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謀 鄒康
摘 要 本方案是基于積分定常法、NE555定時器構成多諧振蕩器原理與M/T合成算法實現(xiàn)雙線并行斷點精確定位方法。主要根據(jù)并行雙線形成電容,電容值與雙線距離相關。通過積分算法得出雙線正對面積與間距,利用振蕩器輸出的頻率算出斷點距離,實現(xiàn)暗線分布情況下的斷點精確定位。
關鍵詞 積分定常法 多諧振蕩器 M/T合成算法 斷點精確定位
中圖分類號:TN929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目前,新樓層完工后,樓房的電線網絡通過墻內暗線分布,當出現(xiàn)斷路的情況下,不能獲取斷點的具體位置,因此,給維修帶來很大難度。當前斷點定位的方法主要是要求檢測線路可見,才能夠準確定位斷點的位置。而且檢測的設備及電路均較為復雜,部分方案中使用穩(wěn)定高壓,使用安全得不到保障。
本方案是在低壓情況下,測量線纜直徑,再檢測出現(xiàn)斷點線路電容值,通過頻率算出斷點距測試點距離。測頻算法是整合M算法與T算法,最大限度減小斷點距離引起頻率計數(shù)出錯。在合適的算法和測量電路下,能夠完全達到距離的精確測量。新方案的提出,為斷點檢測提供新的方法,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二、工作原理
本方案主要通過測得線纜的直徑,通過積分算法確定電纜形成電容的正對面積和間距。使斷點位置距離成為影響電容容值的唯一因素。
處理器通過M算法測定在設定時間內NE555定時器產生脈沖數(shù)量和T算法測量兩個脈沖間時間間隔長短。處理器通過濾波算法剔除兩種檢測算法的誤差后,精確測出雙線產生的電容值,從而得出斷點距檢測點的精確距離。
三、算法分析
(一)積分法唯一化變量。
(二)M/T算法測頻分析。
計算出電容值。
四、整體設計
(一)硬件電路設計。
如圖2所示,其為NE555構成的多諧振蕩器電路,將有斷點的線纜檢測端兩根線接入PIN1與PIN2中,沒有正負之分。R1與R2根據(jù)多諧振蕩器頻率產生公式4確定,其中C為雙線產生電容值,f為多諧振蕩器的輸出頻率,T用于M/T算法時測量出一個多諧周期時長。
(二)軟件設計。
在軟件設計中,首先,測得線纜直徑,確定雙線電容的正對面積和間距參數(shù),達到變量唯一化的目的。
然后,處理器利用定時器與計數(shù)器同時工作,通過M/T算法測出頻率值,濾波后分別測出電容值,根據(jù)電容值的大小算出斷點距檢測點距離。程序設計流程如圖3所示:
五、總結
雙線并行斷點檢測的精確測量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準確地測量能夠給電纜維修帶來很大的方便,且采用低壓、數(shù)字式檢測,受環(huán)境和測量條件影響小,測量電路簡單,均使用常見元器件,成本低。對控制器僅要求能高精度處理浮點數(shù)的運算、定時精確和采樣頻率高。使用資源少,便于集成化和擴展新功能與控制器上。
(作者單位:重慶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李燁,嚴欣平. 基于M/T法的無刷直流電動機智能數(shù)字式測速電路[M].中小型電機2008(4),2001.
[2]閻石.數(shù)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梁森,王侃夫.自動檢測技術及應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