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00遼寧大連金州一職專 姚蘇丹
(2013年第9期)
文義聯(lián)謎
人全合;(佺)
月半圓。(胖)
內(nèi)蒙古 包蘇日嘎拉
佳人方到;(如)
仙夢初別。(歲)
岸上蝴蝶偎;(巒)
花前翠羽飛。(萃)
蘭閨長寂寞;(嬋)
明月久微茫。(日)
人在浮云上;(會)
剎藏綠筱中。(等)
佳人藏羽扇;(妒)
飛翮入胡天。(翻)
架下暗香剛半放;(梨)
枝頭翠鳥已雙棲。(米)
江蘇 陳昌年
進山約學子;(峃)
帶水阻行程。(滯)
四川 陳匡華
十字街頭雙舞匕;(畢)
百家店外兩開弓。(弼)
安徽 儲余根
人鬼情難了;(傀)
手足義永連。(捉)
童心未泯;(憧)
睡眼全消。(垂)
四川 黃華元
三只橫飛雁;
一條小扁舟。(巡)
河北 李國墉
興游赤壁書雙賦;
貶在黃岡詠百詩。(蘇軾)
遼寧 陸德海
仙人去;(山)
碣石無。(曷)
穴外守一犬;(狖)
山中藏兩豬。(豳)
黑龍江 孫???/p>
游客離家久;(當歸)
返期近暑前。(半夏)
山東 吳天澤
隨嬰嚶泣;
伴鳥鳴聲。(口)
河北 趙 騰
岳麓;
巔峰。(山)
石浮水面;(泵)
草長湖中。(苦)
王室常居四口;(噩)
工棚暫住兩人。(巫)
山前起火焰奪目;(燦)
日下發(fā)光華耀天。(晃)
爭先恐后心情躁;(急)
取尾存頭交誼長。(友)
在先留話成依據(jù);
往后傳文有實權。(正)
一頂屋棚天線豎;
四層樓宇地梁橫。(直)
匡衡鑿壁;(孔明)
愚公移山。(岳飛)
浙江 鄒立堅
事物聯(lián)謎
織網(wǎng)只為己;
捉蟲卻利人。(蜘蛛)
天天食草;
處處耕田。(牛)
甘居屋頂經(jīng)風雨;
樂助人間去垢污。(太陽能熱水器)
聲聲催布谷;
樹樹可安家。(杜鵑)
吞粗吐細團團轉(zhuǎn);
損己利人日日忙。(石磨)
江蘇 包善安
從容不迫天天唱;
瀟灑自如日日鳴。(公雞)
酸甜同品味;
甘苦共擔當。(筷子)
廣西 陳家兆
彌天羅網(wǎng)逮飛將;
滿腹經(jīng)綸藏屋檐。(蜘蛛)
四川 陳匡華
墻安室放需通電;
冬暖夏涼足比春。(空調(diào))
山東 高學升
涉世情鐘耕默默;
聞豐笑慰唱哞哞。(牛)
靠冠群先老羞櫪;
憑知來路快加鞭。(馬)
耿耿一生,背負二山闖世界
茫茫大漠,等閑四季傲風霜。(駱駝)
秋去春來巡舊戶;
旋檐剪柳唱新喃。(燕)
欣道賀,理黑裝而尾翹翹;
樂祝福,梳白羽且唱喳喳。(喜鵲)
冬藏洞里悄悄睡;
夏樂荷間夜夜呱。(青蛙)
遼寧 花樹范
閑戴帽,忙除帽;(筆)
褪干衫,換濕衫。(晾衣架)
山東 吳天澤
命懸一線;
身舞半空。(風箏)
刻字正歸反;(印章)
留容白變黑。(底片)
千言萬語隨心嘮;
四海五洲對面說。(可視電話)
人間萬象熒屏內(nèi);
天下新聞眼目前。(電視機)
喝酒品茶嘗味道;
唱歌說話出聲音。(口)
浙江 鄒立堅
出句征對對句選
一夜花開千里白(大雪)
下聯(lián)對句
三更月照滿塘晶。(大寒)
剎時日灼滿園焦。(大暑)
江西 黃乃秋
普天日暖萬山新。(立春)
滿園菊放九天香。(重陽)
廣西 陳家兆
上聯(lián)對句
三春鳥語萬山綠;(谷雨)
內(nèi)蒙古 包蘇日嘎拉吐
念昔曾作少林夢;(夕)
同底對句選
觀戲休迷落水汐。
貴州 公 犢
游戲迷藏多半離。
江西 黃乃秋
有喜何愁無四羅。
湖南 彭水洪
不同底對句選
護島自當驅(qū)日明。(月)
黑龍江 于化文
前前后后后超先。(豆)
內(nèi)內(nèi)圍圍圍甚緊;(囚)
廣東 謝周鈍
底底蓋蓋蓋在左;(羝)
內(nèi)蒙古 包蘇日嘎拉吐
內(nèi)內(nèi)足足足取底;(企)
廣東 陳源植
上上中中中在下;(占)
右右先先先不后;(告)
廣東 曾梁范
打打吹吹吹去右;(扣)
湖南 劉治平
畫中樹木有高低。(棵)
砦后丘山分上下;(礎)
河南 閆語典
圖內(nèi)雙蟲排左右;(螽)
卉下雙獒居左右;(獲)
廣東 謝周鈍
幕下日光重疊迭;(幌)
廣東 何斫輪
行里土堆分上下;(街)
湖北 劉宏道
屏上三山連內(nèi)外;(崛)
廣西 陳家兆
屋外青山分上下;(屈)
架下兩人排左右;(樅)
山東 高學升
筆下火煙騰上下;(毯)
廣東 鄭植和
砦后重山尤峻峭;(礎)
廣東 謝潤保
改聯(lián)作品
應對出句:
畫中樹木有高低。(棵)
原作對句:
笠下日光來側(cè)下;(暗)
湖南 李國暉
自改對句:
笠底日光來側(cè)下;(暗)
修改理由:原作誤重“下”字。
【綜合說明】
一、關于再創(chuàng)造、改聯(lián)和抄襲
由于漢字的義項畢竟有限,而大家的思考過程又大同小異,因而在聯(lián)謎的制作過程中,能者所見略同的現(xiàn)象難以避免,撞車也就時有發(fā)生。這也成為我組稿過程中的一道難題。經(jīng)過一年多的摸索,我提出如下看法,供大家參考,也請大家提出意見。
1、書刊中、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過的謎語材料,只要還沒有成為“聯(lián)謎”的形式,我們把它加工成“聯(lián)謎”,這就因為付出了勞動,屬于再創(chuàng)造,是可以的。如8期“馬到便能奔跑;水來可養(yǎng)魚蝦。(也)(福建 劉麗忠)”(取自謎材“有土可種莊稼,有水可養(yǎng)魚蝦,有人不是你我,有馬走遍天下?!保┰偃纭伴L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茴)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奇)(貴州 劉克俊)”謎面全用別人的成句,下聯(lián)扣“奇”作謎也早有用者(這點劉先生并不知道,屬撞車),但整體作聯(lián)謎則是劉先生的創(chuàng)意。這些都是再創(chuàng)造的例子。我認為是值得歡迎的。
2、對于已經(jīng)發(fā)表的聯(lián)謎作品,覺得還有再提高的余地,本著精益求精的原則進行修改,雖然也有再創(chuàng)造的勞動,但由于主要創(chuàng)意屬于原作者,我把它歸入“改聯(lián)——有聯(lián)謎大家改”的范疇。如近幾期發(fā)表的改聯(lián)作品。也是我歡迎的。
3、同一個時間段里收到幾位作者相同或近似的對句,是正常的撞車現(xiàn)象,我都盡量發(fā)表;比如7月30日定稿的8期刊發(fā)了“畫中樹木有高低。(棵)”作者的自對句“巖后重山分上下;(礎)”,閆語典同學7月31日發(fā)來對句:“砦后丘山分上下;(礎)”,謝潤保先生又在8月18日提出把作者的自對句改為“砦后重山尤峻峭”,很明顯他們是各自獨立的構(gòu)思,又比原作有提高,因此本期就又都發(fā)表了?!驹鳌皫r”常指山峰、巖石等山的組成部分,所以,“巖后”指“石”字在謎理上通順,而“巖后”有“重山”在邏輯上就不清晰了。而“砦”(同“寨”)和“山”是不同的概念,“砦后”有“重山”,就合情合理了?!?/p>
但如前期刊中已經(jīng)發(fā)表過,后來的作品又沒有提高,就不再刊發(fā)了。(這里面,寄信件稿的聯(lián)友就可能吃虧了。)請聯(lián)友們加強時間觀念,抓住戰(zhàn)機。
4、對已在本刊或別的刊物上發(fā)表過的聯(lián)謎作品,原封不動地、或是任意地改動幾個字發(fā)過來,這屬于文抄公的行為。希望個別聯(lián)友不要再求這種得惡名的名,不要再做這種無用而有害的功。
二、仍然顯得突出、需要再次強調(diào)的幾個問題。
1、閑字多。這個問題雖經(jīng)多次提醒,但至今仍是最主要的問題。比如本期來稿“兩口開心說故事;(回)三人聚首拜桃園。(眾)”盡管完全合乎聯(lián)律,語意也很通順,但14個字里有10個閑字,就無法選用。例子太多,不再列舉。下面著重談談解決辦法。
①設法消除。如果稍作調(diào)整,刪掉閑字后不違背規(guī)則、不影響扣合,就直接把閑字刪掉。如劉克俊先生的“半部春秋史;一條水巷圖。(香港)”,我覺得“史”和“圖”沒有用,就把它們刪掉了。發(fā)表時變成了“春秋半部;水巷一條。(香港)”(但誤署了謝根藏先生的名,就此更正。)如果由于某種原因不能刪除,也可以用制謎時常用的一種“抵消法”中的“謎面抵消法”把多余的字消去。(謎面抵消法:通過謎面文義的暗示將某些多余的字詞消去,使底面相互扣合。如:“‘廢品不廢’(劇目:‘三岔口)”,“看見大姐二姐小姐,沒看見三姐。(字:奈)”,“分道揚鑣,揚長去,馬蹄飛。(自行車商標:金鹿)”。今年8期陶木水先生“泰山壓頂難安泰;磐石奠基未得磐。也是用了這種方法。(巖)”(借用“不”、“沒”、“去”“難安”“未得”等表示消除的詞語抵消了“廢”、“看見”和三個“姐”以及“揚”、“泰”、“磐”等字詞。)
②設法改造利用,變廢為寶,把本來可能對猜射起誤導作用的閑字變成提示謎底詞語的讀音或含義的、能幫助猜射的有用的字。(這一點,在今年6期聯(lián)謎園地的【綜合評述】里已經(jīng)舉了很多例子作了說明本期里還有“山前起火焰奪目(燦)日下發(fā)光華耀天(晃)”、“爭先恐后心情躁(急)取尾存頭交誼長。(友)”等,就不再重復多說了。
2、謎面不成文或句意不合理。如“香上人出走;(千)川前馬到來。(馴)”,上聯(lián)句意無法理解。又如:“齋上大王排左右;(斑)”,扣合是準確的但“齋”不是“寨”,句意就不通了。又如“三秋菊展萬山黃(霜降)”,但“菊展”不可能在“萬山”舉行,如改為“滿園”就能好些。(還因為本句扣合過寬,沒抓住節(jié)令的特點,說是“霜降”可以,說是“重陽”也未嘗不可,所以最后還是只好割愛。)請大家以后創(chuàng)作時一定首先把語句理順。
3、組字部件指示不準確。如:“地地天天天在上;(王)”,“天天”指“一”,可以;“地地”指“土”就不可以。又如:“古古今今今在上;(合)”、“合合關 關關在下 。(豆)”,“古古”、“今今”,“合合”、“關關”,都不能指明所要用的字的部位。其中“古古今今”還是上期指出過的問題重現(xiàn)。(可能作者投稿時還沒收到上期刊物。)
本期來稿并不少,但入選發(fā)表的數(shù)量略有減少,原因就是很多作品有以上方面問題落選了。為了保證質(zhì)量,今后將繼續(xù)從嚴要求,請大家多加注意。(本期“念昔曾作少林夢”的對句,因難度過大,在謎面成文的要求方面仍略有放寬,請大家理解。)
【讀者·作者·編者】
一、更正:
1、周末約會;(噲)月中來人。(夫)作者應為:湖南 周玉芳
2、浙江鄒立堅先生對句:“巖石重山分上下;(礎)”應為“巖后重山分上下;(礎)”
3、8期在“注意避免新舊四聲的混用”中,誤把今讀上聲的“渴”歸入古入今平字,特此糾正,并向來函指正的廣東陳源植先生致謝。
三、截稿日期說明:不論信件或電子郵箱投稿,在月底之前收到才有可能在下個月的刊物上采用,請大家注意。另外,由于國慶節(jié)放假,10期要提前印刷,來稿在9月19日之前到達才有可能入選,而且以后國家規(guī)定的長假之前的月份都須提前投稿,也請大家特別注意。
電子郵箱:
ymbaobei1995@126.com
手機號:13354018508
信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