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軍
【摘 要】建筑能夠擁有較高的質(zhì)量保證,其建筑自身的主體結構對于整個建筑的穩(wěn)定性和質(zhì)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建筑的主體結構對于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來說,處于一個核心地位。本篇文章針對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過程的詳細的施工技術以及施工管理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且將過程中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問題加以分析,希望能夠為建筑行業(yè)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過程;主體結構;混凝土;鋼筋結構
建筑在構件建筑的主體結構的過程中,必須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施工,這是能夠最大保證建筑主體結構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措施,同時也是整個建筑是否擁有較高質(zhì)量標準的保證。近年來,建筑行業(yè)不斷的發(fā)展,人們需求的改變,使得各式各樣的建筑結構越來越多,但是社會、政府對于建筑自身的質(zhì)量要求卻是越來越嚴格,這就需要施工人員、技術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整個建筑的結構有著清晰的人事。本篇文章針對以下的磚混結構以及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這兩種施工運用最為廣泛額度建筑主體施工方式如何管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1.磚混結構
按照施工的先后次序,沒有把磚混結構主體工程施工階段,分為下列幾個工序:基礎頂面抄平、放線及立皮數(shù)桿一立門框一擺磚樣一砌筑第一施工層磚 墻(包括安放樓梯構件)一墻底彈線(地面上500mm水平線)一立窗框一搭腳手架一砌筑第二施工層磚墻(包括安放樓梯構件及門窗洞口的預制過梁)一墻頂彈 線(樓板下100mm水平線)及抹找平層一吊出里腳手架一安裝樓板及陽臺板一澆筑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板帶及灌縫一(以上各樓層重復從砌筑第一施工層磚墻到灌屋 面板板縫止)一砌女兒墻及煙囪、風道出口等。
1.1材料、半成品的進場
通常在整個建筑工程剛開始基礎施工的過程中,都會從地基從開挖出大量的土方以及需要大量的泥土來回填,但是這個過程一般受到場地的限制,都需要先將沙土運出施工場地,在需要回填的時候再將其運回。與此同時,在整個建筑的主體結構開始施工的時候,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以及半成品材料,這些材料不但包含了磚塊、樓板、樓梯、過梁等,還包括了建筑后期需要的門框、窗框等等。所以,在建筑工進入到后期施工之后,應該先按照施工圖紙的示意,先將大型的裝運機械設備安裝在工程現(xiàn)場,而后再將建筑材料以及半成品材料有秩序、有條理的運送到施工現(xiàn)場以便使用。但是如果在選擇裝運機械設備的時候所選擇的是塔吊類型的起重機,那就應該在施工現(xiàn)場將起重機安裝完畢之后,再將施工所需的材料以及半成品材料有序的組織入場。
1.2放線和抄平
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周密的考慮到整個房屋各個平面的尺寸以及整個大樓每一個樓層標高是否精確等等,所以,在材料進入施工狀態(tài)之前就必須要將在樓宇內(nèi)將墻體、柱體、樓板以及門窗等的軸線和標高做好防線和抄平工作,這個工作必須要在整個建筑的主體結構施工開始之前就完成,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部門都做好標記。
1.3立門窗框
在進行立門窗框的過程中,所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方法就是使用壓口的方式,也就是在砌磚之前就將門框立好,再在門框的周圍進行砌磚,使得兩者緊密的結合起來,床空也是相同的做法,指要使木制的門窗框都應該使用這種方法來操作;第二種方式是使用塞口的方式,也就是在構造主體結構的過程中預先留出門窗框所需的洞口,在完成之后在將門窗框釘死在洞口的木磚之上,也可以使用電焊的方式將門窗框焊接在洞口預留的鋼筋之上,并且所預留的洞口必須要大于所安裝門窗框20mm,第二種方法主要適用鋼材質(zhì)的門窗框。
1.4擺磚樣
在砌墻的過程中,使用擺磚樣的方式來預備砌墻工作,擺磚樣也叫做撂底,也就是在基礎的墻體之上,根據(jù)計劃好的即將堆砌的墻體用不含混凝土的磚塊來進行試擺磚樣,從所擺的磚樣來確認磚塊與墻體之間的縫隙寬度,以及排列方式。擺磚樣的工作是否仔細、周密。能夠直接影響到后期堆砌墻體的外觀、質(zhì)量、效率、材料用料等等,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必須要由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有著高技術水平的專業(yè)技術工人來進行。
2.模板工程
使混凝土具有結構構件所要求的形狀和尺寸的模型稱為模板系統(tǒng)。其由荷載的支架兩部分所組成:直接與混凝土相接觸的模板和保持模板形狀與位置、 并承受模板與混凝土。因為其的工程數(shù)量大,對整個鋼筋混凝土工程的勞動力與材料的消耗、工程費用和施工工期都有重要的影響。比如說,在冶金工業(yè)建筑中,每 100m3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就需要展開的模板面積約900m2,其工料費用約占混凝土工程全部工程費用的20%~35%,而制作及拆裝木模所需勞動力約占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工程全部勞動力60%以上。
建筑施工管理墻、柱模板的安裝底面應找平,畫出模板邊線是在模板安裝前就必須要完成的工序。如果梁和板的模板的支柱,是支承在土地面上的,那 就應該對地面進行預整平夯實,在支柱底部墊上墊板,保證各支柱之間有拉桿拉結。上下層的模板支柱應安裝在同一條豎向中心線上。當模板安裝完成后,在進行鋼 筋的安裝,接著是混凝土的澆筑,只有等到所澆筑的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才可以進行模板的拆除。在模板拆除的過程中,必須要按照拆模程序逐步進行。如果是 不承重的模板,當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壞,就可以進行拆除;而如果是承重模板,就必須等到混凝土強度達到下列數(shù)值時,才可拆除:當板 的跨度在小于等于2m時不低于50%,2m以上至8m時不低于70%1當梁的跨度小于等于8m時不低于70%,大于8m時不低于100%;當懸臂梁、懸臂 板的跨度小于等于2m時不低于70%,大于2m時不低于100%。
鋼筋工程
按照直徑的大小鋼筋可分為鋼筋和鋼絲。細鋼筋的直徑為6~12mm,因為其常卷成圓盤狀,所以也叫盤條或盤圓。中粗鋼筋的直徑為 12~22mm,粗鋼筋的直徑大于22mm,其長度一般為6~12m。鋼筋的加工通常都是在車間進行,主要工序包括冷拔、冷拉、接長、調(diào)直、剪切、彎曲、 綁扎或焊接成鋼筋網(wǎng)或鋼筋骨架等工序。在進行鋼筋安裝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保證鋼筋的級別、直徑、根數(shù)和間距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在綁扎時綁扎接頭的搭接長 度必須符合規(guī)范要求,保證捆綁的牢固。受力鋼筋綁扎接頭的位置應相互錯開,在受力鋼筋直徑30倍這段范圍內(nèi)(不小于500mm),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截 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在受拉區(qū)中控制在25%以內(nèi),在受壓區(qū)中控制在50%以內(nèi)。綁扎接頭的鋼筋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要控 制在鋼筋直徑的10倍以內(nèi)。接頭不能位于構件最大彎矩處。在鋼筋安裝或現(xiàn)場綁扎時,必須要考慮模板安裝;如果是柱鋼筋,那就必須在柱模板安裝前進行綁扎: 如果是梁的鋼筋,則通常是在梁模板安裝好后,再在模板上方扎好,進而放人模板內(nèi);如果是高大的梁,應該留出一面?zhèn)饶2谎b,等到在模板內(nèi)扎好鋼筋后,再安裝 側模;如果是樓板鋼筋,就要在樓板模板安裝后再進行綁扎。
鋼筋在混凝土中應有一定的保護層。工地常用預制的水泥砂漿塊墊在鋼筋與模板之間以控制保護層的厚度。施工人員在進行混凝土澆注時,注意不能將 樓板或雨篷等的面層鋼筋踩低,防止質(zhì)量出現(xiàn)問題。通常來說,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就必須要對鋼筋及預埋件進行驗收,同時也必須要做好記錄。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完全做好主體結構施工工作,就必須要對建筑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以及組成部分有著清晰的認識,并且在建筑的施工和設計的過程中,使用新的技術,一次來保證建筑的施工進度與質(zhì)量,尤其是隨著目前各個房產(chǎn)商的激烈競爭,建筑材料的不斷更新,建造施工技術不斷提升的今天,建筑工程的主體是否能夠有質(zhì)量保障的進行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