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國峰
今年是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200周年誕辰,這位被稱為“歌劇世界的莎士比亞”的泰斗級人物,其一生的創(chuàng)作軌跡,在世界藝術(shù)史上都堪稱絕唱。其漫長的藝術(shù)生命,幾乎等于羅西尼、唐尼采第、貝里尼三位前輩藝術(shù)生命的總和。羅西尼早在37歲的時候就擱筆罷手,而體魄強(qiáng)健的威爾第居然在耄耋之年仍有驚人之作。羅西尼在1816年曾以莎士比亞的戲劇《奧賽羅》為題寫過一部著名的歌劇,但威爾第在1887年74歲高齡時出手的《奧賽羅》一經(jīng)上演,羅西尼的同名劇作頓時相形見絀,終于無可挽回地在舞臺上徹底消失。
到目前為止,是否有比威爾第的《茶花女》更通俗、更受歡迎的歌?。磕芘c之平分秋色的也不多吧,或許是《卡門》,或許是《托斯卡》和《波西米亞人》。不管是專業(yè)人士還是音樂愛好者,很少有人能拒絕《茶花女》的魅力。即便威爾第在《茶花女》首演之后(1853年,40歲)離世,他的英名也將永垂青史。
對我而言,每次聽《茶花女》都是一次令人陶醉的身心體驗,是一次時長兩個小時的狂歡,欲罷不能,根本停不下來。如果你之前還未曾體會過這部作品的妙處,不妨從其中的兩套唱片聽起。
《茶花女》演出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演唱薇奧列塔的女高音。薩瑟蘭兩次灌錄過《茶花女》,在1962年的錄音里,她處于鼎盛時期,展現(xiàn)出一種全能的素質(zhì),音色中有足夠的醇厚感,清秀之中帶著艷麗。第一幕中薇奧列塔大段的詠嘆調(diào)展現(xiàn)出她的最高水準(zhǔn),華美的姿態(tài)無視高難度的花腔。雖然她的吐字也受到非議,但在這種舉重若輕的嫻熟面前,基本可以忽略。從表現(xiàn)聲樂美的角度來看,相信再難有女高音能超過她的成就。而扮演阿爾弗雷德的貝爾貢齊也極其出色,表現(xiàn)既光彩奪目又婉約細(xì)膩,獨特的演唱方式與角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是經(jīng)典的貴族氣派演繹。普里查德這位被認(rèn)為是戰(zhàn)后最好的英國歌劇指揮家雖不能說是最為出色的,但那種精于掌握音樂的空間和彈性的手法給予了歌唱家最佳的支持。
另一套《茶花女》的重要唱片要屬克萊伯指揮巴伐利亞國立管弦樂團(tuán)在DG公司的錄音了。這套唱片早已名滿天下而且也名副其實,它的精致和華美都是難以超越的。其中薇奧列塔幾乎成了女高音科特魯巴斯后來的招牌角色,她那略帶沙啞的嗓音,純凈而又嬌美,演唱風(fēng)格抒情且?guī)е袀袝r候還略微渲染了角色的柔弱,更顯得楚楚動人,真可謂溫柔與敏感并重。不僅如此,科特魯巴斯處理復(fù)雜的戲劇性場面也是駕輕就熟,她舍棄了薇奧列塔放縱的表象,直接表現(xiàn)她的淑女內(nèi)質(zhì),其如同嘆息一般的輕聲唱法更深刻地表現(xiàn)了薇奧列塔內(nèi)心的痛苦、無奈和渴望幸福的矛盾心情。而多明戈的阿爾弗雷德也很有特點,溫柔之中帶點暗色,充實的嗓音又突出了英雄性??v觀整場演出,指揮克萊伯的音樂控制力始終在閃閃發(fā)光,他把獨唱放在了第一位,而且是絕對至尊的位置,樂隊從不喧賓奪主,順服異常,簡直就像是皇家迎賓的紅地毯,華麗飽滿的場面使人驚嘆。全明星陣容、淋漓盡致的演唱,再加上克萊伯精妙的戲劇感,這才是音樂戲劇的表率,是張力與激情的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