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世明
昨夜忽一夢,夢中得晉升,高就何位?會議主席!
如今從上到下,由南至北,會議忒多,咱主持啥會議?“如何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研討會。
咱的話音剛落,一分不清湖南還是貴州口音者上臺先施一禮。咱自然狐疑:“做甚?”他款款而述:“夜郎自大,您是熟知的,我們要舉全縣之力,斥幾十億元巨資‘開發(fā)‘夜郎古國,搞成‘沖出亞洲的旅游文化項目……”
“你先慢點兒‘沖!這‘夜郎自大國人多耳熟能詳,搞‘夜郎國,你們是貴州……”
“不,我們是湖南省新晃縣……”
“荒唐!湖南一治,又是一個貧困縣,竟要拿貴州的‘老祖宗說事,還奉為可‘脫貧‘奔小康的‘民生工程,這事怎么聽都不靠譜!”
會間小憩,咱無暇“情商”,腦袋轉(zhuǎn)得極速:
今時今刻,信息如洪流,新名詞“爆炸”!年輕的“×領(lǐng)”們,過一天只是倆晌午,今兒要花明天的錢,遂有瘋狂的“刷卡族”、“月光族”?!八⒐狻迸c“月光”之后,便有“啃老族”。
“啃老”沒商量。泱泱神州,諸事都講“中國特色”,“啃老”亦屬“特色”之一,且老一代被“啃”得很自然,無怨無悔,下一代“啃”得很泰然,順理成章。
放眼今日之域中,小的講拼爹,各地的“土地”——“父母官”們,就要“拼爺”——“祖宗”了。怎么“拼”?每到一地,言必“曬”古代先賢,書必“曬”古時典籍,以此炫耀其歷史其文化其“祖宗”……
為何放著香車美人不抓,倒迷上了“青燈黃卷”與老菜幫子式的老翁老媼?蓋因發(fā)展才是硬道理,而許多地方“最苦處”就是“羅鍋上山——前(錢)緊”!沒招兒?“變戲法”各“村”都有自己的“高招”,遂將對歷代先賢、文化遺產(chǎn)與歷史資源的利用、開發(fā)甚至“人造”,視作新“奶源”——經(jīng)濟的搖錢之樹、突圍之舉,當(dāng)?shù)氐摹懊裆こ獭薄?/p>
粗粗看去,“土地”們高舉的是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大纛,句句不離尊重古代先賢,可是在“復(fù)古”、“尊老”的背后,受利益驅(qū)動,盲目開發(fā)者有之;追求政績,只做表面文章者有之;厚古薄今,對當(dāng)代文化缺乏自信者亦有之……
拼祖宗,可謂“大‘拼出手”!“遠(yuǎn)”的拼黃帝、姜尚、老子、莊子故里,“近”的搶曹操、華佗、趙云故園……
生發(fā)開來,“實”的五省七地?fù)尪?、三省四地爭曹雪芹,甚至四地爭李白,“虛”的連孫悟空、西門慶、潘金蓮這些文學(xué)經(jīng)典中的虛構(gòu)人物也成了某些人膜拜的“爺爺奶奶”!
“拼祖宗”的新范例,當(dāng)屬影視圈的改編“經(jīng)典”熱、“穿越”熱了。其熱度之高,“改度”之大,“穿越”速度之快,實令人嘆為觀止。改編“經(jīng)典”越多,笑話越多,面對因“拼祖宗”而頻頻“穿幫”的編導(dǎo)與主演們,似乎是“孝子賢孫”一般陪著諂笑,你還真發(fā)不了啥脾氣,只能一語相贈:沒出息!
【原載2012年12月17日《沈陽日報·文化》】
插圖 / 天上掉下過豬八戒 / 祁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