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楹聯(lián)學概論(連載十一)

    2013-06-11 06:00:32谷向陽
    對聯(lián) 2013年24期
    關鍵詞:長聯(lián)林則徐楹聯(lián)

    □谷向陽 著

    第六節(jié) 楹聯(lián)的鼎盛

    隨著楹聯(lián)日臻完善,清代以后進入了鼎盛時期,正如清末著名學者徐珂在《清稗類鈔》中所說:“海內(nèi)承學之士,翕然向風,楹聯(lián)之制,遂日臻美富矣?!笔埂扒迓?lián)”得以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并駕齊驅。其鼎盛主要表現(xiàn)在:

    一、楹聯(lián)美富 空前普及

    清代早、中期幾代皇帝大都向慕華夏文化,棲情翰墨,崇尚詩文、書法、楹聯(lián)藝術,尤其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對楹聯(lián)情有獨鐘。當時紫禁城內(nèi)各宮門及皇帝游幸之地,幾乎都有他們親自撰書的楹聯(lián)。康、乾年間,兩次編輯“萬壽盛典”,都圖繪一門,楹聯(lián)附在其間??滴跷迨?,皇帝六十大壽,自皇宮出西直門達西苑路,沿途牌樓壇宇樹立,處處必有楹聯(lián),且大都是出自名公大儒之手。乾隆年間,每逢皇帝大壽,都大搞獻聯(lián)祝壽活動。乾隆七十歲時,還自撰壽聯(lián):

    七旬天子古六帝;

    五代孫曾予一人。

    帝王的愛好和提倡,將演化、發(fā)展千年之久的楹聯(lián)推向了最高峰,使楹聯(lián)風行全國。從皇帝的宮殿到農(nóng)家的茅柵,從署衙到文人的書齋,從名勝園林的亭臺樓閣到三教九流的門面招牌,以至廟宇古剎、碑塔陵寢、貢院學堂、店鋪房館等無處不見情趣各異的楹聯(lián)。楹聯(lián)已從宮廷王府和少數(shù)文人的雅趣中解放出來,成為平民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清代春聯(lián)空前興盛,《帝京歲時記》和《春明采風志》都記載了每到春節(jié)前書寫春聯(lián)的盛況,“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lián),以圖潤筆?!边€出現(xiàn)了很多賣春聯(lián)的店鋪,叫做“對攤”,以寫聯(lián)掙些筆資,足見其普及的程度。

    二、品類完備 豐富多彩

    楹聯(lián)的廣泛應用,呼喚著各類楹聯(lián)出現(xiàn)。清代楹聯(lián)品種已臻完備。按文字多寡,有短聯(lián)、中聯(lián)、長聯(lián);以體裁分類,有狀景、敘事、抒情、評論和譏諷;其創(chuàng)作手法,有撰聯(lián)、仿聯(lián)、改聯(lián)、集聯(lián)、征聯(lián)等;其針對性有通用、專用聯(lián);從應用范圍上劃分,有名勝聯(lián)、應制聯(lián)、庭宇聯(lián)、衙署聯(lián)、喜慶聯(lián)、哀挽聯(lián)、題贈聯(lián)、行業(yè)聯(lián)、歲時聯(lián)、故實聯(lián)和雜題聯(lián)等。它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類楹聯(lián)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行業(yè)聯(lián),廣泛為手工業(yè)、商業(yè)所用,特別是洋務運動的興起,對聯(lián)作為武器參與商戰(zhàn),它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

    三、形式完美 藝術純熟

    清代楹聯(lián)的創(chuàng)作形式已經(jīng)完備,它不拘一格地突破了以五、七言為主的格律詩句式,更多地吸收散文形式特征,使字句漸多的長聯(lián)創(chuàng)作越發(fā)爐火純青。長聯(lián)博采詩詞曲賦之長,靈活運用比興賦,創(chuàng)造了超越比興賦之外的各種修辭方法,特別是在創(chuàng)作題材和內(nèi)容方面,其廣泛性和實用性比之詩詞曲賦有更多優(yōu)越性,成為文人表情達意的重要文學形式。清以前的楹聯(lián)字數(shù)多者為二三十字,到了清代就有了成百上千字的長聯(lián)。孫髯翁和鐘云舫的長聯(lián)以及清代眾多聯(lián)家的名聯(lián)完全可以與詩詞曲賦媲美,特別是清代崛起的勝跡聯(lián),取得了驚人的藝術成就,其中很多是藝術的珍品,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具有不朽的藝術價值。

    四、楹聯(lián)典籍 推波助瀾

    楹聯(lián)書籍的編印始于宋,朱熹的《聯(lián)語》和錢守忠所輯《姝聯(lián)》(又名《姬侍類偶》)分別附載于《朱子全集》和《快書》中,還算不上專門的聯(lián)集。明李開先的《中麓拙對》《中麓續(xù)對》和楊慎的《謝華啟秀》應為中國最早的個人楹聯(lián)專集。清代編輯印行了一批楹聯(lián)著作,常江先生長期矢志于楹聯(lián)典籍書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在他的《古今對聯(lián)書目》中,共收書目2237種,其中清代聯(lián)書301種,當然清代聯(lián)書還遠不止這些,估計“有千種以上”。這其中以梁章鉅、梁恭辰父子的成就最大,他們的《楹聯(lián)叢話》、《楹聯(lián)續(xù)話》、《楹聯(lián)三話》、《楹聯(lián)剩話》、《楹聯(lián)四話》、《巧對錄》、《巧對續(xù)錄》、《巧對補錄》等書的行世為楹聯(lián)的發(fā)展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開創(chuàng)了“聯(lián)話”之先河。它與我國“詩話”、“詞話”一脈相承,講述楹聯(lián)的故實,介紹聯(lián)家的軼事趣聞,評賞楹聯(lián)作品的得失,它“標舉宗風、扶輪大雅、綜前啟后、述往開來。”至今仍成為聯(lián)家的必讀之書。

    五、聯(lián)家輩出 群星璀璨

    鐘華一先生致力于清聯(lián)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編成《清聯(lián)》出版,書中收入1300名聯(lián)家及其名作一萬副。清代聯(lián)家所創(chuàng)作的楹聯(lián)作品究竟有多少,難以數(shù)計。清代楹聯(lián)家代表人物有:康熙、乾隆、李漁、王夫之、朱彝尊、蒲松齡、鄭板橋、孫髯、曹雪芹、袁枚、劉墉、梁同書、紀昀、王文治、彭元瑞、翁方綱、鄧石如、伊秉綬、劉鳳誥、阮元、齊梅麓、梁章鉅、包世臣、陶澍、林則徐、祁雋藻、何紹基、曾國藩、彭玉麟、薛時雨、沈葆楨、俞樾、趙之謙、翁同和、王闿運、張之洞、吳昌碩、鐘云舫、趙藩、張謇、吳恭亨、康有為、丘逢甲、吳獬、譚嗣同等。清代很多大家的書聯(lián)墨跡留傳至今,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瑰寶。這些大家中有些以擅聯(lián)而聞名于世,如長于趣聯(lián)妙對的幽默大師紀昀,以大觀樓長聯(lián)名揚天下的孫髯,“長聯(lián)圣手”鐘云舫等。正是這些楹聯(lián)家,把“清聯(lián)”推上鼎盛期,創(chuàng)造了輝煌。

    李漁(1611-1680)號笠翁,為明末清初的文化巨人,不僅是戲曲理論家,又是著名詩人、文學家和楹聯(lián)家,他對楹聯(lián)的發(fā)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不能忽視的。他的《笠翁對韻》深入淺出、膾炙人口,啟蒙和影響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讀者、楹聯(lián)家。他一生撰寫了大量的楹聯(lián)作品,《笠翁文集》、《李漁全集》都有一卷專載他的聯(lián)作。僅《李笠翁一家言》就收有楹聯(lián)近二百副。他廣交游,所到之處都留有他的墨跡。他為金山寺浮屠絕頂題聯(lián):

    仰嘯僅離天尺五;

    俯觀恰在水中央。

    此聯(lián)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金山寺倚山臨水、高峻挺拔的莊嚴氣勢。

    仙家自昔好樓居,吾料乘黃鶴者去而必返;

    詩人生前多羽化,焉知賦白云者非即其人。

    作者大膽借用曲的急促爽勁和散文的自由瀟灑,融歷史傳說、典故、景物、人物于一爐,思接千載,浮想聯(lián)翩。

    李漁題聯(lián)多有小序,這是他的創(chuàng)造。既補題目之不足,而作者的撰聯(lián)初衷、構思特點、聯(lián)文內(nèi)容盡出序中,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李漁曾登廬山,游簡寂觀,題聯(lián)并題有小序。其序曰:遍廬山而扼勝者,皆佛寺也。求為道觀,止此數(shù)楹。非獨此也,天下名山,強半若是。釋道一耳,不知世人何厚于僧而薄于道?因題此聯(lián),為黃冠吐氣,識者皆稱快之。

    從小序中可以看出李漁對當時厚僧薄道的社會風氣極為不平。不平則鳴,于是揮筆題得一聯(lián)為黃冠吐氣: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該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

    世間好語佛說盡,誰識得五千妙論,出我仙師。

    李漁題聯(lián)不受時間、地點、對象的限制,無事不可言,朋友壽辰、他人新婚、學子登科、友人徙宅、自己生子以及下層作坊,不拘不泥,緣事而發(fā),當題則題,潑墨成聯(lián)。不僅拓寬了楹聯(lián)的題寫范圍,而且大大提高了楹聯(lián)的文體地位。李漁的詩友張之鼐,中秋節(jié)夫婦雙壽,李漁撰聯(lián)作賀:

    月圓人共圓,看雙影今宵,清光并照;

    客滿樽亦滿,羨齊眉此日,秋色平分。

    聯(lián)中 “共”、“亦”、“雙”、“齊”、“并”、“平”諸字都有“雙”的含意,兩“圓”兩“滿”更富詩意。全聯(lián)設詞工麗,對仗工整,音韻和諧,瑯瑯上口,處處扣題發(fā)揮,祝福賀壽,切時達意,切景傳情,清雅有致。

    李漁五十歲得子,自題聯(lián)懸于書齋之壁:

    一生好事無雙日;

    百歲閑身得半時。

    這透露出李漁在五十歲喜得一子后的喜悅心情和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的閑適之趣。

    李漁六十歲時,撰聯(lián)自壽:

    霜雪盈頭心轉少;

    兒孫滿眼性猶癡。

    此聯(lián)流露出作者晚年的心態(tài)。

    李漁曾為金陵閘舊居題聯(lián):

    年十五而為人師,當時僅見文中子;

    歲三九而選博士,今朝復睹漢終軍。

    文中子是隋代王通的謚號,王通棄官以著書講學為業(yè)。唐代大臣魏征、房玄齡、李靖、皆出其門下。終軍,字子云,西漢人,年輕有為。

    一裱字畫者乞聯(lián),他信筆題出:

    不肯讓人稱絕技;

    行將呼爾作功臣。

    這表現(xiàn)了他對裱褙工辛勤勞動的尊重。

    李漁的短聯(lián)多見其精,長聯(lián)不覺其冗。他為方太夫人七十壽所撰賀聯(lián)長七十字:

    出宰相之門,入宮詹之室,居學士侍御孝廉胄子之堂,是不履民家戶閾者,七十年于茲矣;

    繼麻姑之跡,追王母之蹤,證如來觀音文殊普賢之果,口遍食人間煙火者,八千歲猶然乎?

    作者自注云:“夫人為何芝岳相國之女,方坦庵宮詹之配,樓岡學士、邵材待御與三孰四世五孝廉,暨謙六任子之母,茹齋奉佛,兼禮列仙?!狈椒蛉松硎?、嗜好盡在聯(lián)中。字里行間洋溢著褒揚禮贊之情?!扒Ч沤^對,一字難移”,正是對李漁楹聯(lián)造詣的準確概括。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滴跣悴牛赫e人,乾隆進士。授山東范縣、濰縣知縣,有政績。因請賑濟民為上所斥而罷歸。賣畫于揚州,為“揚州八怪”之一。以“詩書畫三絕”聞名于世,又擅聯(lián)語,一生撰聯(lián)很多,并有墨跡存世,尤其在民間,流傳甚廣。他為人撰書楹聯(lián)所收潤筆較少,請他寫一副對子只需一兩紋銀,一般家庭都能支付得起,所以銷路大,為百姓所喜愛。鄭板橋的楹聯(lián)品類很齊全,勝跡聯(lián)、題贈聯(lián)、交際聯(lián)、壽聯(lián)、喜聯(lián)、堂聯(lián)、門聯(lián)、題畫聯(lián)、格言聯(lián),無所不涉。

    鄭板橋的很多聯(lián)語道出人生的感悟,頗涵哲理,如自題聯(lián):

    多讀古書開眼界;

    少管閑事養(yǎng)精神。

    不過奢華不過儉;

    也知稼穡也知書。

    欲除煩惱須成佛;

    各有前因莫羨人。

    諸聯(lián)皆平白如畫,且寓意深刻。

    《鄭板橋年譜》載有鄭在濰縣作縣令時寫的村景聯(lián):

    霜熟稻粱肥,幾村農(nóng)唱;

    燈紅樓閣迥,一片書聲。

    上聯(lián)村景唱出了廣大百姓的心聲,下聯(lián)的市風,表達了作者作為文人學者的美好期冀和憧憬,是一幅妙不可言的百姓安居樂業(yè)圖。這是作者希望在自己治理的這片樂土上所能看到的。

    鄭板橋做人坦率耿直,作畫敢于開拓,獨辟蹊徑。他厭惡不著邊際的空泛贊美,不喜拍馬逢迎,而喜歡有真知灼見的批評,這種自信又謙虛的個性,在他的自題聯(lián)中體現(xiàn)得“入木三分”。

    搔癢不著贊何益;

    入木三分罵亦精。

    他的山水名勝聯(lián)很多,具有雄渾、壯闊的特點,大多構成和諧、醒目的畫面,富于詩意,有陽剛之美。如:

    黃山云似海;

    天姥日為丸。

    (黃山聯(lián))

    半灣活水千江月;

    一粒沉沙萬斛珠。

    (蜈蚣湖聯(lián))

    此地從來有修竹;

    為師真可立梅花。

    (焦山自然庵聯(lián))

    臨流口吸西江水;

    隔岸拳擎北固山。

    (鎮(zhèn)江海西庵聯(lián))

    蝶欲試花猶護粉;

    鶯初學囀尚羞簧。

    (蘇州留園聯(lián))

    富春江邊有嚴子陵釣臺。嚴子陵,名光,東漢會稽人,與劉秀為同窗學友,劉即位,嚴隱居于此。鄭板橋題有釣臺聯(lián):

    先生何許人,羲皇以上;

    醉翁不在酒,山水之間。

    羲皇上人是傳說中的太古時代人即伏羲氏。鄭板橋用陶潛文意入聯(lián)。陶潛《與子嚴等疏》:“嘗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p>

    鄭板橋的楹聯(lián)大多是短聯(lián),長聯(lián)不多,最長的為104字,是他六十自壽聯(lián)。

    林則徐(1785-1850),字元撫,一字少穆,嘉慶十六年進士,道光十七年任湖廣總督,次年為欽差大臣,赴廣州查禁鴉片,后被誣,被革職充軍。他是一位剛直不阿,為官清正,胸懷坦蕩,且通詩文、好書法、擅楹聯(lián)的名臣。他一生留下二百余副楹聯(lián),且頗多精品。

    林則徐出身于一個中落的封建知識分子家庭,四歲隨父入塾讀書,七歲學做文章,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幼時就顯示出才智機敏。一次放學路上,過某顯者家,某見其器宇非凡,出對試之:

    鴨母無鞋空洗腳;

    林應曰:

    雞公有髻不梳頭。

    顯者大驚,知其日后必貴。

    楊國楨《林則徐傳》載,林則徐隨學童游鼓山絕頂峰,老師一時興趣,出“山”、“?!倍謬趯W童各做七言對,諸學童正在靜思時,林便敏捷吟道:

    海到無邊天作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林則徐應郡試時,父親恐遠行疲勞,讓兒子騎在自己肩上。進場時,主考官欺他年少,出上聯(lián)諷之:

    以父作馬;

    林父很難為情,林則徐遂應道:

    望子成龍。

    圓滿地為自己和父親解了嘲??ぴ嚱Y果,林則徐和一位老童生成績最優(yōu),難分上下。主考官只得出對面試才學:

    童子何知;

    林則徐脫口應道:

    大人利見。

    老童生一時應對不上,嘆服道:“老夫髦矣!”結果林則徐郡試第一。

    林則徐十三歲應府試取第一名,二十歲中舉,后三次進京會試,終于二十七歲時中進士。他的一生光輝而坎坷,四十年在宦海中沉浮。從京官的編修、御史,到外官的監(jiān)習、督撫至欽差大臣。宦跡所至,從中原腹地到東南沿海、到西北邊陲,在歷史的風浪中做出了無愧于時代的貢獻,是我國近代史上具有遠見卓識的進步思想家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我國最早抵抗外國侵略的偉大民族英雄。

    林則徐在出任江蘇按察使時(1823-1824)曾書一聯(lián)于署門:

    求通民情;

    愿聞己過。

    任兩廣總督時,曾題廳堂聯(lián):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表明了自己為官清正、剛直不阿的襟懷。

    在江蘇住時,他曾為蘇州韓蘄王祠饗堂題聯(lián):

    祠廟肅滄浪,更尋來一萬字穹碑,新煥巖阿榱桷;

    威靈鎮(zhèn)吳越,還認取七百年華表,遙傳江上旌旗。

    此聯(lián)表達了對南宋抗金將領韓世忠的無限景仰。靈巖山西麓有韓世忠墓碑,碑文13900字,高三丈余,南宋孝宗時所立,人稱萬字碑。

    1829年10月,林則徐發(fā)起將宋丞相李綱祠從福州城北的越王山麓移至福州西湖荷亭,并題聯(lián)祀之:

    進退一身關社稷;

    英靈千古鎮(zhèn)湖山。

    《停云詩話》謂此聯(lián)“殆自況也。蓋功在社稷,澤被生民,一生大節(jié)視忠定(李綱謚號)不甚相遠?!?/p>

    1839年3月,林則徐在廣州嚴令外商交出鴉片。6月3日在虎門海灘銷毀了繳獲的兩萬箱鴉片。在禁煙的同時,林則徐積極組織水勇,訓練士兵,加強戰(zhàn)備。林則徐有“制夷”八字聯(lián):

    器良技熟;

    膽壯心齊。

    第二年正月,林則徐接任兩廣總督,在城外親自建演武廳,招募水勇,督造戰(zhàn)船,組織操練。他為演武廳題聯(lián):

    小隊出郊坰,愿七萃功成,甲洗銀河長不用;

    偏師成壁壘,看百蠻氣懾,煙銷珠海有余清。

    上聯(lián)末句用杜甫詩“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表達了用兵為御侮,非為好戰(zhàn)的觀點;下聯(lián)鼓勵官兵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定能戰(zhàn)勝外敵,煙銷珠海。1840年6月28日,英軍4000人及由18艘艦船組成的遠征隊侵入廣東海面,鴉片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我沿海軍民早就嚴陣以待,阿娘鞋(虎口炮臺所在地)固若金湯,英軍只得改攻廈門,被鄧廷楨總督挫敗,使英軍丟盔棄甲。當時有對聯(lián)贊曰:

    鄧總督奏獲鬼子帽;

    林制軍堵御阿娘鞋。

    8月英軍竄到天津???,道光帝不知所措,反禁派趁機詆毀林則徐。9月道光帝派反禁派首領琦善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辦事件”,林則徐、鄧廷楨被革職,并命林則徐來京“聽候議處”。林則徐面對時局,“有引疾歸田之意,嘗預撰書樓一聯(lián)”云:

    坐臥一樓間,因病得閑,如此散材天或??;

    結交千載上,過時為學,庶幾炳燭老猶明。

    1841年3月11日,林則徐在廣州接到調(diào)浙諭旨,13日即起程北上,16日至廣東清遠飛來峽,住宿飛來寺,寺僧“以紙求書”,林則徐乃“書一聯(lián)留山中”:

    孤身轉峽驚前夢;

    絕磴飛泉鑒此心。

    回首前塵,自己似乎恍落一葉孤舟,回轉飄蕩在峽谷之中,拳拳報國之心,唯有絕磴上清沏的飛泉可鑒。抒發(fā)了林則徐“對粵事無所愧怍的心情”,表達了抗英到底的決心。但不久他就被遣戍新疆了,遺憾的是,他未能禁絕鴉片。

    1841年2月6日,英軍進攻虎門要塞,水師提督關天培孤軍作戰(zhàn),請求增援,總督琦善堅持和議,坐視不救,關天培自當炮手,中彈犧牲。水師游擊麥廷章同時戰(zhàn)死。林則徐聞噩耗時已離兩廣總督任,痛心疾首,面南仰天而哭。作挽聯(lián),頌揚“雙忠”為國捐軀,痛斥琦善之流賣國求榮。挽聯(lián)云:

    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毀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

    雙忠同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jié),歸魂相送面如生。

    據(jù)說,“關天培犧牲時,尸立不倒;入殮時,面色如生?!?841年5月,林則徐以禁煙“辦理殊未妥協(xié),深負委任”和“廢馳營務”罪名,被“革去四品卿銜,從重發(fā)往伊犁效力贖罪”。行前他題聯(lián)惜別友人,以馬援、岳飛自喻:

    伏波銅柱無顏色;

    少保金牌有哭聲。

    林則徐流放伊犁過陜時,陜督為他贈送川資,他贈邱景湘聯(lián)以表心跡:

    無端風雨驚花落;

    更起樓臺待月明。

    這正是他被遣戍后尋求報國救時方案,期待有朝一日報效國家的心境寫照。

    1850年6月,洪秀全在金田村起義,9月,清廷任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鎮(zhèn)壓,10月初林接旨抱病束裝啟程,宿疾益劇。其長子林汝舟隨往,勸他節(jié)勞暫息。林則徐慨然曰:“兩萬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嘗言苦,此事反憚勞乎?”口占一聯(lián):

    茍利國家生死以;

    敢因禍福避趨之。

    不久即于10月19日卒于潮州普寧,后歸葬于福州馬鞍山下。此聯(lián)由林則徐外玄孫沈覲壽刻石,現(xiàn)存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御碑亭。

    11月12日,清廷悼恤林則徐:“晉贈太子太傅銜,照總督例賜恤,任內(nèi)一切處分悉予開復?!辈⒅u“文忠”。咸豐皇帝親致挽聯(lián):

    答君恩,清慎忠勤數(shù)十年,盡瘁不遑,解組歸來,猶自心存軍國;

    殫臣力,崎嶇險阻六千里,出師未捷,騎箕化去,空教淚灑英雄。

    咸豐雖從狹隘的皇帝立場出發(fā),但對林“清慎忠勤”、“盡瘁不遑”的評價是公允的。曾受林則徐“知遇”的胡林翼也寫了挽聯(lián):

    千古英雄皆墮淚;

    四方婦孺盡知名。

    受林則徐賞識的左宗棠于11月21日獲知訃訊,挽以長聯(lián):

    附公者不皆君子,間公者必是小人,憂國如家,二百余年遺直在;

    廟堂倚之為長城,草野望之若時雨,出師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頹。

    寓議論、抒情、敘事于一體,議論從歷史大局著眼,從國事、民心入手,上下二百年,縱橫八千里,形象廣闊,意蘊深沉,對林則徐這位叱咤風云人物的事業(yè)、行為、品德,作了高度的評價。上下聯(lián)一、二句,皆用流水對,以散曲形式大膽使用虛詞,不但對仗工穩(wěn),且流動委轉,頗具形式美,表情達意明白如話,多見性情。

    長聯(lián)之盛是清代楹聯(lián)的豐收。長聯(lián)自孫髯大觀樓聯(lián)后逐漸興盛起來,形成氣候,有越寫越長的趨勢,以至出現(xiàn)了楹聯(lián)大師鐘云舫所撰長達1612字的超長聯(lián)。鐘云舫撰聯(lián)既多產(chǎn),又精彩,成為“清聯(lián)”乃至中國楹聯(lián)史上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鐘云舫(1847-1911),又名祖棻,自號硬漢,又號錚錚居士。同治六年(1867)考取秀才,補廩生后,遷居縣城居住,在城南闕氏祠設館授徒,歷二十余年。光緒二十年前后,因作詩諷刺狎妓嫖娼的知縣朱錫藩,被關閉塾館,革去廩銀而流落成都。光緒二十八年(1902)四川大旱,江津知縣武文源卻加征苛捐雜稅,致使民怨沸騰,舉人張?zhí)╇A聯(lián)絡士紳上告,鐘云舫參與起草擬訴狀并名列其上,使武文源被革職。次年鐘因此被加上莫須有罪名,被解赴省城“質詢”,拘禁于臬署待質所,前后在押達三年之久。后經(jīng)學生鐘長春四處奔走,始得開釋。在外則傳言系川督錫良讀《錦城江樓》聯(lián)后,惜愛人才,方釋放鐘云舫,以免再遭構陷。

    鐘云舫的長聯(lián)突出代表作有《江津臨江樓》聯(lián)、《六十自壽》聯(lián)、《成都望江樓》聯(lián)。作者大膽運用漢語修辭中的多種格式,揭示社會矛盾,針砭腐朽的罪惡,控訴現(xiàn)實的不平,疾惡如仇,正氣磅礴。

    《望江樓》長聯(lián),作者“對此茫茫,百感交集……試從絕頂高呼:問問問,這半江月誰家之物?”,“且向危梯俯首:看看看,哪一塊云是我的天!”向黑暗和社會現(xiàn)實發(fā)出了震撼人心的控訴,呼出了民間有怨難訴的最強音。

    自壽聯(lián)是為自己的生日題寫的,筆調(diào)一般輕松,多是自壽自勉,總結過去,寄志未來。鐘云舫在獄中所撰六十歲自壽聯(lián)激情奔涌,直面人生,“第取一件衣,一盂粥,保護皮囊。那富貴功名,總屬貪嗔癡妄。黃粱熟,黑種滋,問間常喜怒悲歡,為的是誰家世界?”這是一個身處囹圄的含怨者對天、對地、對人世間的嗟嘆和吶喊!“悲懣之懷,真令千古英雄為之淚下”,全聯(lián)890字,“長歌當哭,即此聯(lián)確注也”。

    鐘云舫在待質所效法《離騷》,以淚和墨,以血染紙撰成《江津臨江樓聯(lián)》,上下聯(lián)1612字,無一書參考,一日之內(nèi)一氣呵成,長冠古今,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lián)”。全聯(lián)內(nèi)容廣博,對仗嚴整,令人嘆服。他把楹聯(lián)的文學性、藝術性,創(chuàng)造性地升華到一個新高度。他以浪漫的手法,飽含憂國憂民的熾熱情感,傾訴自己不幸遭遇,揭示人間黑暗腐朽,呼喚著斧劈混沌世界,開創(chuàng)“別世乾坤”,真乃“抱孤憤離騷塊壘,是痛哭流涕文章?!?/p>

    鐘云舫工詩文、詞曲,尤擅楹聯(lián),《振振堂》收入他的楹聯(lián)1850副,“僅得存其半”,楹聯(lián)成為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要形式,其數(shù)量之多,題材之廣泛,內(nèi)容之豐富,在楹聯(lián)發(fā)展史上都是罕見的。他的作品幾乎涵蓋了楹聯(lián)的各個門類,達到了無事不用聯(lián)的程度。有人說他愛聯(lián)如命,“撰聯(lián)出名,用聯(lián)遭禍,因聯(lián)出獄,最后吟聯(lián)而死?!?/p>

    鐘云舫是長聯(lián)圣手,而短聯(lián)亦是筆鋒犀利,具有強烈的時代性、人民性和戰(zhàn)斗性。

    他同情百姓,與人民共命運:

    謀生夢好雞常破;

    索債人多犬不閑。(春聯(lián))

    飲之而甘,所以辨貴賤矣;

    席也皆坐,何分于上下乎?(茶社)

    他身在紅塵,一身傲骨:

    幾根窮骨頭撐起命運;

    兩個大眼孔看倒乾坤。(春聯(lián))

    不怨棄捐,投閑在光天化日;

    能禁飄泊,與人共苦雨凄風。(雨傘店)

    他嫉惡如仇,筆鋒指向貪官污吏:

    獨木難支,這光棍居然要亮;

    幾天就倒,那小火才不經(jīng)燃。(燈桿聯(lián))

    他愛江山美,常藉山水抒發(fā)情懷。如題峨眉山金頂聯(lián):

    眾峰齊讓佛門高,稽首如來,要分此半輪明月;

    一覽盡收天下秀,滿心歸去,勝游他五岳名山。

    他的壽聯(lián)多含哲理:

    世事總浮云,止口休談名與利;

    少年曾幾日,回頭又見子生孫。

    他的行業(yè)聯(lián)亦莊亦諧,頗多情趣:

    虛心原具沖風力;

    瘦骨猶懷向日心。(雨傘店聯(lián))

    萬里風云,仗我驊騮開道路;

    一鞭雨雪,看他龍馬顯精神。(騾馬行聯(lián))

    鐘云舫這位楹聯(lián)大師的才華在中國楹聯(lián)文化發(fā)展史上樹起一座千古難磨的豐碑。

    猜你喜歡
    長聯(lián)林則徐楹聯(lián)
    《林則徐》
    雕塑(2022年4期)2022-09-15 07:10:18
    山川錦繡,贊以長聯(lián)
    華人時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20
    書法作品
    林則徐禁煙
    啟蒙(3-7歲)(2018年10期)2018-10-13 02:19:32
    孔府的年節(jié)楹聯(lián)
    對聯(lián)(2018年2期)2018-05-28 03:03:24
    東莞長聯(lián)
    簡論林則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劍南文學(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22
    作品望江樓長聯(lián)、桃花源長聯(lián)、甲秀樓長聯(lián)
    人間(2016年18期)2016-06-27 03:31:54
    聯(lián)墨雙馨
    對聯(lián)(2016年11期)2016-05-29 09:46:13
    我與楹聯(lián)緣不淺
    對聯(lián)(2011年24期)2011-09-19 06:40:26
    赞皇县| 开化县| 安宁市| 静安区| 华阴市| 仙桃市| 肥东县| 锦屏县| 饶阳县| 临颍县| 定日县| 辽阳县| 永胜县| 香河县| 临安市| 万盛区| 谢通门县| 通辽市| 泰安市| 曲水县| 苏尼特右旗| 长顺县| 祁连县| 荥阳市| 辰溪县| 宾阳县| 平舆县| 卢氏县| 广水市| 泾阳县| 定西市| 岐山县| 建水县| 和林格尔县| 怀仁县| 肃南| 武宣县| 修水县| 且末县| 调兵山市|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