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海
臨江市大栗子醫(yī)院,吉林白山 134602
急性闌尾炎是腹外科的一種常見的急腹癥,其發(fā)病率高并且發(fā)病急。而穿孔性闌尾炎是一種不典型急性闌尾炎,其病情更為嚴重,常見的穿孔部位是闌尾根部和近端,如不能及時予以治療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1]。而傳統(tǒng)的對穿孔性闌尾炎的治療方法多采用開腹闌尾切除術,但開腹手術具有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大,術后恢復慢,術后并發(fā)癥多等缺點,對患者的康復影響較大。隨著臨床上腹腔鏡外科手術的技術和設備的不斷完善與提高,應用腹腔鏡技術對穿孔性闌尾炎進行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為了比較腹腔鏡和傳統(tǒng)開腹手術對于穿孔性闌尾炎的不同的療效,此次研究對本院的100例經兩種術式治療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詳細的對比,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在2008年11月—2012年11月間收治的100例行闌尾切除術治療的穿孔性闌尾炎患者,其中53例患者接受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 (腹腔鏡組),47例患者接受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開腹組)。腹腔鏡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17~69歲,平均年齡(50.23±10.01)歲。 而開腹組,男性患者 25例,女性患者 22 例,年齡 16~67 歲,平均年齡(51.19±10.13)歲。在接受治療前,醫(yī)生均向患者詳細說明腹腔鏡和開腹兩種手術方式的特點及可能的并發(fā)癥與風險,患者均自愿選擇手術治療的方式。在手術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均無其他的嚴重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嚴重程度和身體健康狀況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全身麻醉,然后平臥。開腹組:在右下腹,按傳統(tǒng)的麥氏或腹直肌切口進腹,切除闌尾,進行常規(guī)荷包包埋闌尾根部殘端,用鄰近腸系膜蓋住,術后沖洗腹腔,最后進行皮內縫合。腹腔鏡組:在臍上適當位置做長約1cm的弧形切口,氣腹針穿刺建立氣腹,壓力為12~15mmHg,然后置入10mmTrocar,適當調整位置與角度,放入腹腔鏡作為觀察孔,主操作孔為直視下在左下腹放置10mmTrocar,麥氏點附近再放置5mmTrocar作為輔助操作孔,吸盡腹腔積液,把粘連分離,對闌尾系膜至根部用電凝或鈦夾等進行處理,然后用Endoloop對闌尾根部進行雙重套扎,切除闌尾,從10mmTroear內取出切除的闌尾,如果闌尾較為粗大,可裝入橡膠指套內取出,用生理鹽水對腹腔進行沖洗,最后解除氣腹。
手術觀察指標:①手術時間:從開始切皮至切口縫合完畢的時間;②下床活動時間:指從完成手術至患者第一次下床活動的時間;③術后排氣時間:至從完成手術至到患者第一次肛門排氣的時間;④術后8h疼痛評分:患者術后疼痛評分標準按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進行評定,參見文獻[2];⑤止痛藥使用率;⑥切口感染率;⑦置管引流率;⑧殘余膿腫發(fā)生率;⑨住院時間;⑩綜合費用。
將實驗數據錄入SPSS11.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即(±s),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以 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穿孔性闌尾炎患者均成功經手術治療,術后均無明顯的出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腹腔鏡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和綜合費用略高于開腹組患者,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患者下床活動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術后8h疼痛評分、止痛藥使用率、切口感染率、置管引流率、殘余膿腫發(fā)生率及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開腹組患者,并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尤其腹腔鏡組的切口感染率較開腹組顯著降低,分別為0和10.33%。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急性闌尾炎即闌尾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其誘因復雜多樣,如寄生蟲入侵、細菌感染、淋巴增生和糞石梗阻等均可造成急性闌尾炎的發(fā)生。一般將其分為四種類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和壞疽及穿孔性闌尾炎。而穿孔性闌尾炎是是其中最嚴重的病理改變,而臨床上針對穿孔性闌尾炎的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多為開腹行闌尾切除術加腹腔沖洗引流,這種手術方法雖然療效較好,但是并發(fā)癥多,術后感染率較高,給患者帶來了較大的痛苦[3],不能很好的滿足患者的需求。近幾年來,應用腹腔鏡行闌尾切除術在臨床治療穿孔性闌尾炎日益廣泛,但其仍遠遠不如開腹闌尾切除術那樣被一致公認,以致其還未廣泛普及[3],對于有無必要通過腹腔鏡對患者行闌尾切除術不同的醫(yī)生有不同的看法,認為沒有必要的醫(yī)生認為,腹腔鏡行闌尾切除術與傳統(tǒng)的小切口開腹闌尾切除術療效無顯著差異,并且損傷均較小,患者術后恢復好。但是也有一部分醫(yī)生認為,針對如穿孔性這種嚴重的闌尾炎時,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傳統(tǒng)的方法相比,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疼痛輕,患者恢復快等優(yōu)勢。本次研究結果亦證明了這些優(yōu)點,發(fā)現腹腔鏡手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相比,更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孫勝利.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人急性闌尾炎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30):252-253.
[2]戎禎祥,劇永樂,陳小伍,等.穿孔性闌尾炎行腹腔鏡與開腹手術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4,24(9):560-561.
[3]王吉甫.胃腸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97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