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明
(湖南省邵陽市中醫(yī)醫(yī)院腫瘤內(nèi)三科,湖南 邵陽 422000)
保乳術聯(lián)合化療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研究
李清明
(湖南省邵陽市中醫(yī)醫(yī)院腫瘤內(nèi)三科,湖南 邵陽 422000)
目的 對比探討保乳術聯(lián)合化療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方法及療效。方法 抽取我院于 2009 年 8 月至 2010 年 2 月收治住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76 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 40 例單純行保乳手術,實驗組 46 例保乳手術后聯(lián)合化療治療。隨訪 1~2 年,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近期療效、局部復發(fā)率及遠處轉移率。結果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完全緩解 + 部分緩解)為 95.7%,對照組為 82.5%,兩組間相比統(tǒng)計學差異有意義(P<0.05),且實驗組患者的局部復發(fā)率及遠處轉移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運用保乳術聯(lián)合化療治療早期乳腺癌,可顯著改善臨床療效,減少術后復發(fā),值得治療時推薦選用。
保乳術;化療;乳腺癌
作為臨床婦科疾病中最常見、最多發(fā)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乳 腺癌的發(fā)病率有逐漸升高的趨勢。而隨著基礎研究對乳腺癌發(fā)病機制的不斷深入,臨床上相應的術后綜合治療措施也在進行不斷的完善。目前,對早期乳腺癌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和藥物治療為主,常用的保乳手術也在臨床廣泛開展開來,但單行保乳術治療療效是否顯著仍尚未得到臨床的公認[1]。因此,為對比探討保乳術聯(lián)合化療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方法及療效,本研究特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對本院于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收治住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07版)標準[2]),所有患者均排除手術和藥物治療禁忌證,其中腫瘤位于左乳41例,右乳35例。外上象限41例,外下象限25例,內(nèi)上象限10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40例單純行保乳手術,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47.8±11.6)歲,絕經(jīng)前25例,絕經(jīng)后15例。病史最長4個月,最短7d,平均29d;實驗組46例保乳手術后聯(lián)合化療治療,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48.3±11.9)歲,絕經(jīng)前29例,絕經(jīng)后17例。病史最長5個月,最短10d,平均30d。
1.2 方法
對照組單純行保乳手術:患者全麻醉后取平臥位,外展患肢,術前對腫瘤界限進行標記。在腫瘤皮膚表面作一放射狀梭形切口,將少許皮膚切除,且一并切除腫瘤和其周圍約2cm的正常組織及胸大肌筋膜。標記標本上、下、左、右四緣后快速冰凍切片確認,采用可吸收線分別鎖邊縫合或對合縫合乳腺殘端。另作平行于腋窩皮膚皺褶的切口,將腋窩淋巴結清掃至LevelII水平,橡皮管放置于腋窩引流接負壓器,術后予以加壓包扎。實驗組行保乳手術后聯(lián)合化療治療:即患者于術后1周開始采用CAF方案聯(lián)合化療,其余化療在放療結束后完成,共4~6個周期。
1.3 評價標準
治療后隨訪1~2年,所有患者均定期回院進行復查,對比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局部復發(fā)率及遠處轉移率[3]。近期療效根據(jù)WHO實體瘤客觀指標[4]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和進展(PD)。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取配對樣本t檢驗對各個項目進行統(tǒng)計推斷,以上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處理及分析均采用SPSS13.0 統(tǒng)計軟件。
2.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對比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為95.7%,對照組為82.5%,兩組間相比統(tǒng)計學差異有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近期療效對比
2.2 手術預后情況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局部復發(fā)率及遠處轉移率均低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差異有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2。
作為一種對女性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的全身性疾病,乳腺癌的治療一直是廣大臨床醫(yī)生所關注的重點。而保乳手術目前已被普遍應用于早期乳腺癌的局部治療,作為早期乳腺癌的首選方案其已獲得了廣泛的共識[5]。依據(jù)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專業(yè)委員會制定的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07 版)規(guī)定[2],保乳手術的適應證應為最大直徑3cm、單發(fā)腫瘤、腋淋巴結陰性,但同時還說明若腫瘤最大直徑>3cm,但經(jīng)新輔助(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治療降期降級后可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保乳手術。有張安秦等研究后認為[6],保乳手術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使大部分乳房保留,并使患側上肢功能改善,減少手術并發(fā)癥。本研究中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7%,對照組為82.5%(P<0.05),這一方面說明傳統(tǒng)的保乳手術亦能獲得積極的療效,但另一方面我們認為,經(jīng)過保乳手術的術后化療可以先逐漸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此相同的是,也有Di等人經(jīng)過臨床手術證實[7],保乳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為包括切緣是否陽性、術后是否對浸潤性乳癌進行全身化療,其中又以術后化療最為關鍵[8]。為進一步驗證,我們采用復發(fā)率作為評價指標來探討兩組的有效性。本研究中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局部復發(fā)率及遠處轉移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術后進行化療可以有效減少局部復發(fā)和遠處轉移的發(fā)生率,因此,化療已成為乳腺癌保乳治療的重要保障[9]。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手術預后情況比較
綜上所述,運用保乳術聯(lián)合化療治療早期乳腺癌,可顯著改善臨床療效,減少術后復發(fā),值得治療時推薦選用。
[1]李春地.改良根治術在乳腺癌治療中的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1,9(20):271-272.
[2]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07版)[J].中國癌癥雜志,2007,17(5):410.
[3]Ito Y,Doi H,Tsuji H,et al.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breast: N-isopropyl-p-(123) I-iodoamphetamine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123) I-IMP SPECT) is useful for the detection of metastasis[J].J Dermatol,2010,37(9):849-851.
[4]丘禹洪,周頡,傅建民.早期乳腺癌保乳術臨床療效及美學效果評定[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24(22):3297-3298.
[5]Bielawski K,Bielawska A,Pop?awska B,et al.The effect of a novel dinuclear platinum complex with berenil and 2-picoline ligands on growth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J]. Acta Pol Pharm,2010,67 (6):609-614.
[6]張安秦.早期乳腺癌微創(chuàng)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8,24(11):810-813.
[7]Di X,Gennings C,Bear-HD,Graham LJ,et al.Influence of the phosphodiesterase-5 inhibitor, sildenafil,on sensitivity to chemotherapy in breast tumor cells[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0,124(2): 349-360.
[8]鄭愛秋,傅建民,王恩禮,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個體化治療近期療效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4):3469-3470.
[9]王曉艷,王洪艷.67例早期乳腺癌保乳術療效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4):208-209.
R737.9
:B
:1671-8194(2013)03-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