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
其實,相對而言不太完美的小說更容易拍出經典的電影,看完電影《教父》之后再找小說看或許會不忍卒讀。
同樣,《致青春》的小說并不完美,然而這恰恰給了導演以足夠的想像空間,可以讓她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進一步添加某些元素。
暫且不知《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泛濫的女權主義是來自于編劇李檣,還是導演趙薇,但我總覺得,對于趙薇這樣一個有追求的演員而言,我們還是有理由相信,此片的靈魂更多的是源自于趙薇自身。
因此,當看到桀驁不馴、敢愛敢恨的鄭微一根筋的行為時,總是恍惚地感覺到,這是現(xiàn)代版的小燕子”。
從外貌上看,楊子珊真的有些趙薇的影子,如果不是鏡頭迅速閃過,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地方她的動作就是當初小燕子的現(xiàn)代版,當然更巧合的是鄭微這個角色的名字也叫微。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將我們按在黑暗的影院里落寞的每一張沙發(fā)椅上。當我們用手緊扣扶手不安地變換坐姿為了忍住泛酸的眼淚時,身邊的、眼前的,每一個觀影的身影都變成了一同埋葬狂妄自我、狂燥不安的青春期的同謀;又如同心照不宣一同來參加祭奠青春的葬禮的同伴,這何嘗不是對青春的告別?
每一個女孩兒都執(zhí)著地以為自己是一個挑剔的公主,而她的王子必須由她親自選中并被自己高高供奉在上。越是清冷得不識人間煙火的,越會是神明般的愛人。
鄭微就是這樣,獨自跋涉在追隨王子林靜的路上,路上越滿是世俗與不堪,越會讓她覺得愛情的神圣與偉大。遺憾的是公主和王子還未重逢,故事便草草結束了。
初戀帶給心里的漣漪正如片中在家鄉(xiāng)小鎮(zhèn)上空飛舞的錄取通知書,潔白,高高在上。
有時近得仿佛觸手可得;有時遠得心灰意冷;有時在頭頂盤旋;有時驟然的一瞬間便消失不見,雖象征著一時的榮耀卻不可能永遠有效。
好在青春向前跌打的步伐如同四季輪回任誰也攔不住,鄭微很快結識了另一位王子,他是陳孝正。
陳孝正不是林靜的替身,也不是鄭微無聊時光的打發(fā)機器,而是擊中心靈的仿佛周身都會發(fā)光的陳孝正。
這就是青春,可以毫不功利地愛上一個人,只要經得住對自己內心的質問,愛上了就是愛上了。家庭出身、前世今生都不在愛的范圍之內。既然我愛你,那么我們不如在一起戀愛一回,不以結婚為目的的,只是讓我享受你、接受我、愛護我、融化我。
如果你今生注定要愛上一個不可能的人,那就安排在青春期吧。那個時候的我們肆無忌憚,那個時候的我們干凈純粹,那個時候的我們奮不顧身,這是我們惟一可以致以青春的蕩漾激情。
陳孝正和鄭微的愛情故事終究悲劇,總有人會說現(xiàn)實是擊垮所有童話的致命一擊,也許是吧。但在愛情面前男人的敏感脆弱,也許還有自私卻也是摧毀愛情的劇毒湯藥。
男人似乎比女人更需要事業(yè),更需要拋棄無法利用的哪怕是愛人而去出人頭地。
青春期的男人站在人生的荒原,沒有十字路口可以選擇,只有茫然無措的磕磕碰碰。等到褪去青澀一切塵埃落定時,誰還會去思考當年的值與不值?
或許會回頭再尋舊愛,但那更接近于施舍的感情,再無愛的分子。公主看到你也許會心動,可那只緣于青春留下的印記。
鄭微的幸運是又重新邂逅了初戀。林靜此時已不是白衣飄飄的少年,舉手投足都在彰顯成熟男人的特質。
學生時代的靦腆與內斂,理所當然地被世故和圓滑代替,顯然物是人非。青春,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此外,影片中每一位配角的故事展開都是一段青春期的注解。愛下圍棋的張開,貌似玩世不恭卻如同滿天星花語一樣永遠是配角。
他在阮莞墓前的話讓人感念,并為之感動:你知道滿天星的花語是什么嗎?是甘愿當配角。這些年我懷揣著對你的愛,就像竊賊匿藏著偷竊來的贓物,永遠都見不得天日。誰都不知道我一直愛著你。
而許開陽,雖愿擲下千金卻仍得不到心愛女孩兒的回眸一笑,最終娶了門當戶對的校長千金早早生孩子過上了世俗的小日子。
鄭微同宿舍的阮莞、朱小北、黎維娟,每一個都極致、極端,身上都帶有強烈的青春期符號。我們、你們,都曾經在她們身上復活過,閃爍過。
青春也許夾帶著女生宿舍矜持的花布簾、水房里滴答作響的水龍頭、參天大樹環(huán)抱的操場、食堂里大鋼盆裝的小炒、同類間的嫉妒、朋友間的依賴。不能愛的歇斯底里,愛不動的痛哭流涕,擁抱,猜忌,無聊,小聰明,死纏爛打,不省人事?!啻航K將逝去,歲月一如片尾奔騰不停歇的河流。湍急、混濁、浮躁,嘩嘩作響,一路翻卷、四溢,快得不知道路過如何風景,聲音嘈雜聽不到自己的心跳。讓我淚流滿面……
(責任編輯:花掩月xuxi2266@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