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青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護理芻議
萬 青
慢性乙肝;心理護理
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通過血液與體液傳播,具有慢性攜帶狀態(tài)的傳染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我國是病毒性肝炎的高發(fā)區(qū),平均年發(fā)病率為120~140/10萬。其中尤以乙肝(HB)為突出。我國乙肝病毒(HBV)感染率高達60%,即全國有近8億人感染過HBV。HBsAg陽性率10~15%,約有1.2億人,占全球的1/3;其中約1/4將發(fā)展為慢性肝病,部分患者可發(fā)展為肝硬化,甚至演變?yōu)楦伟D壳坝鞋F癥乙肝患者3000多萬人。每年有35萬人死于乙肝相關的疾病,其中有20萬人死于肝癌。我國每年用于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直接醫(yī)療耗費約300~500億元人民幣[1]。社會心理負荷過重是乙肝患者發(fā)病及復發(fā)的誘因之一,個性異常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是給予心理護理的高危人群,加之疾病反復及遷延不愈,往往產生負性情緒,不利于肝炎的康復[2]。為了解乙肝患者的心理狀況,對60例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并提供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7年10月~2007年11月在我院肝炎病區(qū)住院,經確診為慢性乙型肝炎并能自行填表的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齡25~55歲,住院時間為50~70天。護士在進行心理護理前,兩組患者在乙肝的知識、患者生活習慣、飲食控制、健康信息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將患者按入院的先后次序編號,按隨機單盲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單號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實驗組通過評估計劃給予針對性較強的心理護理,對照組則給予一般護理。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n)
1.3 統(tǒng)計方法將所有數據輸入SPSS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1 入院評估對實驗組的每個入院患者進行一次較全面的評估,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文化程度和一般社會經濟情況及以前對慢性乙型肝炎的了解程度,是否認識到心理護理在肝炎治療中的重要意義等。
2.2 制訂護理計劃根據每位患者的評估報告綜合判斷患者的健康觀,制定針對性較強的心理護理計劃。
2.3 心理護理
2.3.1 掌握患者心理特點乙型肝炎患者初次住院,對醫(yī)院環(huán)境陌生,對病情發(fā)展知識缺乏,擔心疾病預后等,往往表現為不知所措,出現過分擔憂。護理人員應熱情主動接待患者,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做好全面的健康教育,態(tài)度和藹可親,使患者最短時間消除陌生感,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
2.3.2 心理調節(jié)消除悲觀心理,護理人員要取得患者充分信任,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及時解答,對患者病情要詳細的為其解釋。對患者遇到的困難及時給與幫助。做各種治療時態(tài)度要嚴肅、認真,取得患者信任。介紹康復病例給患者,使患者看到希望,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消除孤獨 傳染患者被隔離,與社會交往減少,因而密切醫(yī)患關系更為重要,使其感到醫(yī)務人員是精神上的依靠。要主動與患者交往和鼓勵患者之的交往。醫(yī)護人員的言行要使患者感到真誠、溫暖、可信、可親、可敬、醫(yī)患之間形成深厚的情誼。
2.3.3 心理疏導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社會背景、承受能力,通過交談、病例介紹等形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分析患者抑郁的原因,注意情緒的變化,及時給予相應解釋及心理支持。教育患者不要抱怨他人或對未來失去信心,而應該樹立正確的態(tài)度,樂觀開朗,合理飲食,積極配合,科學治療。與患者家屬交流,得到患者家屬支持。告知家屬應給與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告知只有醫(yī)患雙方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2.4 兩組患者在藥物、運動、監(jiān)測方面均按常規(guī)同步進行。
3.1 兩組患者常見心理問題見表2。
表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見心理問題調查表(n,%)
3.2 患者的住院天數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比較(n)
中醫(yī)認為,人有“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情動則傷人,喜傷心、怒傷肝、憂悲傷肺、思傷脾、恐傷腎、驚傷膽。“肝為將軍之官”,肝主疏泄,性喜順達。與肝病密切相關的情志變化主要有怒和思兩種,暴怒和憂思過度可導致肝膽和脾胃氣滯郁結,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亂,出現胸脅悶痛、腹脹、納呆、倦怠乏力、大便不調等,誘發(fā)或加重肝炎的臨床癥狀。不良的情緒會導致患者不適加重,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可出現生理功能紊亂,影響肝病的恢復。在臨床上醫(yī)務人員發(fā)現情緒波動嚴重影響著肝炎患者的健康,情緒不好可導致發(fā)病或使病情加重。而正向的情緒對免疫功能有正向影響,并對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進行調節(jié),從而維持機體的穩(wěn)態(tài)。因此,科學規(guī)范、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乙肝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
本調查中有6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緒。由于乙肝病程長,遷延反復,與肝硬化,肝癌的發(fā)病有關,而目前對乙肝尚缺乏非常特效的治療手段。同時,人們對乙肝尚存在一定偏見,使乙肝患者承受較大的社會心理壓力。有報道,緊張、壓力是乙肝發(fā)生或復發(fā)的誘因之一,且生活條件的負荷程度與個人態(tài)度及社會發(fā)現支持有關,因此,應引起醫(yī)務人員高度重視,要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抑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抑郁發(fā)生率明顯降低。
[1] 鄧永岳,陳紫榕.乙肝的流行病學、自然史和預防[J].國外醫(yī)學[J].流行病學傳染病分冊,2009,29(4):202-205.
[2] 蔡太生,謝小明,王麗.乙肝病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6,4(2):111-113.
R472
A
1673-5846(2013)07-0476-02
南昌市第九醫(yī)院肝一科,江西南昌 3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