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鑫
【摘 要】新時期政府的理念是建設以服務型為主導的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下,為了滿足社會與公眾的需求進行治理的政府,而《行政許可法》中有關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與建設以服務型政府為主導改革目標仍然有很大差距。本文論述新時期基層政府理念在行政許可法中的具體表現。
【關鍵詞】行政許可;基層政府;政府理念
《行政許可法》是繼《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之后又一部重要的法律,為了適應其發(fā)展的需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是適應新時期基層政府改革發(fā)展的需要,而基層政府是面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窗口,其服務型政府的理念是適應新時期社會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一、基層政府的行政理念
公共行政是基層政府很重要行政活動之一。公共行政是指政府或者執(zhí)行機關向公共提供產品與服務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主要執(zhí)他人尤其是政治家所制定的法律與政策,它所關注焦點是過程、程序以及按照別人的指令辦事,并定向關心機構、人員與辦公室管理。公共行政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公共性,它追求的是公共利益。在改革之初,我國基層政府是一個公權力的政府,近年來,隨著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服務型政府更適宜社會的進步與治理。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行政觀念上由公權力政府轉為服務型政府。針對治理所面臨新的挑戰(zhàn)與困境,基層政府在行政觀念上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而實現自身職能的轉變,重服務而輕管制,以滿足公眾的需求。(2)政府職能的內容由經濟職能向社會管理服務職能轉變。經濟職能是基層政府主要職能之一,它必須帶領其轄區(qū)內的人民促進發(fā)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政府的職能流向從中央下放到地方。我國行政改革是在“權力高度集中”的基礎上開始的,目的就是使中央的權力向地方下放,擴大地方行政權力機構的自治權,使其基層行政官員與人員在行政治理上具有很大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基層政府有權力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政策,運用自己的地方資源進行經濟活動與建設,促進經濟增長與社會穩(wěn)定。(4)從政府行政能力來看主要是加強行政能力建設。現在基層政府日益加強其隊伍建設,在服務型政府理念的指導下,基層政府不斷提高其政治鑒別能力與市場經濟的駕馭能力,并在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影響下,不斷改善其工作作風與提高自身的能力,使其不斷勝任在復雜環(huán)境變化下工作的復雜性與為人民服務的積極性,形成為民服務意識。
二、現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路徑探索
我國的政府先后經歷了八次改革,由開始的權力集中到后來的權力不斷下放,后來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又開始權力集中,職能不斷發(fā)生轉變,最后一次就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這些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與經驗,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行政許可事項過多,存在多重行政許可,行政許可亂收費,行政許可只重效率,不重公平,針對這些問題行政審批制度應試圖沿著以下幾個方向更行改進。(1)提升基層政府工作人員素質,培養(yǎng)其服務理念。目前基層政府人員其隊伍建設表現為人員參差不齊、素質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其準入門檻較低,對新進入的人員的考核缺少嚴格的把關程序,針對這一情況,就提高準入人員的門檻,通過統(tǒng)一嚴格的招入與考核培訓程序。(2)加快責任制度建設,保證服務水平與質量的提高。基層政府也是一個責任政府,它在行使行政職責的過程中,不能超越必要的限度與范圍,行政的過錯責任制度是用來約束基層政府工作人員的很有效的措施與手段,是一種監(jiān)督制約機制。(3)形成合力,加強行政服務監(jiān)督評價機制?;鶎诱ㄔO也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需要基層政府各個部門相互協(xié)調,有效調度,形成一個有機的系統(tǒng),發(fā)揮其最大功用,而且還要完善行政服務監(jiān)督與評價機制,還要有效發(fā)揮服務的評價機制,使其為了整個系統(tǒng)的整體利益,從大局出發(fā)。(4)優(yōu)化服務環(huán)境,以服務的意識帶動政府的創(chuàng)新。新形勢下,政府改革就是要建立一個科學高效、統(tǒng)一、廉潔的服務型政府。
行政許可法作為我國行政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關系到我國新時期社會發(fā)展。所以應該明確行政許可法在基層政府中有效的貫徹與落實,堅持服務型政府的理念,促進基層政府的依法行政,依法為民辦事,也有利于我國行政法治的統(tǒng)一、協(xié)調與穩(wěn)定發(fā)展。
參 考 文 獻
[1]張興祥.中國行政許可法的理論和實踐[M].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11)
[2]張樹義.中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法律依據——〈行政許可法〉征求意見稿[J].中國公務員.2002
[3]徐曉林.試論中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J].中國行政管理.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