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杰 黃向陽 丘春燕
(1 廣州市蘿崗區(qū)中醫(yī)院肛腸科,廣州510530;2 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廣州510405;3 廣東省中醫(yī)院,廣州510120)
在肛腸疾病術后,患者因麻醉、久臥、疼痛及傷口紗塊壓迫等各種原因致術后膀胱氣化不行,小便排出困難,甚至導致癃閉,其直接關系到患者術后的恢復,成為影響術后療效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對術后排尿困難的治療,雖然有很多的方法,如熱敷下腹,西藥特拉唑嗪口服等,但其療效不穩(wěn)定、副作用大、藥物耐受等不足之處。本研究根據(jù)術后膀胱氣化不利的特點,采用五苓散加減口服以化氣利小便,并通過與口服特拉唑嗪組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探討中藥防治肛腸疾病術后排尿困難的療效[1]。
1.1 一般資料 所選病例為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廣東省蘿崗區(qū)中醫(yī)院及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肛腸科的肛腸門診及住院病人。
1.2 納入標準 符合肛門病中西醫(yī)診斷為內(nèi)痔Ⅲ-Ⅳ期并行PPH手術的術后患者[2]。
1.3 排除標準 其他病變影響療效判定的疾??;嚴重疾病者影響試驗進行者;自行服其他影響本試驗的藥物者,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并發(fā)癥等不宜繼續(xù)治療者[3]。
1.4 評價方法 排尿障礙:Ⅰ度:輕度,略有排尿不暢,但可自行排出;Ⅱ度:中度,經(jīng)其它藥物、理療治療后排出,排尿費力,小便點滴而出,每次尿量少,自覺有尿殘留,需多次方可解出;III度:小便點滴難出,經(jīng)治療無效,導尿。
1.5 安全性標準 治療前、后測T、P、R、BP及血常規(guī)、肝功、生化、血電解質(zhì)檢查,以觀察安全性。Ⅰ級:無任何不良反應;Ⅱ級:有不良反應,不需作任何處理消失;Ⅲ級:有安全問題,經(jīng)處理消失;Ⅳ級:因不良反應終止試驗。
1.6 研究方法 將符合課題納入標準的痔外切內(nèi)扎術后的患者100例,用隨機雙盲法(采用SPSS隨機數(shù)字法)等分為I組(對照組)和II組(治療組),術后6小時后I組予以五苓散,Ⅱ組予以特拉唑嗪口服進行對照臨床研究。由1名專職醫(yī)師按統(tǒng)一標準進行詢問、檢查和記錄。
1.6.1 均衡性 為了保證兩組的均衡性,按統(tǒng)一標準完成臨床操作。術前1天予以半流質(zhì)飲食;術前8小時禁食、禁飲;術前2小時NS1000ml清潔灌腸2次。手術時由高年資的肛腸外科醫(yī)生采用Milligan-Morgan外切內(nèi)扎術,由高年資的麻醉醫(yī)師完成硬外麻。術后6小時即可服用藥物,如6小時內(nèi)小便急者,亦可服用。
1.6.2 藥物組成及劑量 Ⅰ組為五苓散加減組:茯苓6g,澤瀉6g,桂枝9g,白術9g,豬苓9g,黃芪6g,黨參6g,均采用廣州一方制藥廠的顆粒劑。將兩組上述中藥加水溫約60℃的自來水至100ml。II組為特拉唑嗪組:特拉唑嗪2mg口服。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結(jié)果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0.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計量資料兩樣本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
2.1 一般情況的均衡性比較
2.1.1 性別P=0.16>0.05,本資料性別的構(gòu)成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性別情況比較(n)
2.1.2 年齡和病程 兩組間比較,病程P=0.827,年齡P=0.214,均>0.05,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表2 年齡和病程比較(±S)
表2 年齡和病程比較(±S)
注:n為例數(shù),分值用(±S)表示,﹫單位為年,#單位為月
情況比較 Ⅰ組(分值)五苓 n Ⅱ組(分值) n t值年齡﹫44.04±13.493047.66±15.3830 -1252病程#72.20±65.543069.24±69.47300.219
2.2 治療情況比較 五苓組可明顯改善術后排尿障礙。見表3。
表3 排尿情況
2.3 術后不良反應情況 兩組均無因安全性問題退出試驗者。Ⅰ組,屬安全性標準中的I級。Ⅱ組,1例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頭暈、平臥位癥狀逐漸消失,屬安全性標準中的II級。兩組對各項生理指標無明顯影響,無嚴重不良事件,治療是安全的。
肛腸術后小便排出困難是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西醫(yī)認為主要原因是膀胱肌收縮無力和尿道括約肌痙攣。中醫(yī)認為常因麻醉不全、腰麻后引起排尿反射障礙、手法粗暴、損傷過多、塞料太緊、精神過于緊張或體質(zhì)不強等因素誘發(fā),影響了膀胱的氣化功能,以致津液代謝失常所致[4]。《素問·靈蘭秘典論》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币虬螂讱饣殻幌螺?,不僅下焦蓄水,進而胃中亦停水,津不上布而口渴,飲水則拒而不納,故水入則吐。故痔術后常見飲食,食入即吐。故用五苓散化氣行氣利小便、發(fā)汗,水去則諸證自解。方中桂枝通陽解表以化膀胱水氣,茯苓、豬苓、澤瀉淡滲利水,白術健脾行水。如此則表里分消其水,膀胱氣化正常而愈。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五苓散可興奮排尿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明顯利尿的作用[5]。
[1]王耀.中醫(yī)辨證治療老年性便秘68例[J].安徽中醫(yī)臨床雜志,2003,15(3):204.
[2]張東銘,王玉成.痔的分類與治療學的現(xiàn)代概念[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1,21(5):58-62.
[3]Healton KW.Anoffice guide to whole gut transit time Patients’recollection of their stoll form[J].J clin Gastroenterol,1994,19(1):28-30.
[4]毛細云,王建民,張利容.太寧防治肛腸疾病術后便秘療效分析[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6,18(6):578-579.
[5]黃兆勝,李祖?zhèn)?,常章富,?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