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楓
摘要:在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很差,英語寫作的能力更差,英語的閱讀與寫作是一體的,通過英語的閱讀能驅動英語寫作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現狀,然后分析為什么要在閱讀的驅動下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最后提出通過英語閱讀驅動英語寫作水品的方法與原則。教師只有先讓學生進行大量的、有效的英語閱讀,才能讓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關鍵字:高中英語;閱讀;寫作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2-0225-02
一、高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現狀
1.得分能力高,應用能力低。根據目前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目前在校學生的英語學習通常是很會做題目,很會做卷子,能夠得高分。但是如果讓學生閱讀各種材料,或者給出一個主題讓學生提筆寫篇文章,學生通常都不能完成要求,這說明學生的信息量、詞匯量遠遠不夠豐富,對于語言應用的能力極弱。
2.教師滿堂灌,學生麻木學。即使新課改中提出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教師仍然無法對自主性學習的方式進行有效開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就要求學生把課本的內容全部背熟,把課本中要求的語法、詞句等知識點全部記牢,學生麻木地完成教師的要求,但是學生根本無法對課本中要求的知識靈活掌握,也無法有效應用,甚至課本以外的相關知識都極其貧乏。學生的閱讀量不夠,寫作能力也極差。
3.閱讀材料不夠,寫作訓練不夠。由于新課改的精神沒有真正貫徹,教師在進行研究教學方法時,通常都圍繞課本的內容進行,對于課本以外的信息材料,教師了解得并不充分,也不會要求學生主動去閱讀,因此學生的閱讀量非常少,對英語知識的理解非常呆板。由于知識量不夠,教師不敢輕易讓學生提筆寫作,維恐學生寫得太差,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學生學了很久,寫作的能力普遍不能達到教學的要求。
二、為什么要在閱讀的驅動下進行英語寫作教學
1.理論依據。通過大量的英語閱讀可以提高教學水平,可以從語言的輸入、輸出的理論上能得出,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語言學習的模式都是一樣的。如果能積累大量可以理解的語言輸入,給輸出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在輸出時候,即使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也能出口成章,“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英語的閱讀和寫作是一體的,只要學生有效地大量閱讀英語,就能提高寫作的能力。
2.內在聯(lián)系??梢苑e累大量的語言知識,學生要學好英語,必須積累大量的語言知識,這包括詞匯、語法、句式、搭配等,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自然就會了解大量的語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通過大量的英文閱讀,學生能不再受漢語的影響,直接培養(yǎng)出英文的語感,就好像把英文當作第二母語;接觸大量的寫作素材,在中文寫作中,要求學生大量閱讀名句佳篇,了解各種生活常識等,通過大量的英語學習,學生能夠對英語作品作出概括的總結,學習別人能用怎樣的結構、怎樣的句子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感情,剛開始的時候,學生也許會套用別人的模式來進行表達,但是通過大量的模仿,學生就能對各種技巧組合應用,甚至能自己創(chuàng)新。
三、怎樣進行英語閱讀驅動下開展英語寫作教學
1.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要讓學生閱讀,首先就要讓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如果學生對閱讀的題材感興趣,就會對愿意閱讀下去,所以要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這個情境要學生比較熟悉,而且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有關聯(lián)的,學生就會有閱讀的欲望和表達的欲望。
2.歸納章架結構。在閱讀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歸納章構結構,比如一篇文章好,好在哪里?一個句子特別優(yōu)美,那么因為什么原因很優(yōu)美?學生不僅要學會閱讀材料,還要學會從鑒賞材料開始,對文章中的章架結構、語法、詞句運用進行歸納,最后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歸納的重點。比如,教師布置主題:Task:Divide SS into small groups(Group of 4 is ideal)for the group cooperation.And tell them the task.Mean while,encourage them to express as many views on the topic as they can.Its necessary to require them to write down their views. ①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HIV/AIDS situation?Give some examples. ②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the people who have AIDS?③What attitude should we show towards the people with AIDS?要求學生以此為主題,找出相關的資料,然后分小組指出每篇文章的重點與要點,說明材料中句型的結構,然后學生共同評比,在該類題材下,哪篇文寫得最好、最有深度、或者語句最優(yōu)美,學生要自己分析總結出鑒賞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對文章與詞句結構的拆析了解英語的特點。
3.獨立創(chuàng)作作文。在學生擁有一定的積累量,對語句、詞匯、句型等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又有一定程度仿寫改寫經驗之后,教師可以給予一個主題,然后讓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在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之后,可以讓學生對創(chuàng)作的作文進行集體品鑒,讓學生們動手改別人的作文,最后一起評選出寫得好的文章,對于優(yōu)秀的作文進行全班朗讀,然后由學生們重點分析,并且讓作文的作者自己分析。
四、英語閱讀驅動下開展英語寫作教學的原則
1.信息與學科并重的原則。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學生要自主性地學習,那么依新課改的精神,學生在學習英語中不僅會涉及課本上的知識與詞匯,同時還要接觸大量的英文報刊、英文電影、英文歌曲、英文游戲等,學生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進行英語閱讀,教師不能對學生搜集信息的方式表示排斥,而要進行鼓勵和引導。比如學生喜歡英文電影,那么可以開展英文電影主題的鑒賞,如果學生喜歡游戲,那么可以要求學生把游戲中的故事改寫成英文小說等。
2.課本內到課本外的原則。學生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由于詞匯量不多、語法掌握得不夠扎實、信息量不夠豐富,部分的學生對英語閱讀和寫作都感到很畏怯,教師在讓學生自主學習時,要掌握由于課本內的情境、詞句開始,再讓學生接觸課本外的知識,比如由課本內的情境開始,讓學生由這個題材開始,慢慢展開閱讀量。由于學生有課本這個情境的基本保證,至少不明白的內容可以看課本,學生在向外拓展知識點時,能減輕心理壓力,消除部分畏怯感。
3.學生互相交流合作原則。語言的學習就是一門交流的學習,學生就是要在不斷的交流中,才能把語言知識掌握得更扎實,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地交換彼此的觀點,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達到情感的提生;觀點和觀點的碰撞,達到觀點互相交流的目的;互相取長補短,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了解其他學生先進的學習方法、自己學習中不足之處;培養(yǎng)合作精神,在共同交流或者共同完成一個課題中,學生能培養(yǎng)出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交流,能讓學生語言能力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胡春洞.外語教育語言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帕特.唐·林羽.我在美國教英語[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3]梁曉鵬.從英語閱讀教學看寫作教學[J].社科縱橫,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