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和明,李冬瑾
(中咨工程建設監(jiān)理公司,北京 100048)
北京地鐵昌八聯(lián)絡線工程位于昌平區(qū)境內,設計區(qū)間工法采用盾構法施工,線路下穿既有地鐵8號線出入段線,穿越中心里程為ZDK5+793.524,交叉長度為33.53 m,折合管片環(huán)號為408~435環(huán),中心位置為421~422環(huán)。穿越段盾構隧道埋深18.8 m,下穿段主要地層為:⑨粉質黏土層、⑨2粉土層、⑩粉質黏土層、⑩2粉土層。盾構隧道與既有線隧道之間主要地層為:⑨粉質黏土層、⑨2粉土層、粉質黏土。中心穿越位置盾構隧道頂部與既有隧道底部間距3.18 m。地下水主要影響為層間水,埋深20.2~29.8 m.
地鐵區(qū)間下穿既有地鐵隧道是施工的難點,尤其在含水的松軟黏土、粉質黏土層中穿越既有線施工難度更大,土體受擾動后極易產生沉降,工程控制難度極大。
北京地鐵昌八聯(lián)絡線盾構施工工程下穿既有地鐵8號線,屬于特級風險源,綜合施工環(huán)境、工程地質等因素,本工程施工難點如下:
1)既有8號線出入段線為正在運營區(qū)間,必須確保地鐵列車的運行安全,盾構穿越施工時的保護標準要求很高,軌道沉降值不得高于3 mm。
2)既有8號線出入段線施工方法為礦山法施工,與盾構隧道的的間距很小,最小間距僅有3.18 m,施工影響的敏感度高。
3)在穿越段,沒有對既有8號線隧道進行側向加固的條件,只能依靠調整盾構參數(shù)及加強施工技術來控制沉降。
4)區(qū)間穿越段為斜穿,隧道為轉彎半徑350 m的圓曲線,且存在1.65%的上坡,推進過程中,盾構姿態(tài)的調整易對周圍土體造成影響。小半徑穿越,姿態(tài)調整難度較大,對注漿等工作控制難度較大。
根據(jù)本區(qū)間前期施工的經驗及當?shù)氐刭|條件下施工的沉降規(guī)律,設計了控制沉降技術方案,經多次修改后,在施工中得到實施。
2.2.1 盾構同步注漿漿液配合比設計
開挖過程中,刀盤開挖的空隙與管片實際外徑存在一定的間隙,在掘進的過程中,管片逐步脫出盾尾,掘進的同時須同步將漿液注入管片與開挖面之間的縫隙,以盡快填充環(huán)形間隙使管片盡早與地層共同作用,防止地面變形過大而危及周圍環(huán)境安全,同時作為管片外防水和結構加強層。
同步注漿的漿液需第一時間注入縫隙內,并快速初凝,穿越既有8號線段,主要為黏土和粉質黏土,該土體一般在受到擾動后,土體重塑時間較長,所以就要求漿液在最快的速度結石,并開始起到支撐作用。漿液的初凝過快,容易對注漿管路造成影響,容易發(fā)生堵管現(xiàn)象,給施工造成影響,初凝時間過長,漿液不易及時凝結。故穿越段選用的漿液初凝時間不得高于6 h,結石率不得低于90%。自穩(wěn)性較好地段和風險地段的漿液配比設計見表1。
表1 同步注漿材料配比 kg
2.2.2 施工過程中的注漿
1)同步注漿技術
盾構施工,沉降控制主要依靠的是同步注漿,當盾構機在推進過程中,管片逐步脫離盾尾,管片與土體的間隙如不第一時間被填充密實,殘余空隙將對沉降起到直接影響。故穿越既有線風險源段,盾構機應做到連續(xù)、平穩(wěn)掘進,掘進速度控制在40 mm/min左右,在保持此速度的前提下,一環(huán)的掘進時間控制在30 min左右,這樣可以確保同步注漿的漿液充足,減少空隙。
2)二次注漿技術
在同步注漿完畢后,雖然漿液已經填注飽和,但由于漿液的凝固收縮,依然會產生空隙。這時就需要進行二次補漿。二次補漿的控制要點:漿液的注入時間、漿液的凝固時間、漿液的注入壓力、漿液的注入量。第一次和第二次注漿漿液一般選擇在同步注漿剛初凝時,此時,同步注漿漿液初凝,基本完成初步收縮,二次注漿漿液容易填充縫隙,即注漿位置選擇在同步注漿6 h后開始注漿。二次注漿一般選擇水泥、水玻璃雙液漿,雙液漿初凝時間早容易發(fā)生堵管,時間短容易造成漿液流竄,消耗量大,且起不到空隙填充的作用。故二次漿液一般選擇為60 s凝固。二次注漿以壓力控制為主,注漿壓力設定為300~400 GPa,如土倉壓力因注漿上升,及時減小注漿壓力。
盾構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各種參數(shù)進行動態(tài)調整,以確保順利通過。
1)由于盾構隧道是近距離穿越既有線,考慮到本工程選用的土壓平衡盾構機為面板式,土壓傳感器與掌子面土壓存在誤差,上土壓較計算值適當調高0.02~0.03 MPa左右。
2)施工過程中嚴格保壓,確保土壓在控制值上下波動不超過0.01 MPa。減少盾構施工對周圍土體的擾動。
3)根據(jù)出土情況,及時調整泡沫用量改良土體。
4)嚴格控制出土量,從操作司機到龍門吊司機設定多處檢查,避免超挖。
5)由于同步注漿壓力較大,需調整盾尾油脂,選用C.E.S等膨脹性、黏稠油脂,確保不漏漿。
為動態(tài)監(jiān)控既有線的沉降,施工前在8號線出入段線隧道內布設了靜力水準儀,在穿越施工期間實時監(jiān)控隧道沉降,及時反饋信息,為施工過程提供指導依據(jù)。在下穿交叉的范圍內,布設了16臺靜力水準儀,布設位置見圖1,進行24 h跟蹤監(jiān)控,每10 min監(jiān)測一組數(shù)據(jù),繪制出沉降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圖,見圖2。最終將既有8號線沉降控制在設計要求范圍內。
圖1 靜力水準儀布設點分布(單位:m)
圖2 JD3監(jiān)測數(shù)據(jù)
隨著城市地鐵、水利工程等地下工程的快速發(fā)展,盾構廣泛的施工,盾構下穿既有線及地面建(構)筑物將越來越多。本工程下穿既有線的措施及辦法,為下一步盾構施工提供了經驗和辦法。
在松軟黏土、粉質黏土地層中穿越既有線,應加強注漿及二次注漿量,漿液的結石率、初凝時間是尤為關鍵的要點。盾構土壓的控制是減少盾構對土體擾動的有效辦法。
[1]中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GB 50204—200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2]中華城鄉(xiāng)建設環(huán)境保護部.GBJ 208—83 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3.
[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 50446—2008 盾構法隧道施工驗收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
[4]劉建航.侯學淵.盾構隧道[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1.
[5]曹洋.土壓平衡式盾構機過地鐵車站施工技術[J].鐵道建筑,2012(4):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