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鈺鵬
據(jù)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最新公布的信息,目前已有17291種動物被列入“紅色清單”(因疾病和環(huán)境等因素而瀕臨滅種危險的動物清單)。對此,很多動物保護組織都很擔心。一些機構(gòu)啟動了拯救瀕危動物工程,建立了全世界所有動物種類檔案庫,與此同時,收集和儲藏動物干細胞,建立動物細胞庫,用于檢查和分析各種動物的疾病并進行有效救護和治療。
科學家們通過專門的冷凍技術(shù),將動物尤其是瀕危動物的基因物質(zhì)冷凍和保存起來。因為干細胞中有著動物的基因密碼,儲存著所有的遺傳信息和幾百萬年來進化的結(jié)果。建立動物細胞庫的途徑之一是和某些動物園進行合作,很多動物園畜養(yǎng)著瀕危動物。當一只動物不幸死去了,或者有一只小動物出生了,那么,就從剛死亡的動物的胰腺或者新生動物的胎盤中采集細胞組織試樣。試樣很小,只有一個分幣那么大,但每一份試樣都包含著幾百萬個活細胞,而每個細胞都具有完整的基因信息。為了保證不讓寶貴的干細胞死亡,必須最好在4小時(最多8小時)內(nèi),將試樣送到實驗室進行冷藏。
在實驗室把試樣組織剪成小塊,放入一種含酶的液體中,約1個半小時后,單個的細胞被分解出來,游離在液體中;接著將細胞充進具有營養(yǎng)劑的培養(yǎng)瓶中,把瓶子放在孵化箱里1至3天,細胞很快增殖。于是,人們就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新細胞,而且在以后需要時細胞還可以繼續(xù)增殖。然后重新冷凍細胞,盡管增殖過程停止了,但細胞不會死,而是被持久地保存起來。冷藏開始時,試樣分多級冷卻,每分鐘降低1℃,直至零下80℃,這同樣是為了保護干細胞。最后,小管子被裝進充有液氮的、溫度為零下196℃的超大冷卻罐中(為了避免搞錯,每一個小管子的干細胞試樣都要配上數(shù)據(jù)芯片)。在這種狀態(tài)下,細胞可保存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隨時可以解凍取用。
目前,被儲存的干細胞首先用來幫助診斷各種動物的疾病,弄清其所患的疾病并設(shè)法治愈,這對拯救瀕危動物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干細胞庫對生物技術(shù)也有重要作用,許多動物體具有醫(yī)療上的特性,比如某些蛙類分泌的毒素可制作止痛劑。有了細胞庫,動物細胞可以培養(yǎng)、分析和詳細研究,而且很多實驗不必再用動物活體來做。再者,可為今后禽流感病毒及其對付手段的研究創(chuàng)造基礎(chǔ)條件。
有人問:“干細胞庫中冷藏的細胞以后是否可用來克隆已經(jīng)滅種的動物?”對此,科學家們明確表示,他們的研究從來沒有考慮過克隆,保護環(huán)境和保持大自然的多物種狀態(tài)是最高原則。再說,孤單克隆的動物是無法在野外經(jīng)歷和學會對生命至關(guān)重要的行為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