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音 趙連瑜
(1 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qū)興業(y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長春130052;2 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qū)群英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長春130052)
高血壓在中醫(yī)上屬于 “頭痛”、“眩暈”的范疇,已有臨床研究顯示中醫(yī)治療高血壓在有效控制血壓的同時還具有不良反應少、保護臟器等優(yōu)點[1]。近兩年來,筆者所在的醫(yī)院為了探討中醫(yī)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療效,采用中醫(yī)方法治療此病,并分析比較其與對照組采用中成藥當歸龍薈丸治療方案的差異?,F(xiàn)將162例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來我院治療高血壓患者共有162例,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81例。其中治療組男50例,女31例;年齡42~83歲,平均年齡62.5歲;病程1年~11年。對照組男49例,女32例;年齡43~84歲,平均年齡61.9歲;病程1.5~12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癥狀、病情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治療組 采用中醫(yī)辨證治療。①陰陽兩虛型[2]。臨床癥狀:心悸氣短、四肢冰冷,舌淡紅或淡白,舌質胖,脈弦細或細沉。治療應以滋陰溫腎為主,治療藥物組成:五味子8 g,麥冬12 g,杜仲12 g,澤瀉10 g,熟地黃12 g,茯苓10 g,石菖蒲8 g,肉桂5 g,遠志8 g。②氣虛血瘀型。臨床癥狀:頭暈肢麻、乏力倦怠,舌質暗紅,有瘀點,脈弦澀。治療應以益氣活血為主,治療藥物組成:柴胡8 g,枳殼8 g,川芎12 g,當歸8 g,黃芪20 g,丹參20 g,生地黃12 g,菊花20 g,鉤藤20 g,紅花9 g,桃仁8 g。③肝陽上亢型。臨床癥狀:面紅目赤、失眠多夢,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療應以清肝瀉火、平肝潛陽為主,治療藥物組成:天麻10 g,龍膽草10 g,柴胡8 g,澤瀉10 g,生地黃15 g,黃芩8 g,決明子15 g,鉤藤15 g,生地黃12 g。上述方劑皆用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每四周一療程。
1.2.2 對照組 采用中成藥當歸龍薈丸治療,每次1丸,每日2次,飯后半個小時左右開水送服。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記錄并比較兩種方法所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卡方檢驗,再采用S P S S 11.0軟件來完成對相關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與處理工作。P<0.05,即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療效標準[3]顯效:舒張壓下降至正?;蚪档?5~30 m mH g及以上,收縮壓也下降至正?;蚪档?5~30 m mH g及以上,頭暈、失眠等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下降10~20 m mH g,上述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無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下降小于10 m mH g,且都沒有達到正常標準,上述臨床癥狀也沒有明顯的變化。
2.2 治療效果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比較表[n(%)]
目前高血壓尚未有完全治愈的方法,只能通過藥物控制,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治療,將會造成人體重要器官的損傷和并發(fā)癥如心衰竭、腎衰竭等出現(xiàn)。中醫(yī)理論認為,治療高血壓應該標本兼治,即調節(jié)人體的陰陽使之平衡。我院采用中醫(yī)辨證治療高血壓,依據(jù)患者自身體質、脈象以及舌象等相關癥狀對高血壓分型辨證治療。其具體的治療方法:①陰陽兩虛型。方劑中的澤瀉具有利水、清熱的作用,茯苓能夠健脾和胃、寧心安神,諸藥合用能夠滋陰溫腎。②氣虛血瘀型。方劑中紅花、桃仁可以活血化瘀,黃芪補氣,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諸藥合用能夠達到益氣活血的功效。③肝陽上亢型。方劑中的天麻、決明子具有平肝熄風的功效,黃芩可以瀉肝火、清肺熱,諸藥合用可以達到清肝瀉火、平肝潛陽、緩解疼痛的作用。總之,采用中醫(yī)辨證方法治療高血壓療效非常顯著,不僅能夠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壓,還具有不良反應少和減少并發(fā)癥出現(xiàn)的優(yōu)點,因此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1]高有利.中醫(yī)治療高血壓116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0,16(4):127.
[2]毛永康.中醫(yī)治療高血壓120例臨床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1,18(10):1104-1105.
[3]吳世才.中醫(yī)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137例的體會[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15(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