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
中國人自古就有建園之風。大隱隱于朝,中隱隱于市,小隱隱于林。每一座園林,都是一座終南山,進可以取仕,退可以歸隱。
主人低調(diào),讓園子變得內(nèi)斂。小盤古在歷史上,因為過于低調(diào)而被世人忽略。直到2010年被重修后,宅被改建成了會所,園被開辟為公園,小盤古在經(jīng)歷幾十年的蓬頭垢面后才又重新恢復優(yōu)雅。
小盤谷得名于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名篇《送李愿歸盤谷序》。韓愈因為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友人回盤谷隱居之時寫下文章,發(fā)心中塊壘。而周氏家族主人周馥,雖然在得小盤谷時,已貴為兩江總督,但是卻依然郁郁寡歡不得志,似乎是所有中國士大夫都一直在遭遇的問題。
小盤谷建于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它最早的主人是兩淮鹽運使徐文達。徐文達是個不得志的家伙,曾在家鄉(xiāng)南陵征聘蘇州、揚州等地能工巧匠修建了巨大的住宅園林共99間,占地10000多平方米。當他被調(diào)任兩淮鹽運使時,因為思念家鄉(xiāng),于是在揚州大樹巷參照家鄉(xiāng)的宅園開始造園。園林的規(guī)模雖然沒有家鄉(xiāng)大,卻取其精華。但是好景不長,園子建好后,來不及享受,就因為債務問題不得不收手。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小盤古迎來了它的新主人——李鴻章的幕僚、洋務運動的中堅,兩江總督周馥。中國向來有“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之說。無論是草堂還是斗室,只要出了名人必定成為名勝。在揚州,同一時期的何園、個園,因為園主人黃氏和何氏而貴成為天下名園,而小盤古主人周馥相較黃氏和何氏都有過之無不及,但是其園林卻一直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不是小盤谷不濟,而是園主周馥有意而為之——周馥從未想把這打造成“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深宅大院——“少年匹馬逐跳丸,白首蝸眠一室寬”,在購得小盤谷時,周馥在這首名《蝸居》的詩篇中寫下對小盤谷的定位。整個園林分為宅與園兩部分。宅與園間用一道幽深的火巷隔開。在為家國打拼了一輩子之后,周馥只想把這兒當成一個頤養(yǎng)天年的蝸居之所。
主人低調(diào),讓園子變得內(nèi)斂。小盤古在歷史上因為過于低調(diào)而被世人忽略,成為了某單位的招待所,兩江總督用來歸隱的園林變成了南來北往客商的歇腳地,而園林部分則成為垃圾雜物堆積場。直到2010年被重修后,宅被改建成了會所,園被開辟為公園,小盤古在經(jīng)歷幾十年的蓬頭垢面后才又重新恢復優(yōu)雅。宅很小,按照“修舊如舊”的理念,只設計了5間套房。每個房間都有一個很雅致的中文名:樵歌、龍翔、山居、梅花、瀟湘——所有的房間名都是來自中國古琴譜。設計師陳衛(wèi)新說:“這是為了營造一種賓至如歸的理念,讓每個住在小盤谷的旅客感覺不是在住店,而是在奔赴一場‘非常好聲音的雅集?!?間房間形成一個長方形的天井——“日喧”。天井中蓄水,水中央建一戲臺。有石桌幾方,石凳若干?;蚍殴徘?,或放棋枰,或者什么都不放,當夜幕降臨,每個房間燈光亮起時,這兒就成為了一個水上昆曲戲臺。羅裙輕舞、水墨腔開唱,每個人足不出戶就開始享受視聽盛宴。
如果想清靜些,那可以去樓下的獨立院落小憩。每個院落都有一個獨立的主題。一曰觀魚,一曰問松,一曰聽泉。住進去,是嘆“觀魚樂何在”,感“問松我醉何如”,還是悟“聽泉時仄頂”?每個房間就是一部《紅樓夢》,經(jīng)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
當小盤谷被開辟為公園后,小盤谷就不再是誰的官邸。白天,熙來攘往的游客讓園林有變?yōu)椴耸袌鲋右?。因此,要體會周馥“蝸居”小盤谷的感覺,我選擇了晚上“秉燭夜游”。
很難得,會所的主人仰慕周氏家族的風雅,于是日喧就成了舉辦雅集的場所。很遺憾,在“梅花”睡醒時,不但錯過了小盤谷的日落,更錯過了天井日喧中舉辦的古琴雅集。正在懊悔時,主人示意我穿過火巷,由宅入園?!皠e埋怨,夜游園,小盤谷好戲正上演!”火巷的那頭是曲折的回廊,四周黑燈瞎火,人只能摸著回廊的“美人靠”挪動。正當眼睛快適應黑暗時,突然,回廊上的火紅的燈籠亮成了一線,游園的路也被霓虹燈勾勒出曲線。游園的路是清晰了,但是心里的恐懼卻急劇提升。腦子里想到的是電影《倩女幽魂》中女鬼提燈籠赴宴,卻一個勁地安慰是在學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今晚,兩江總督的官邸將要變成我的私人林園……
穿過周馥為老母親祝壽而特地修建的桃形拱門,門外的太湖石在燈光照耀下變得真假莫辨:白天看還覺得是導游瞎掰的疊石“群猴祝壽”和“騎馬封侯”竟變得活靈活現(xiàn)。
揚州園林多以疊石取勝,個園疊石模擬春夏秋冬,何園疊石呈現(xiàn)片石山房。同為揚州名園,小盤谷的疊石當然也不甘人后。小盤古疊石最得意的作品就是腳下的這座假山。假山不高,但山脊上高低不一的臺階卻營造出“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效果。臺階高低不平,寓意人生求學之路崎嶇,人生之路坎坷。但是周馥似乎害怕這求學之路的艱辛嚇退了子孫,一邊說“學海無涯苦作舟”,一邊鼓勵他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10米不到的“求學之路”邊,修了一面圍墻,上面開了幾扇窗戶。有的窗形似如意,有的狀如錢眼,有的做成官印——這是周老爺子給子孫畫的一張大餅:使勁讀書吧,顏如玉會有的,黃金屋會有的。不知是周馥的精神勝利法得當,還是小盤谷風水好,周氏一族從小盤谷走出后,在仕途、實業(yè)、學術(shù)上三豐收,成為了聞名海內(nèi)外的名門望族。登上山頂后,就置身園子的最高點。假山不高,卻讓人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山頂上有一四角亭,亭下有石桌一張,石凳四方。亭子中掛的燈籠隨著晚風搖擺,亭中的燈光也隨著樹影婆娑。右則,圍墻如層巒疊嶂的山峰營造出“高聳入云”的景觀;左則,一汪清澈的潭水在微風輕浮下烘托出“驚濤拍岸”的效果。就一會兒功夫,心中一覽眾山小的優(yōu)越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處不勝寒的擔憂。正好正前方有一臺階可以下山,于是趕緊下山。但是,幾米高的山,卻讓人感覺“上山容易下山難”。那山道又是山洞,又是隧道,還是魚腸,最要命的是沒有光。磕磕碰碰下山后,隔著水潭坐在石凳上看這假山,竟然生出九死一生的感覺,因為那黑漆漆的洞口,就如深不見底的虎口要將人吞噬。事后碰到小盤谷的室內(nèi)設計師陳衛(wèi)新,問起這假山,才知道這兒便是小盤谷赫赫有名的“九獅圖山”。據(jù)說當大雪覆蓋假山時,假山會呈現(xiàn)出九頭獅子的形狀——小盤古就是憑借這一景觀奠定了自己江南名園林的地位。雖然,沒有雪中游園,但是有在黑燈瞎火中“獅口脫險”的經(jīng)歷,游園已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