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春榮
(吉林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1)
2011~2012年某市農村婦女乳腺癌的篩查分析
沙春榮
(吉林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 調查吉林市農村婦女乳腺疾病的發(fā)病情況及乳腺癌的發(fā)病率。探討乳腺癌發(fā)生的相關因素,研究降低乳腺癌發(fā)生的應對策略。方法 對參加2011、2012年吉林市乳腺癌篩查的農村婦女進行乳腺臨床觸診-乳腺彩超-鉬靶攝片檢查。結果 在5794例參檢的婦女中,通過臨床觸診發(fā)現(xiàn)異常者有1486人,其中發(fā)現(xiàn)乳腺癌5例,患病率達到0.09%,輕度乳腺增生482人,患病率8.31%,乳腺良性占位性病變45人,患病率0.78%。結論 乳腺癌篩查是發(fā)現(xiàn)乳腺疾病甚至乳腺癌的重要措施。學會自檢,定期進行乳腺臨床檢查,提高乳腺癌的早診早治率。
臨床觸診;乳腺彩超;鉬靶攝片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計劃生育的普及,乳腺癌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在國內各大城市中,其發(fā)病率占女性腫瘤的首位。乳腺癌的病死率與乳腺癌診斷時的期別有關,Ⅰ期乳腺癌約90%能治愈;而Ⅱ期、Ⅲ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僅為70%及40%左右[1]。為提高農村婦女乳腺癌的早診早治率,降低病死率,提高廣大農村婦女的健康水平,依據(jù)《落實吉林省富民工程實施農村貧困婦女宮頸癌、乳腺癌檢查項目實施方案》,從2011年開始科室承擔吉林市區(qū)農村婦女乳腺癌篩查工作,從2011~2012年免費為5794名農村婦女進行了乳腺癌篩查,現(xiàn)將篩查結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篩查對象為2011~2012年參加乳腺癌檢查的吉林市區(qū)農村婦女,年齡限定在為35~59歲。
1.2 方法
我中心成立醫(yī)療檢查組,深入吉林市五個城區(qū)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每年的檢查時間在6月~9月氣候適宜且農閑期間。對參加篩查的婦女首先進行“宮頸癌、乳腺癌防治知識”的宣傳,并分發(fā)知識問卷,逐一簽署國家制定的 “自愿免費檢查知情同意書”。兩位檢查醫(yī)生均在吉林省腫瘤醫(yī)院乳腺科臨床進修過一年,首先為參檢者做乳房觸診,如果發(fā)現(xiàn)可疑包塊、腺體局限性增厚或有多年的乳腺增生病史或乳腺癌家族史或一側乳腺癌術后,統(tǒng)一安排時間到中心來,做乳腺彩超檢查,或進一步做乳腺鉬靶攝片。
2.1 患病情況與健康知識知曉情況
在參加篩查的5794例農村婦女中,發(fā)現(xiàn)5例乳腺癌,患病率為0.09%;輕度乳腺增生有482例,患病率為8.31%;良性占位性疾病有45人,患病率為0.78%;現(xiàn)場宣講防癌知識后,統(tǒng)計健康知識知曉率為90.9%。見表1。
2.2 臨床觸診異常的年齡分布情況
在參加檢查的婦女中,年齡的限定我們以35~59歲為基礎。另外,強烈要求加入檢查的超年齡限定的已婚農村婦女我們也納入在檢查范圍內,通過臨床觸診發(fā)現(xiàn)異常有1486例,發(fā)病年齡集中在35~40歲,41~45歲,46~50歲這三個年齡段,分別占23.42%,26.65%,22.34%。見表2。
2.3 乳腺癌病例診斷、隨訪情況
5例乳腺癌患者中,有2例已經做乳癌根治術,病理皆為乳癌Ⅱ期,并進行了化療。1例腫瘤表面皮膚已經破潰,腋窩淋巴結腫大并有融合,患者執(zhí)意保守治療,2012年經隨訪得知已死亡。其他兩例保守治療的患者,還在隨訪中。從患病年齡分析,5例均在絕經后被發(fā)現(xiàn),年齡偏高。尋找誘發(fā)乳腺癌的病因并沒有集中的表現(xiàn),但是內分泌疾病病史,乳腺外傷病史和乳腺病病史已被明確是誘發(fā)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見表3。
表1 患病情況與健康知識知曉情況
表2 臨床觸診異常的年齡分布情況
表3 乳腺癌病例診斷、隨訪情況
3.1 普查結果分析
本次結果顯示,吉林市區(qū)農村婦女的乳腺癌的發(fā)生率達到0.09%。發(fā)病年齡48~71歲,都在絕經后,比國外流行病學調查的乳腺癌高峰年齡段在50~55歲還要晚。而通過臨床觸診發(fā)現(xiàn)異常的病例的年齡段集中在35~50歲。因此,選擇防癌知識宣傳的目標人群既要針對中青年女性,對絕經后的老年女性尤其不容忽視。
在篩查中發(fā)現(xiàn)輕度乳腺增生482例,患病率為8.31%;良性占位性疾病45例,患病率為0.78%。乳腺增生性改變是乳腺由內分泌周期性變化而發(fā)生改變的正常階段,到失常階段,最后到疾病階段。乳腺的輕度增生是失常階段的亞臨床期,良性占位性疾病進入到失常階段的臨床期。增生性病變中重度導管不典型增生、重度乳頭狀瘤病及小葉不典型增生為最直接發(fā)生癌變的癌前病變。因此,對待乳腺增生性改變采取對癥治療,對可疑病變應積極予以切除,進行病理檢查,以免漏診惡性[1]。
3.2 對策
基于農村婦女對防癌知識缺乏認知度,我們醫(yī)務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好國家的惠民政策,讓更多的婦女享受到免費、規(guī)范的疾病普查。百姓對疾病的識別往往來源于身邊的真實。我們就用生活中發(fā)生的病例,向她們現(xiàn)身說法,喚醒她們的自我保健意識。教會她們每月對乳房自檢,觀察兩側乳房、腋窩的細微變化,建議每年到醫(yī)院做一次乳腺的臨床檢查,乳腺鉬靶射片一次備查,提高乳腺癌的早診早治率。
[1] 李樹玲.乳腺腫瘤學[M].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28-399.
R737.9
B
1671-8194(2013)29-0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