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濟榮
(陜西省安康市人民醫(yī)院,陜西 安康 725000)
腸造口術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與臨床護理學研究
洪濟榮
(陜西省安康市人民醫(yī)院,陜西 安康 725000)
目的 為了讓患者消除悲觀情緒和顧慮,以輕松自然的心態(tài)接受腸造口術。方法 從調查腸造口患者健康需求入手,確定有效的護理對策。結果 術后 7~15d 除高齡和精神狀況較差的患者共 6 例外,其余都能夠自理腸造口。結論 實施術前健康教育是促進腸造口患者術后康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腸造口術;健康教育需求;臨床護理
有社會性、計劃性、系統(tǒng)性、組織性以起到促使人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目的的教育活動被稱為健康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強人們對疾病危害的了解、提高疾病預防意識、改善生活質量,同時對教育教育所起到的效果進行評估;直腸癌是臨床外科中常見多發(fā),屬于惡性腫瘤,患者經(jīng)過根治性手術治療之后必須進行腸造口術,然而因腸造口術會使得糞便出口發(fā)生變化(從會陰部→腹部),又加之無法控制,這對患者身心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1-2]。所以,對于需要行腸造口術患者,適當給予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直腸癌擇期手術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根據(jù)病情均需做腸造口手術。
1.2 方法
1.2.1 調查內(nèi)容
依據(jù)整體護理倡導的標準,我們制定了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問題。內(nèi)容包括患者性別、年齡、學歷、職業(yè)等一般情況,患者對腸造口術前健康教育內(nèi)容的需求。
1.2.2 調查方式
由專人現(xiàn)場發(fā)放調查問卷,說明填寫要求后,患者逐一填寫,填畢回收。發(fā)放問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60份,有效率100%。
2.1 被調查者的一般情況
60例患者中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齡介于19~72歲,平均年齡(41.3±9.6)歲;大學以上學醫(yī)19例,大學以下12例,高中以下29例;老師9例,領導12例,員工27例,農(nóng)民12例。
2.2 健康教育內(nèi)容的需求調查結果
見表1。
表1 60例患者對腸造口術前健康教育需求調查結果
由表1可見,患者對術后飲食指導、腸造口術后的護理、并發(fā)癥的預防方面的需求較強烈。
腸造口術患者的臨床護理主要包括術前心理護理、術后的護理教育、術后的飲食護理以及康復期的護理[3]。
3.1 術前心理護理
其主要包括患者的心理護理和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兩方面。①患者的心理護理:雖然腸造口術對于疾病的治療臨床效果顯著,然而其對患者產(chǎn)生的影響使得絕大部分的患者難以接受,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腸造口術雖改變糞便出口,但是腸胃功能并不牽連,做好造口的清理工作對日常起居生影響不大[4-5];同時醫(yī)務人員向患者說明現(xiàn)階段的病情、治療過程以及成功的治療案例。諸如此類的心理護理來緩解患者內(nèi)心的不安,以安穩(wěn)的情緒接受治療。②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術前對患者家屬解釋接受腸造口術的重要意義與操作工作中存在的并發(fā)癥、后遺癥等,讓他們有提前的心理準備。
3.2 術后護理教育
腸造口術結束后向患者講解關于其的基礎護理方面的知識,如排空、更換和處理腸造口產(chǎn)品;熟悉腸造口產(chǎn)品的特點;了解腸造口和腸造口周圍皮膚的預防護理;了解腸造口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腸造口護理產(chǎn)品的購買與儲存;①明確出院后怎樣得到腸造口護理的指導。②鼓勵患者說出對腸造口產(chǎn)品的要求,提供相應的產(chǎn)品供其選擇。③穿著方面的建議,如褲頭不要緊壓在腸造口上,避免穿太緊的衣服。
3.3 術后飲食護理
放慢進食速度、使用吸管喝飲料防止氣體吞入而產(chǎn)生脹氣;減少食用容易產(chǎn)生氣的飲料和食物,主要如啤酒、汽水、卷心菜、堅果、洋蔥和辛辣食品;同時減少食用容易產(chǎn)生味的飲料和食物,主要如奶酪、雞蛋、魚、大蒜、紅蘿卜以及茴香等調味品;盡量減少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避免腹瀉的出現(xiàn);減少生冷食品的食用,勿食用寒性水果;存在腹瀉的患者虛通過補充水分來避免脫水,便秘患者則需要飲水≥12杯/d,溫水最宜[6]。
3.4 康復期護理
定時開放造口,可形成條件反射,從而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保護造口周圍皮膚,保持局部皮膚清沽、干燥;指導患者適當活動,6周內(nèi)不要舉起超過5kg的重物,可進行中等強度的鍛煉(如散步),以增加耐力,可以沐浴,并強調指出患者不應因有造口袋而改變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健康行為,應避免強烈的精神刺激,控制情緒波動,注意勞逸結合,改普睡眠狀態(tài),建立良好的健康行為,從消極沉悶轉為樂觀開朗,使自己在社會群體中的地位不再因排便渠道改變后自理不當而引發(fā)適應形象改變;隨訪注意事項。建立聯(lián)系卡,以便訪問時雙方隨時溝通,增進感情,及時解決康復期可能出現(xiàn)的向題。通常在2個月左右選擇回院進行復查,若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便血、食欲差、身體消瘦則需要入院治療;腸造口排便困難、痰口脫垂或回縮、腸造口周圍膨出(腸造口周圍病)均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通過對腸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調查掌握了患者的護理需求,然后實施針對性的配套護理措施,結果顯示60例患者都順利的完成手術并且康復,5例患者由于年齡大的緣故,在出院后仍然需要家屬的護理,其余的55例患者均可以自我護理;患者與患者家屬對腸造口產(chǎn)品的使用方法、特點有較好的認識,同時對腸造口術引起的并發(fā)癥有預防護理能力。
總之,通過對腸造口患者健康需求入手,然后給予有效的護理對策,能夠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降低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1]鄒媛,莊旭.腸造口術的臨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39-40.
[2]陸以佳. 外科學護理[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81-188.
[3]李樹貞.現(xiàn)代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630-636.
[4]中華醫(yī)學會上海 分 會.上 海衛(wèi) 生 局.護 理常 規(guī) [M].上 海 :上 海 科 學技術出版社,2003:411-415.
[5]鄧洋,石 英.強化 臨床護士 健 康教育 職能[J].護士 進 修雜志,2006, 21(4):36-37.
[6]孫靜,李華麗,張莉,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腸造口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7,21(3):120-121.
R473.6
:B
:1671-8194(2013)09-0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