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磊 王毓華 王進明 張 英 余勝利
(中南大學(xué)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xué)院)
黃金是一種稀貴金屬,既有商品屬性又有金融屬性,在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直以來,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黃金的生產(chǎn),在黃金勘探、開采、選礦及冶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隨著生產(chǎn)技術(shù)的不斷提高,黃金工業(yè)取得了快速的發(fā)展,黃金產(chǎn)量也迅速增長。
通常載金礦物可浮性良好,因此,浮選法一直是處理含金礦石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原生金礦床中,金常與黃鐵礦、方鉛礦、黃銅礦、閃鋅礦、毒砂等硫化礦物共生,這些礦物都屬于易浮礦物,并能形成穩(wěn)定的礦化泡沫,是金最理想的載體礦物[2]。浮選可以最大限度地使金富集到硫化物精礦中,然后在冶煉過程中回收。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脈金礦山都采用單一浮選法或浮選與其他提金方法(如氰化、混汞、重選等)相結(jié)合的選金工藝。
新疆某黃鐵礦型金礦一直采用浮選—金精礦細菌預(yù)氧化—氰化浸出—樹脂吸附工藝生產(chǎn)黃金。隨著礦山開采的進行,原礦金品位逐年下降,大量易浮易泥化的脈石對載金礦物的浮選產(chǎn)生了嚴(yán)重干擾。因此,開展此類低品位易泥化金礦石選礦工藝研究很有必要。
試驗礦樣取自新疆某金礦4#堆礦場堆存2~3 a的低品位易泥化礦石和原生產(chǎn)排放的品位在1.0 g/t左右的選金尾礦,礦樣配比取上述兩礦源堆存量之比3∶5,經(jīng)實驗室粗碎、細碎、篩分、混勻、縮分,得到-3 mm的試驗樣品。
試樣XRD圖譜見圖1,主要化學(xué)成分分析結(jié)果見表1。
圖1 試樣XRD圖譜
表1 試樣主要化學(xué)成分分析結(jié)果 %
從圖1可以看出,試樣中的礦物種類較多,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脈石礦物以石英、高嶺土、云母和鐵白云石為主,其次為長石和方解石。
從表1可以看出,試樣中金品位達1.45 g/t,是主要的回收元素。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礦石中的金主要賦存于黃鐵礦中,此外還有少量自然銀金礦與石英連生或被石英包裹。試樣中少量的砷黃鐵礦的存在使浮選精礦中砷含量上升,增加后續(xù)金銀冶金的難度。高嶺土、綠泥石、絹云母等鋁硅酸鹽礦物是石英以外的主要脈石礦物,對載金礦物浮選干擾較大,尤其是高嶺土形成的礦泥罩蓋,會顯著降低載金礦物的可浮性;白云石、方解石等鈣鎂脈石礦物含量也較高,其易浮易泥化的特點也會對浮選過程產(chǎn)生不良影響。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選礦廠的工藝改造投資和對現(xiàn)生產(chǎn)的影響,試驗采用現(xiàn)場的磨礦—浮選流程進行試樣選礦工藝技術(shù)條件研究。條件試驗流程見圖2。
按圖2進行磨礦細度試驗,pH調(diào)整劑碳酸鈉用量為1 000 g/t,水玻璃為2 000 g/t,活化劑硫酸銅為50 g/t,粗選1異戊基黃藥+丁銨黑藥為160+40 g/t,試驗結(jié)果見圖3。
圖2 條件試驗流程
圖3 磨礦細度試驗結(jié)果
從圖3可以看出,隨著磨礦細度的提高,粗精礦金品位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趨勢,回收率呈先快后慢的上升趨勢。綜合考慮,確定后續(xù)試驗的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95%。
2.2.1 pH調(diào)整劑選擇試驗
礦漿酸堿度對于浮選藥劑的作用、礦物表面狀況的改善和礦漿離子組成的影響較大。試驗條件: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95%,水玻璃用量為2 000 g/t,硫酸銅為50 g/t,粗選1異戊基黃藥+丁銨黑藥為160+40 g/t,選用硫酸1 000 g/t與碳酸鈉1 000 g/t進行對比[3],所得結(jié)果見表2。
表2 p H調(diào)整劑選擇試驗結(jié)果
從試驗現(xiàn)象與表2可知,酸性條件下礦漿泡沫層較薄,得到的粗精礦產(chǎn)率比堿性條件下的低了9.87個百分點。雖然酸性條件下的粗精礦金品位略高于堿性條件下,但金回收率卻降低了17個百分點。這可能是由于礦石中存在方解石,與硫酸反應(yīng)生成石膏對浮選不利,此外,水玻璃在酸性條件下對礦泥的分散效果不佳,直接導(dǎo)致浮選指標(biāo)變差。故選用碳酸鈉來調(diào)節(jié)礦漿pH值。
2.2.2 碳酸鈉用量試驗
碳酸鈉用量試驗條件同pH調(diào)整劑選擇試驗,試驗結(jié)果如圖4所示。
圖4 碳酸鈉用量對浮選指標(biāo)的影響
從圖4可以看出,隨著碳酸鈉用量的增加,粗精礦金品位和回收率均先上升,而當(dāng)碳酸鈉用量從1 000 g/t增加至1 500 g/t時,粗精礦金品位及回收率基本不變,因此,確定粗選1碳酸鈉用量為1 000 g/t。
水玻璃是石英、硅酸鹽、鋁硅酸鹽類礦物的抑制劑,與碳酸鈉配合使用可顯著提高其選擇性和抑制能力,同時水玻璃也可作為礦泥分散劑,減弱礦泥對浮選的有害影響,但用量不宜過大[4]。
水玻璃用量對浮選指標(biāo)的影響試驗條件: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95%,碳酸鈉用量為1 000 g/t,硫酸銅為50 g/t,粗選1異戊基黃藥+丁銨黑藥為160+40 g/t,試驗結(jié)果如圖5所示。
圖5 水玻璃用量對浮選指標(biāo)的影響
由圖5可知,隨著水玻璃用量的增加,粗精礦金品位逐步升高,用量大于3 000 g/t后升幅趨緩;而金回收率則先升高后降低,在水玻璃用量為2 000 g/t時達到最大值。由此說明,水玻璃用量過大,抑制作用會增強,選擇性明顯降低,不利于浮選過程。綜合考慮,確定粗選1水玻璃用量為2 000 g/t。
2.4.1 活化劑選擇試驗
試驗添加碳酸鈉+水玻璃以強化礦泥的分散和脈石礦物的抑制,同時需要使用適宜的活化劑來強化載金礦物浮選。
活化劑選擇試驗條件: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95%,碳酸鈉用量為1 000 g/t,水玻璃為2 000 g/t,粗選1異戊基黃藥+丁銨黑藥為160+40 g/t,選取硫化鈉500 g/t與硫酸銅50 g/t進行對比,所得結(jié)果見表3。
表3 活化劑選擇試驗結(jié)果
從表3可以看出,經(jīng)硫酸銅活化的粗精礦金品位雖略低于硫化鈉活化的,但金回收率卻要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由此可證明,礦石中的載金礦物的確是以硫化物形式存在,添加硫化鈉反而會對載金礦物產(chǎn)生一定的抑制;而活化劑硫酸銅可以改善黃鐵礦的表面性質(zhì),增大其可浮性,加快載金礦物的浮選速度,同時亦可減少金連生體的損失[5]。故選用硫酸銅為活化劑。
2.4.2 硫酸銅用量試驗
硫酸銅用量試驗條件同活化劑選擇試驗,試驗結(jié)果如圖6所示。
圖6 硫酸銅用量對浮選指標(biāo)的影響
從圖6可以看出,隨著硫酸銅用量的增加,粗精礦金品位和回收率均先提高,在50 g/t時達到最大值;此后再增大硫酸銅用量,粗精礦金品位下降。因此,確定粗選1硫酸銅用量為50 g/t。
有資料表明,混合捕收劑協(xié)同作用于目的礦物要比單獨使用的效果好。一種強捕收劑與一種弱捕收劑組合使用,可增強捕收性能,使礦物表面疏水層的形成加快,縮短與氣泡的黏附時間[6]。
參考現(xiàn)場的實際生產(chǎn)情況,選定的混合捕收劑異戊基黃藥與丁銨黑藥的質(zhì)量比為4∶1。混合捕收劑總用量試驗的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95%,碳酸鈉用量為1 000 g/t,水玻璃為2 000 g/t,硫酸銅為50 g/t,試驗結(jié)果如圖7所示。
圖7 捕收劑用量對浮選指標(biāo)的影響
從圖7可知,隨著混合捕收劑總用量的增加,粗精礦金品位下降,金回收率上升。綜合考慮,確定粗選1異戊基黃藥+丁銨黑藥總用量為200 g/t,即異戊基黃藥160 g/t,丁銨黑藥40 g/t。
在條件試驗基礎(chǔ)上,參考礦山生產(chǎn)實踐,采用圖8所示流程進行了閉路試驗,試驗結(jié)果見表4。
圖8 全流程閉路試驗流程
表4 閉路試驗結(jié)果
從表4可以看出,礦石的金、銀品位分別為1.45 g/t和6.11 g/t時,全流程閉路試驗精礦中金品位達到20.07 g/t,金回收率67.49%,銀品位達到42.45 g/t,但銀回收率僅為34.81%。說明礦石中有部分含銀礦物與脈石礦物的可浮性相近,對脈石礦物抑制時影響了這部分銀的回收,最終導(dǎo)致浮選精礦的金、銀回收率難以同步提高。
(1)新疆某低品位黃鐵礦型金礦中,礦物種類較多,金屬礦物主要為載金黃鐵礦,還有少量的含金砷黃鐵礦;脈石礦物以石英、高嶺土、云母和鐵白云石為主,其次為長石和方解石,其中易浮易泥化的脈石礦物含量較高。礦石中有部分含銀礦物與脈石礦物的可浮性相近,導(dǎo)致了浮選精礦的金、銀回收率難以同步提高。
(2)通過強化對礦泥的分散和脈石礦物的抑制,以及對載金礦物的活化和捕收,成功解決了脈石與礦泥影響載金礦物上浮的問題。
(3)以碳酸鈉+水玻璃為礦漿調(diào)整劑、硫酸銅為載金礦物活化劑、異戊基黃藥+丁銨黑藥為混合捕收劑、RB-3作起泡劑,經(jīng)2粗2精3掃、中礦順序返回的閉路流程處理,最終獲得了金品位為20.07 g/t、金回收率為67.49%、銀品位為42.45 g/t、銀回收率為34.81%的金精礦。
[1] 張 豐.從氰化渣中回收金銀的試驗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xué),2010.
[2] 杜飛飛,楊志軍,郭存豐.某金礦浮選試驗研究[J].現(xiàn)代礦業(yè),2012(1):30-34.
[3] 胡為柏.浮選[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89.
[4] 朱建光.浮選藥劑[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3.
[5] 屈偉華.硫酸銅對提高浮選回收率的生產(chǎn)實踐[J].黃金,1994,15(12):41-45.
[6] 黃春香.阿希金礦混合黃藥浮選的試驗研究[J].新疆有色金屬,2011(2):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