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
2013年6月1日-11月24日,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對望——中意當代藝術展》將在威尼斯軍火庫北京市3號館開幕。期間,將有16位來自湖北武漢的中方藝術家(其中兩位是合作作品)攜作品參展,他們均代表了當代中國藝術最高成就和最新面貌,將和意大利的藝術家一同在雙年展中進行思想和觀念上的碰撞與對話。
本次活動,得益于中意兩國藝術機構和藝術家的不懈努力。在中國,湖北大楚藝術機構與海外藝術界家及藝術機構多年來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往來,在申辦本次雙年展中,擔任本次展覽總監(jiān)的藝術家張展即委托海外機構代表華裔藝術家馬林和意大利著名當代藝術家馬特奧·巴西勒(Matteo Basile)多次赴現(xiàn)場參觀考察。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創(chuàng)辦于1893年4月19日,是歐洲最重要的藝術活動之一,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Kassel Documenta)、巴西圣保羅雙年展(The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并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資歷一直居首。全世界來自不同文明和地域的藝術家們每兩年齊聚威尼斯,自1993年開始中國當代藝術就與國際前沿的威尼斯雙年展進行藝術流派接軌,并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
此次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巴西勒擔任展覽的意方藝術指導,中方藝術指導為油畫家袁曉舫,大楚藝術機構總監(jiān)、藝術家張展擔任展覽總監(jiān)?!皣H性、開放性與包容性是藝術雙年展不變的主題?!睆堈贡硎?,被選中的參展藝術家必須具有國際化視野,在一定的層面上能夠達到接軌的“交流和對望”?!皫в袊H化視野,又具備有本土文化情懷的中意雙方策展人,藝術家,藝術機構共同參與的方式,通過藝術交流在中意間架起溝通橋梁。展示湖北當代藝術家的發(fā)展狀態(tài),也是中國當代文化的縮影,也使西方對于當下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狀態(tài)有清晰的了解和判斷?!痹凇秾ν幸猱敶囆g展》中,參展的15位湖北籍藝術家將展示一種更加開放與自由的藝術空間。馬特奧·巴西勒(Matteo Basile)也表示,這次作品將消除語言、文化、甚至宗教的隔閡與障礙,單純以藝術為核心進行對話,機會難得,對藝術家來說,這更像是一場美麗的冒險。
作為意大利極具深度影響力的著名藝術家,馬特奧·巴西勒(Matteo Basilé)1974年出生于羅馬,目前在羅馬和巴厘島生活和工作,是當今數(shù)字藝術的首批歐洲先驅(qū)人物之一。巴西勒利用前沿技術作為研究工具,追求自我及社會發(fā)現(xiàn)的過程;他一直專注于各式各樣的媒介,如繪畫、涂鴉、攝影和影像藝術。
從馬爾特、特蘭托和羅韋雷托舉行的個人秀《幻影》(2006)、米蘭Pack畫廊展出的《圣人來了》(2006)、摩納哥馬爾堡畫廊舉辦的《當代意大利藝術展》(2008)直至代表意大利館的2009年第53屆和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巴西勒在系列展中進行不同的探索。在米蘭Pack畫廊展出的《人性》是巴西勒近年的新作,面對現(xiàn)實中的“它物”,藝術家對自我的復雜結構進行了探索,其不受人類社會的地理限制。通過一張放大的玻璃之下展現(xiàn)出的女性畫面,藝術家刻畫出了婦女、母親、女子及姐妹的記憶、理想和欲望;不分長幼,不分國別、宗教及文化,她們?yōu)楂@得身份認同而進行著不懈的斗爭。
巴西勒集合了眾多圖片,運用相冊的形式進行展示。在這些作品中,女性的身體是主題,最能感受并表現(xiàn)出性別及身份,其目的是超越單一文化優(yōu)勢并摒除自己和他人、本地與外來、女性與男性之間的差異。戰(zhàn)爭讓傷亡、恐懼、力量及希望變得赤裸裸,藝術家正是通過展示戰(zhàn)爭來從整體上考察女性經(jīng)歷,以達到解決和研究具有無限性及過渡性特點的差異性目的。國際藝評家阿基萊·伯尼托·奧利瓦說:“馬特奧·巴西勒的詩情構成了一個肖像的世界,這是技術風格主義與繪畫超現(xiàn)實主義的完美結合?!泵恳粡堈掌际且粋€瞬間;除了恐懼,多數(shù)人只能帶給他人或異類以恐懼。最后,這份作品表達了對如下觀點的認可和理解:少數(shù)派必須接受東西方、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以及神圣與世俗的差異,以融入整體當中。同時,巴西勒的辯證法演繹了變態(tài)和沖突,并暗涵了“全球本土化”已經(jīng)并將永遠取代“全球化”的觀念。從這一點來講,《人性》升華了新時代性,同時給出了一個全新的關注方向。
TIPS:
2013第55界威尼斯國際雙年展平行展“對望”中方參展藝術家名單:楊國辛、郭正善、李邦耀、傅中望、肖豐、袁曉舫、魏光慶、張展、賀棣秋、馬林、朗雪波、劉波+李郁、王晶、詹蕤、郭子以及意方以馬特奧·巴西勒(Matteo Basilé)為代表的最前沿藝術家15位,共計31位藝術家作品6月1日將在威尼斯主展場湖北館(中國國家館正對面)開幕展出。5月28日在威尼斯113號軍火庫展覽現(xiàn)場18:30 面向各國媒體舉辦大型的記者招待會,屆時湖北省委宣傳部及省文聯(lián)文化領導及當代政府官員和兩國參展藝術家出席參加。
Q&A
對話意大利藝術家Basilé
馬特奧·巴西勒(Matteo Basilé)
TA:在2013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對望——中意當代藝術展》藝術作品的預選階段,您是如何挑選湖北藝術家的作品,對他們有什么感覺?
在最初,湖北美術學院方面提供了25位藝術家的名單,他們都是生活或工作在湖北,帶有地方特色的藝術家人選;作為策展的意方人員,我們最后從中選擇出15位最具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藝術家。在評審中,藝術作品中展示的創(chuàng)作技法當然是其中一項參考方向,但我更加關注的是藝術家如何在創(chuàng)作技法的新舊技術之間找到一種平衡,并通過繪畫如何將自己的理念與現(xiàn)代技術完美相容,并在中方和意方的藝術家中找到平衡。
就我的接觸和感受,我認為湖北的藝術家非常的純粹,他們并沒有一味地追求作品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中的經(jīng)濟價值,這種真誠對藝術創(chuàng)作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其中有4、5位藝術家的影像作品和女性藝術家的油畫讓我印象深刻。無論是中方還是意方,這次雙年展的意義都是非凡和難得的,中方藝術家和歐洲藝術家首次在這種國際性的展覽中碰撞與交流。
TA:談談您的作品。如何構思和布局這些影像的?
談到我的影像作品,我傾向于用人物的形象組合出自己想要的場景,具有非常羅曼蒂克的夢境一般的感受。在布局這些人物的時候,我會借鑒非常多的舞美設計元素,將人物置于舞臺空間這種感覺的背景之下,借助妝容和燈光的效果來突出人物形象。我在場景中布置人物形象,他們帶有一定的情節(jié)性,相互有所關聯(lián),能夠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
TA:在您看來,威尼斯雙年展在對雙方藝術家們意味著什么?
我覺得意義是非凡也罕見的,對雙方都是。藝術是一種完美的超越言語的形式,能在湖北武漢和意大利威尼斯的藝術家們進行最直觀的溝通。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雖然語言和文化背景都不同,但是當代藝術卻是最直觀且有效果的了解對方文化的方式。展覽兩國藝術家的作品,能通過圖像和裝置的藝術語言形式,達到雙方心靈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