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玲
(廣東省茂名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茂名 525000)
討論直腸癌三種擺位方式誤差對治療結果的影響
陸小玲
(廣東省茂名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茂名 525000)
目的 討論直腸癌患者在臨床治療上不同的擺位方式誤差對其療效的影響。方法 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直腸癌患者60例,對其進行隨機,分別為①、②、③三組,每組患者20例。①組患者采用大真空袋固定方式;②組患者采用小真空袋及頭架固定;③組患者采體模與體板固定。通過測量我們可以計算出3種擺位方式誤差。結果 ①組擺位在X、Z軸,誤差為(0.53±0.46)mm和(0.46±0.33)mm,③組的誤差(1.57±0.64)mm和(1.43±0.62)mm,通過對比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直腸癌的臨床治療上,采用精密度高,實用性強的真空袋固定方式可以提高直腸癌患者的放療效果,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直腸癌;盆腔腫瘤;擺位方式;提高效果
1.1 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間確診并收治的直腸癌患者60例,具體資料為:男35例,女25例,年齡29~67歲,平均(48.3 3.9)歲。根據(jù)手術期間體位擺放方法將60例患者平均分為①、②、③三組各20例。3組患者在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程度等基本資料上差異并不明顯(P>0.05),具有比較研究價值。
1.2 方法
①組患者單純采用大真空袋固定方式;②組患者采取頭架和小真空袋相結合的固定方法;③組患者采用體板和體模固定相結合的方法。所有患者成功進行體位固定后,主治醫(yī)師通過網(wǎng)絡系統(tǒng)設計并優(yōu)化放射治療方案。使用激光系統(tǒng)科學校準患者體位和與底板,將所作標記與激光線對齊。其后,由專門的技術人員配合醫(yī)師測定二維方向上患者體位擺放的誤差,計算三組體位擺放誤差的平均值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總結和分析體位擺放誤差對治療效果的影響。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組別間計量資料比較進行t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
對3種擺位方式誤差大小進行對比,①組擺位在X、Y、Z軸誤差分別為(0.53±0.46)mm、(0.62±0.51)mm與(0.46± 0.33)mm;②組擺位在X、Y、Z軸誤差分別為(0.86±0.57)mm、(1.04±0.57)mm與(0.78±0.55)mm;③組擺位在X、Y、Z軸誤差分別為(1.57±0.64)mm、(1.27±0.76)mm與(1.43±0.62)mm。從表1我們得到①組擺位在X、Z軸誤差與③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不同擺位方式誤差大小的對比
直腸癌是臨床常見的盆腔腫瘤,放射治療是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1,2]。然而放射治療的療效與患者擺位方式誤差有密切關系。無論何種誤差,在實施放射治療中都會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影響。多種因素都會對直腸癌的放療效果造成影響[3]。本次研究對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直腸癌患者不同擺位誤差進行分析與研究,測量X、Y、Z軸的平均誤差值。研究結果顯示,大真空袋固定擺位在X、Y、Z軸誤差分別為(0.53±0.46)mm、(0.62±0.51)mm與(0.46±0.33)mm;頭架及小真空袋固定擺位在X、Y、Z軸誤差分別為(0.86±0.57)mm、(1.04±0.57)mm與(0.78±0.55)mm;體板與體模固定擺位在X、Y、Z軸誤差分別為(1.57±0.64)mm、(1.27±0.76)mm與(1.43± 0.62)mm。大真空袋固定擺位在X、Z軸誤差與體板與體模固定擺位誤差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負壓真空袋固定方式具有舒適性好、固定簡便、可變性強、擺位精確度高的特點。而體板與體膜固定方式盡管對患者位置固定效果好,但對患者而言費用較高,操作復雜,耗時長,同時也不利于體型特殊如肥胖患者的固定。由此可見,負壓真空袋定位方式適合對擺位精確度高的放療。在使用時,必須做好真空袋的密封性檢查,發(fā)現(xiàn)真空袋漏氣后及時更換,對于發(fā)生異常情況時需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及時抽真空。
放射治療對預防直腸癌根治術后復發(fā)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而直腸癌患者進行放療時的擺位一直受到臨床關注。應用真空袋固定技術,可以固定直腸癌盆腔,提高了擺位重復性,對提高直腸癌患者的放療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王仲照,周志祥.放射治療在低位直腸癌多學科綜合治療中的意義[J].實用腫瘤雜志,2011,26(1):13-16.
[2] 梁繼剛,王浩,張學輝,等.術前局部放射治療與術中灌注化療對Ⅱ、Ⅲ期中低位直腸癌術后局部復發(fā)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0,13(12):964-966.
[3] 張斌,鄧曉琴,鄒楊.序貫與同步放化療治療復發(fā)性直腸癌的臨床分析[J].中國癌癥雜志,2009,19(4):318-321.
R735.3+7
B
1671-8194(2013)26-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