此聚合酶的底物,在HBV感染細胞和正常細胞內代謝生成拉米夫定三磷酸鹽后滲入到病毒DNA鏈中并阻斷病毒DNA的合成。拉米夫定三磷酸鹽不干擾正常細胞脫氧核苷的代謝,其對哺乳動物細胞DNA含量幾乎無影響,對線粒體的結構、DNA含量及功能無明顯的毒性。
醫(yī)學實驗表明[3]長期應用拉米夫定可顯著改善乙型肝炎患者肝臟壞死炎癥性改變,并減輕或阻止肝臟纖維化的進展。本組實驗也表明,接受拉米夫定治療一年后,患者的ALT恢復正常率、HBV-DNA陰轉率明顯優(yōu)于α-干擾素組,而HBeAg血清學轉換率低于對照組。而α干擾素會出現骨髓抑制、流感樣癥狀等不良反應。拉米夫定口服吸收迅速,預后效果好、耐受性強、不良反應少,所以拉米夫定較α-干擾素有更好的抗病毒效果。
[1]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華肝臟并雜志,2005,13(12):881-891.
[2] 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內科雜志,200l,40(1):62-68.
[3] 劉淙泉.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分析[J].河北醫(yī)學, 2012,l8(4):521-522.
R512.6+2
B
1671-8194(2013)12-02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