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石友同心

      2013-04-29 07:46:23郭權
      關鍵詞:交往

      郭權

      摘 要:臺灣名詩人施士潔在甲午戰(zhàn)后,大義凜然拋棄在臺田廬家產(chǎn),毅然回歸大陸祖籍泉州西岑。內(nèi)渡以后,他常來往于省垣福州與閩南之間,通過詩文唱和與福州文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本文梳理施士潔《后蘇龕合集》中與省垣文友的交往情況,展示近代臺灣詩人與福建文人在文化上同脈同源的歷史事實。

      關鍵詞:施士潔;福州文人;交往

      中圖分類號:I20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6-0153-02

      施士潔是近代臺灣文學一代宗師,他性格自由放誕,詩文典雅雋麗,早歲就在臺灣奠定“詩宗”文名。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施士潔堅持民族氣節(jié),辭臺內(nèi)渡避居泉廈兩地,常來往于省垣福州與閩南之間,通過詩文唱和與福州文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展現(xiàn)了臺灣與福建文化相聯(lián)、文緣相通的歷史特性。

      施士潔內(nèi)渡以后居住于廈門、泉州兩地,晉省的時間主要集中在1897年后內(nèi)渡初期、1907至1908年擔任廈門商務總會貢燕議董、1917年出任福建修志局三個時期。根據(jù)人物的類別,施士潔與省垣福州文人的詩酒酬唱,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游臺文友、臺江詩友和通志局友。這三類文人中,游臺文友是施士潔在省城朋友的核心基礎成員,包括許貞干、林仲良、鄭祖庚、施又笙等人,他們早年都曾游幕臺灣,經(jīng)受割臺之痛,與臺灣文友關系最為密切。臺江詩友是內(nèi)渡后施士潔在福州認識結交的一批好友,包括陳海梅、鐘大椿、林晟、林孝穎等人,他們與施士潔性格相同身份相近,又喜作任誕詩酒之游,屬于性情好友。通志局友,是施士潔1917年在福建修志局任職期間認識的文友,包括林蒼、陳篤初等人,雖數(shù)量不多,但也頗有唱和。

      一、游臺文友

      (一)許貞干

      施士潔《贈林氅云孝廉·再迭前韻》中有“許渾遠別劉義逝(謂豫生觀察、履臣司馬)”句,詩中的許渾為晚唐文人,此處借指許貞干(豫生)。《福建通志列傳選》《許貞干傳》載,許貞干早年渡臺,“富紳林維源以京卿幫辦撫墾,亦辟貞干為從事,往來歧海間。自是兩處迭邀獎敘,積官至道員”。許貞干在林維源幕中參與“牡丹詩社”,公干之余與施士潔多有唱和。施士潔內(nèi)渡歸籍時,許貞干遠宦浙江、河南等地,故施士潔把他比喻為“許渾遠別”。

      (二)林有賡

      林有賡,字仲良,號怡廬,是施士潔在臺時熟識的好友。何振岱《林怡廬小傳》記:“怡廬姓林,名有賡,侯官人。早年治舉業(yè),日能八九藝。初以茂才游臺灣,甲午后歸。丁酉(1897)舉于鄉(xiāng),以薦得知縣補授知州?!T官后貧甚,客京師,以病卒,年六十?!雹偈┦繚崱逗筇K龕合集》有多首詩作記錄兩人之間的友誼。《贈林怡廬孝廉》中兩人且飲且歌,痛惜臺灣割讓,《壽林伯余文學五十(乃弟仲良孝廉新得河南知州)》,是施士潔祝賀林有賡兄——林伯瑜(伯余)的壽詩,《年家子黃未廬孝廉投詩,依韻報之》提到“林逋當日訪西岑(謂仲良)”,即林有賡專程從福州到泉州西岑看望內(nèi)渡老友施士潔,《寄祝林怡廬六十》則是施士潔寄詩祝壽遠在京城的林有賡,足見兩人的友誼維持終生。

      (三)鄭祖庚

      施士潔《后蘇龕合集》錄有施士潔《鄭星帆孝廉來園問病并示和詩,迭韻答之》、《再迭韻答星帆》、《三韻答星帆》、《四韻答星帆》、《星帆來詩,用石遺韻,迭此答之》等詩。汪毅夫《近代臺灣詩人在福建》記:“鄭星帆,名祖庚,閩縣人,清光緒舉人,曾游歷臺灣并曾入臺北牡丹詩社為社友?!雹诳梢姡嵶娓谂_灣時就與施士潔同屬牡丹詩社社友。施士潔與鄭祖庚父鄭虞都是光緒乙亥舉人,故施士潔《三迭韻答星帆》云:“昔我齊年生,令子今肯構(尊公與予乙亥同榜)”,由此,兩人也算是世交。1917年,施士潔與鄭祖庚同在福建通志局,鄭祖庚多次看望病中的施士潔,讓他十分感動。

      二、臺江詩友

      臺江詩友,指施士潔1897年至1898年間在福州臺江結交的一批吟友,他們暢飲臺江,出入青樓,很有名士風范。

      (一)陳海梅

      陳海梅,字香雪,號我園老人,閩縣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補行殿試,與其子陳培錕同榜中進士,一起點翰林,一時引起轟動。《民國廈門市志》載:“海梅丁丑(1877年)、己亥(1899年)間,一再游廈,主余澧沅家。培錕既官廈道尹,遂寓廈鼓浪嶼,加入菽莊詩社,與施云舫、沈傲樵等相唱和?!雹凼┰启?,即施士潔。施士潔《后蘇龕合集》收錄的《上已日陳香雪會元招游臺江》、《清明日,鍾壽若太史招同陳香雪庶常、林鹿儔、陳青湘、林可山三孝廉、林小蜦上舍作展花朝臺江雅集詩》、《柬香雪、壽若兩太史》、《浪淘沙(和陳香雪太史)》等作,都是在福州臺江時創(chuàng)作的。施士潔在臺江時與陳海梅作“浪孟夜游”,博得盛名。民國后,陳海梅寓廈門與施士潔同入菽莊吟社,施士潔《和陳香雪老友“重游鷺嶼宴菽莊”韻》記錄他們出席菽莊盛宴的情景,以“當日龍頭更老成”稱譽陳海梅的詩文成就。

      (二)鐘大椿

      施士潔《柬香雪、壽若兩太史》一詩中,壽若即是鐘大椿?!对~林輯略》記:“鐘大椿,字壽若,福建侯官人,散館改知縣?!雹堋豆沤衤?lián)語匯選》亦記:“福州鐘壽若太史大椿,于館選后即絕意進取,性倜儻,風流自喜?!雹葭姶蟠慌c施士潔一樣,中進士后都不喜仕途,棄官回鄉(xiāng);且為人風流倜儻,交游廣泛。相近的性格,促成兩人成為親昵好友。

      (三)林晟

      施士潔《清明日,鍾壽若太史招同陳香雪庶常、林鹿儔、陳青湘、林可山三孝廉、林小蜦上舍作展花朝臺江雅集詩》提到林晟。林晟,又名如玉,字希村,號鹿儔居士,侯官人,其父為清代福州狀元林鴻年。林晟早年曾東渡臺灣,主臺北登瀛書院?!杜_北市志》載:“光緒十年(1884)春,陳星聚知臺北府,建登瀛書院以課士,慕其名,聘為山長。未幾,同邑孝廉陳衍應巡撫劉銘傳之邀佐幕府,暇則相與論詩,一時操觚之士,莫不奔走門下?!雹蘖株芍髋_北登瀛書院時,施士潔亦主彰化白沙書院,有著類似的經(jīng)歷。施士潔來往福州,時與他暢游臺江。

      (四)陳培杰

      陳青湘,即陳培杰,字清湘?!栋倌觊}詩1901—2000》記:“陳培杰,字清湘,閩侯人。曾參加福州早期詩社活動?!雹哧惻嘟芘c嚴復、林旭等人有舊,嘗來往于福州、天津、北京之間。林旭的《晚翠軒集》收有《同陳清湘飲塘沽酒樓》等詩,可知陳培杰是位憂國憂民的文人。

      (五)林孝穎

      林可山,即林孝穎,字可珊,號“拾穗”?!傲中⒎f是福州著名廩生,詩詞寫得很好。清末科舉廢,福州設全閩大學堂,按照規(guī)定學堂教習要舉人才行,林孝穎被破格聘任為全閩大學堂國文教習?!雹?917年,林孝穎參加福建省通志局的編撰,與施士潔同屬局友。此外,林孝穎還是黃花崗烈士林覺民之養(yǎng)父。⑨

      三、通志局友

      1917年,施士潔受聘于福建省通志局,參與福建通志的編篡工作,也與當時一批福州文士有詩文往來。

      (一)陳衍

      陳衍(1856—1937年),字叔伊,號石遺,侯官縣人,光緒八年(1882年)舉人。陳衍早年曾東渡臺灣求職,《臺灣詩乘》云:“光緒十二年,劉省三中丞奏設撫墾大臣,以在籍太仆寺正卿林維源為幫辦,駐大嵙崁。維源字時甫,淡水人。既任事,延侯官陳石遺孝廉掌記室?!雹馐┦繚嵢敫=ㄊ⊥ㄖ揪謺r,陳衍雖是通志局副總纂,實為該局負責人。施士潔與陳衍時有唱和,作有《和總纂陳石遺韻》一詩,詩情旺盛有力,與“同光體”閩派大師陳衍的詩作交相輝映。

      (二)林蒼

      林蒼(1870~1924),字弼臣,又字耕煤,號天遺,閩縣人?!肮饩w甲辰進士,官江西石城縣知縣。曾任福州托社社長。著有《天遺詩集》十三卷?!笔┦繚崱逗筇K龕合集》錄有三首施士潔與林天遺的唱和詩,分別為《和同局林天遺大令韻》、《迭韻答天遺》、《幼女痘殤,天遺郵詩相慰,次韻為謝》,詩中頗有“老淚酸辛無處著,吟場跌宕此才難”的牢騷與憤懣。最后一首詩表明,施士潔離開省通志局后,林蒼和他時有聯(lián)系并關心其家事,可見友誼之真。

      (三)陳篤初

      陳篤初,施士潔《后蘇龕合集》作“陳竺初”。陳篤初(1877—1938),字輻敷,號還爽齋主人,閩縣人,清光緒生員,“善花鳥,肆力不倦”,11 也是福州詩鐘能手,曾任福州托社社長。1917年,施士潔赴福建省通志局,病臥福州荔枝園,陳篤初十分關心施士潔病情,曾為施士潔“視病”。施士潔心懷感激,作有《局友陳竺初詩來視病,如韻和之》,表示感謝。

      在省通志局,施士潔還作有《病中和志局同事諸子迭前韻》,涉及局中各位同事。據(jù)《竹間續(xù)話》記:“福建新《通志》之纂修,始于李培之厚基長閩時。沈濤園先生為總纂,陳陀庵先生為提調(diào),劉耕云、何梅生先生為協(xié)纂,沈冠生、葉獻恭、林耕煤、陳小真、林敏生、陳大彌、王鏡湖、鄭星帆、林可山、吳樵笑、陳恥樓、陳益卿、葉伯聰、李苑之、龔惕庵、林雪舟諸先生為分纂?!笨芍┦繚嵟c局中不少詩友都有聯(lián)系往來。

      在施士潔交往的福州文人中,陳衍乃光宣詩壇之“地魁星神機軍師朱武”,12 是提倡“三元”學說的“同光體”大師;陳海梅、林孝穎、林蒼、陳篤初等都是詩鐘能手,亦是“同光體”閩派代表人物。在這些詩友中,陳海梅、林蒼、陳篤初更是核心人物,陳海梅在福州與林孝箕、林孝穎、林孝曾、鄭祖庚、邱林韻芳等共組花好月圓吟社,與林蒼、張鶴廉等共組退閑吟社、補閑吟社、補殘吟社等。林蒼、陳篤初則是福州托社社長,詩名遠揚海內(nèi)。從陳衍、陳海梅、林蒼等人在福建乃至全國文壇的影響,說明施士潔所結交的文人群體在省垣社會的聲望和地位。他們作為近代全國有號召力的詩派,為海內(nèi)名流所矚目,臺灣名詩人施士潔側身其間,日與唱酬,其詩名也因之傳播和興盛。

      注 釋:

      ①何振岱.我春室文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93.

      ②汪毅夫.近代臺灣詩人在福建.臺北幼師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98.171.

      ③廈門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民國廈門市志.方志出版社,1999.694.

      ④朱汝珍.詞林輯略[M].臺北:明文書局,1985.490.

      ⑤胡君復.古今聯(lián)語匯選(第二冊)·慶賀(三)[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837.

      ⑥吳伯雄,等.臺北市志·卷七·人物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76.153.

      ⑦福建省文史研究館.百年閩詩1901-2000[M].福州:海風出版社,2004.52.

      ⑧蕭蕭.鐵血柔情林覺民.名人傳記,2011(10).

      ⑨周冉.藏匿歷史的福州三坊七巷.文史參考,2011(20).

      ⑩連橫.臺灣詩乘.臺灣銀行經(jīng)濟研究室,1960.202.

      11 陳子奮.福建畫人傳[C].福州:福建博物館翻印,1975.37.

      12 汪辟疆.汪辟疆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33.

      猜你喜歡
      交往
      素養(yǎng)·設計·交往
      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徑的思考
      論高校體育教學中交往框架的構建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09:23:41
      淺談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突圍與重構——小學科學課堂中師生交往的真效性實踐探究
      多渠道提高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用異化理論分析現(xiàn)實中的人際關系
      商(2016年29期)2016-10-29 09:27:53
      蓬萊與朝鮮半島的海外交往
      親子依戀對孩子身心發(fā)展影響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期)2016-02-01 18:27:25
      自媒體場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chuàng)新研究
      高教探索(2015年11期)2015-12-02 04:43:35
      安宁市| 高阳县| 噶尔县| 新巴尔虎左旗| 隆林| 汉阴县| 和平县| 南皮县| 屏东市| 墨江| 泰和县| 上犹县| 松潘县| 台北市| 济阳县| 姜堰市| 贵阳市| 察哈| 永川市| 遵义市| 平邑县| 紫金县| 驻马店市| 寿宁县| 冀州市| 文安县| 车险| 曲周县| 迁安市| 凉城县| 恩平市| 凯里市| 青河县| 荔浦县| 遂溪县| 浦县| 新余市| 丰县| 尚义县| 潼关县| 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