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春
【摘要】作為班主任,如何把班級工作抓好我認為要投入感情對學生要有愛心,平等對待學生,組建學生信任、班主任放心的班委會,學生教育與制度管理兼用,了解班級的每一位學生才能當好班主任,才能成為合格的班主任。
【關鍵詞】班主任;高校學生、當好、班集體
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這個主任管的事卻是瑣碎而復雜的,尤其在高校小的來說學生的學習情況、人身安全、頭疼腦熱、生活情況甚至到學生的戀愛關系等等,往大的來說樹立正確的人身觀、價值觀、世界觀、畢業(yè)找工作等等。如果班主任不去管理這些小事或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到位,可能就會使班級紀律散漫,學生思想懶散,更別說是團結互助的優(yōu)秀班集體。如果班主任事事都親自跑,對于現階段的老師來說,壓力又過大。而且使學生對你產生過度的依賴或反感,作為班主任,如何把班級工作抓好,我覺得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一是投入感情,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或弟弟妹妹來看待,以真誠換取學生的信任。我認為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所以,應該對學生抱有關愛、信任、理解、包容的態(tài)度。
二是對學生要有愛心。老師的尊嚴不是來自體罰或變相體罰,而是要以真情來換取學生的真情。從而增進師生之間的信任與理解,消除師生之間的心理障礙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的信念變成自覺的行為,這有利于促進班級工作的開展。比如經常到學生宿舍跟同學們談談他們感興趣的事,要融入整個集體,以真心相對,應該以一個姐姐或哥哥甚至是好朋友的身份和他們相處!不能不管,也不能管過頭了,回答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況,知道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這樣以來即培養(yǎng)了師生之情,更能可獲得大量的信息及時處理好學生的困難問題,增強了教育管理目的。
三是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學生的家庭背景、個性等差異很大,學習成績也參差不齊,所以你有寬宏的度量,一碗水要端平,對各學生都要關心,不可存在偏愛之心。處理班級事務要公平、公開、平等,先教育為主,處理為次,及時給他們講解國家政策法規(guī),學校規(guī)章制度,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碰等等,要是學生犯了錯,及時教育他按規(guī)章制度辦理,不可出現批評不等、處分不勻等情況。
四是樹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打造優(yōu)良的學習氛圍。古時有“孟母三遷”這足以說明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多重要。重視思想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班主任必須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級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宿舍、團小組、團支部等多種組織,利用班會、團日活動、座談會、飛信、QQ群、微博、微信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組織學生積極參加“三下鄉(xiāng)”活動,深入社會,讓學生了解社會最需要什么。使學生通過親身感受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集體主義教育是樹好班風建立良好集體的重要表現。班主任除了要求班級在學校集體性活動中樹立班級的形象外,還需經常對學生進行“與班級榮辱與共”的教育。如學校組織運動會,班主任可以要求全班學生積極報名參加系里組織的運動員選拔賽,選上的運動員要積極參加訓練,其余學生則應組織起運動會服務組,讓運動員有水喝、有人攙扶,真正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用這樣的活動來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把班級建設成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整體。
五是組建學生信任、班主任放心的班委會。班干部在班級中所起的作用應是核心骨干的作用,他們是班級各項活動的組織者和倡導者。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橋梁、班主任獲取學生信息的主要途徑。在第一次組建班委會時,讓學生自薦的方式,要求他們在班會上演講,得到全班同學認可后,全班選舉,有些學生在小學和中學擔任過班干部,但進入大學后,工作內容、工作方法等都發(fā)生了變化。因此班主任要從工作內容、工作方法上進行指導,幫助他們處理好學習和工作的關系;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同時更要在學習、生活上嚴格要求他們,使他們真正成為班級建設的帶頭人。放開他們,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強項,不足之處班主任應及時指出,當他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要予以鼓勵,工作中失誤時班主任應主動承擔領導責任,對于對表現突出,工作、組織能力超群的班干部,可以發(fā)展為學生黨員,讓他們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為系和學校做好學生工作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六是了解班級的每一位學生,做好每位學生的思想工作,高校班主任要針對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思想實際,針對班級學生素質發(fā)展的目標,循序漸進地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班主任應了解學生、熟悉每位學生。甚至了解到他們談戀愛對方的院校、系別、專業(yè)、性格。在學習和平時的各項活動中,應當堅持采取表揚、公開場合少點名批評等工作方法,但又不能放縱學生;要重視對一些“特別”大學生的特殊教育,如特困生、單親家庭學生、嚴重違紀生,給予母親式教育不厭其煩的給他們講解灌輸。對生病的學生要從生活上給予關心。對感情糾紛要格外耐心開導,對自己未來迷茫的學生給他講解國家政策,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針對社會敏感問題給學生灌輸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理性愛國的理念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身觀,世界觀。維護大學生的人格尊嚴,合情合理地使用行政措施和獎懲手段,如對貧困生不能一味的資助,“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應給他們勤工儉學的平臺,讓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打造自己的未來。
七是學生教育與學生制度管理兼用,在高校中學生管理工作與學生教育并肩,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體會,雖然學校制度、條例及與之相配套的檢查等這些制度手段很齊備,但管理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成為一個要別人來管理的人,而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能夠自律的人。那么教育就是制度管理的一個必要而有效的補充。比如說,學生管理制度在執(zhí)行過程中,勢必會出現學生的一些不理解甚至抵觸情緒。這時,談心作為教育方式的一種,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在制度管理的前提下,我們強調鐵面無私,一視同仁。但在教育的前提下,必須有情感化的思想交流,營造出一種氛圍,使學生的性情自然流露。班主任應將自己的思維擺在學生的立場上進行思考,這樣得出的結論和采取的措施往往使學生愿意接受,容易實施。只有這種情感化的教育,才可以營造出一個自律和諧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