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子
今年春節(jié)前,請一位姓紀的師傅粉刷家里的墻壁。紀師傅有著和他的年齡不相稱的蒼老。工頭介紹說,他家里加上老人、孩子有六口人,田里幾乎沒有收入,就靠他在外打工掙錢來供家用,所以,他干活特別賣力,讓我放心把活計交給他。紀師傅粉刷完我家的墻壁后,已是臘月二十,他已買好第二天回家的車票。但同樓的陳阿姨看到他不僅手藝好,人也厚道,就問他能不能晚兩天回家,把她家的墻也粉刷一下,并承諾可以給他增加更多的工錢。但這位憨厚的漢子猶豫了一下還是決然回絕了。他說,雖然他想掙更多的錢,但他已答應(yīng)一雙兒女早點回家,他不忍心再讓孩子們苦盼苦等。
這是一個最普通的父親帶給兒女的最好的禮物。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親都了解和成全眷眷的童心。在一次班會上,一位老師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眼中幸福的事情,孩子們的想法很多,但其中一位男孩的話最讓人動容,男孩說:“我在睡覺前從未見到爸爸回到家里來,我眼中的幸福就是希望爸爸下班能早點回家,陪陪我,關(guān)心我。”
前幾年曾經(jīng)讀過一本書——《爸爸》,它講述了一個男人事業(yè)成功、家庭失敗的悲劇故事。主人公韓正洙是位工作出色的政府文官,突然被診斷患有癌癥,當他想把這一切告訴自己的家人、回歸到這個已經(jīng)被他淡忘的家時,卻發(fā)現(xiàn)家中成員的心中已經(jīng)沒有了他的位置。
有媒體對470個家庭進行的抽樣調(diào)查顯示,有近三成的父親晚上10點以后回家??磥?,“父親晚歸”已成為一個相對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雖然晚歸的原因可能較復(fù)雜,或因工作重負、或因應(yīng)酬無奈、或因娛樂瀟灑……但父親離家遠了,傷害到的不只是孩子和家庭,更會有父親自身。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家庭、留給孩子,應(yīng)成為父親的“最先選擇”。
六一節(jié)到了,父親節(jié)也到了,作為父親,就把“早點回家”作為獻給孩子和自己的一份珍貴禮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