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平安夜。忙完已近零點,心想看看書就睡了吧。于是翻開菲雅給我在網上訂購的《看見》,讀完第一篇,心有所動。不愿釋卷,不經意就到了凌晨4點。
感覺柴靜已經有意收藏起自己的文采,落筆盡量平實。而我之所以被觸動,更多的是因為我曾經也是一個記者,采訪過各個角落各種人群的記者。這個職業(yè)會讓人迅速看到人生的殘酷與真實,而面對很多人的無助,其實無能為力。于是內心會有太多“密布的矛盾”,憤怒與悲憫常會激蕩。柴靜的書,很真實地再現(xiàn)了青春的凌厲與成長。
于是,睡了三個小時之后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我曾經寫過的這篇《柴靜·紅顏》。時間過去了5年,很多感受與情緒,依然沒有改變。原文如下:
相不相信,有些人永不會老?
周六很深的夜,或稱周日很淺的晨,打開電視,看見在《新聞調查》里自始至終沒有笑過的柴靜。
她正在采訪桂林舞蹈學校的未成年女生,被校方“派”去外省酒吧“表演”兼陪酒一事,邏輯清晰,針針皆扎在校方的命脈上。她問校長,如果你有女兒,會讓她去那種地方么?校長的尷尬冰凍良久,方緩緩作答,他兒子的女朋友也在那里呢。柴靜逼得酒吧管招聘的人說出了,讓未成年人在那種地方表演、陪酒是不應該的。她還逼得酒吧的老板,一個披著貂皮大衣之類東東的男人,狼狽地說已經加強管理、以后會注意之類的話。不過柴靜在與那些因此事而退學的女孩子交談時,又是那樣溫柔體貼,目光和表情,均綴滿心痛。
已是好久好久不看電視了,柴靜靜水流深的力量,仍一如從前。有些不同的,是她的美麗容顏在逐漸憔悴凋零。在那些蜂擁而至的近影鏡頭里,她基本上是素面朝天的,一個30歲女子的歲月痕跡,不多也不少地呈現(xiàn)在全國觀眾面前??吹贸鰜?,她有些心力交瘁,依然壓抑著一些憤怒和鄙視,噴薄著一些正義和激情,流露著一些關切和同情。這個女子,本有著不輸劉嘉玲、林志玲等等女明星的紅顏,但她卻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大體放下了“駐顏”的心思,努力尋找著心靈的光明彼岸。
沒有做過記者的人,可能很難理解做負面新聞時要面對的種種情狀。那些危機四伏的烏云,將時刻包圍著你,讓人坐寢難安,吃不下也睡不著;一些古怪的笑里藏刀,也讓人時時生疑,悲憤又壓抑。這些一點一滴的滲透,比歲月本身,更能消磨人的意志和容顏。
記得那年我被派到外地的一個城市當駐站記者,遇見許多“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我選擇用筆真實記錄下來。于是,因為揭露某消委會暗中支持商場對未成年人搜身一事,曾經被騙至然后又被圍困在辦公室里,舌戰(zhàn)近十個大男人,急中生智找機會才得以“逃跑”,其后對方無窮無盡的造謠中傷接踵而至,幸好終得一一澄清,而那一系列稿件也照出不誤,委屈不解后心感快意。
盡管如此,那些被揭露黑暗面的人,基本上毫發(fā)無損,有的只不過遭了上司的一頓訓斥,有的平調了職位,有的依然在原地耀武揚威。一年過后,我回到總部做財經新聞,那些曾經同仇敵愾的其他媒體的兄弟,也慢慢散去做其他報道。
因此,佩服柴靜。新聞的“監(jiān)督”作用已如風過林,呼嘯過后大多了無痕跡。她和她的戰(zhàn)友們卻一如既往地在擔當和承受著新聞工作本應有的執(zhí)著力量,以寧靜的姿勢堅持著許多人心中“替天行道”的夢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幾人能夠?
每個人都會在年華流轉中面目全非,紅顏尤其易老。但有些人,即便你看到她的憔悴,她的疲憊,她的心灰,甚至是她的皺紋,你卻在回想時,總能記得她最美最燦爛的容顏。似乎那已是一種恒久的映照,不為外物左右,不隨人事更易。歲月也奪不去內心那種大關懷、大執(zhí)著、大純粹所帶來的美感。這也注定許多人,只記得她最豐美的時刻。哪怕是,剛剛看過電視,看過她一無矯飾的采訪素面,或者是妝扮過后的主持人妝,都只會記得一個人內心的力量和最本源的美。
好學、誠實、智慧、執(zhí)著、善良、沉靜、忘我等等,是紅顏不老的最好配方,譬如柴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