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霞飛
百度控制流量,阿里巴巴把持交易,騰訊擁有用戶,這是中國互聯網領域三足鼎立的現實格局,但在移動互聯的新戰(zhàn)場上,這一格局正在發(fā)生改變?;ヂ摼W三巨頭不再滿足其傳統(tǒng)地盤,而是以原有領地為大本營,不斷向外開疆拓土。
今年4月底,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5月初,百度3.7億美元收購PPS;騰訊是三巨頭中布局和投資最多的,并有著“微信”這張王牌。
目前來看,騰訊以微信為武器,形成“微信流量+易訊購物+財付通”的模式,因此底氣十足;阿里巴巴也不甘落后,在騰訊微信脫穎而出的情況下,通過投資新浪微博,實施“淘寶購物+微博流量+支付寶”的布局。
相比之下,百度在移動互聯的布局上卻慢了半拍。除了傳統(tǒng)優(yōu)勢移動搜索外,李彥宏希望在后臺提供整個云計算能力,加上百度這些年積累的最為豐富的中文數據與搜索需求,支撐開發(fā)者研發(fā)、發(fā)布各種APP。但業(yè)內認為,路線選擇的不同,將使百度在與騰訊、阿里的移動互聯網戰(zhàn)略可比性方面越來越弱。
馬化騰底氣十足
因為有著微信這個移動互聯的入口,騰訊被業(yè)界稱為最早拿到了移動互聯的“船票”。馬化騰在今年5月初召開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謙遜地表示“現在只是一張站臺票,能不能坐到終點不知道”。
在馬化騰看來,不管你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浪潮面前有多強,稍微疏忽,一個月就有可能翻船。“很多公司好像很大、很強,但都可能不堪一擊,所以要抱著對行業(yè)演變的敬畏之心,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或許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敬畏之心,騰訊在移動互聯領域的布局和投資是三巨頭中最多的。
今年1月底,騰訊宣布升級移動互聯網戰(zhàn)略,旗下移動互聯網事業(yè)群將更加聚焦于移動互聯網基礎平臺,承擔起移動互聯網的底層安全責任,以便更好地擁抱移動互聯網發(fā)展趨勢,探索和孵化更多新業(yè)?務。
騰訊宣傳部人士日前對《新財經》記者表示,“移動互聯網事業(yè)群當前的重要工作是新產品研發(fā)、孵化和平臺培育,進而承擔騰訊開啟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重要使命”,并稱“做好產品、累積用戶和業(yè)界口碑,是今后移動互聯網事業(yè)群重中之重的任務”。
這名工作人員表示,移動互聯網事業(yè)群承載著騰訊的“無線基因”,是騰訊移動戰(zhàn)略的先驅和奠基者。而在移動互聯網尚未普及的早期,移動互聯網事業(yè)群的前身騰訊無線就幫助QQ、QQ空間、騰訊網等各個產品從PC端成功地延展至移動終端,并儲備了大量移動互聯網人才、技術和經驗。
騰訊在移動互聯領域最好的武器無疑是微信,一款令馬云羨慕并“感到緊張”的產品。目前微信用戶已經逼近4億人,其中活躍用戶1.5億人。除微信外,騰訊在移動客戶端上擁有太多的產品,無論是移動QQ還是瀏覽器、QQ游戲以及安全產品等都占據著不小的市場。
數據顯示,以總體瀏覽量統(tǒng)計,騰訊手機瀏覽器市場份額已位居第一;而手機管家在去年10月份就宣布用戶過億,成為騰訊移動端又一個“億級”產品;手機街景地圖上線僅一個多月就成為App Store上最受歡迎的互聯網地圖應用之一。
龐大的用戶群是騰訊最大的優(yōu)勢。目前,騰訊手機QQ月活躍賬戶數超過5億,70%的用戶通過手機訪問QQ空間。與此同時,騰訊在PC開放平臺方面有成功經驗的積累,在現有騰訊移動端平臺上有來自超過800個研發(fā)廠商的1600多款移動游戲產品。
不過,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對騰訊傳統(tǒng)的業(yè)務也帶來沖擊。騰訊的業(yè)務以游戲為主,但2012年以來,游戲營業(yè)收入的增長正在放緩,移動互聯網的到來會加重這一趨勢。過去,騰訊的用戶生態(tài)是用QQ平臺來拉動游戲、內容服務和增值服務等各種衍生業(yè)務;而現在,QQ在PC端下滑的影響開始顯現到各個平臺業(yè)務之上。
數據顯示,QQ和Qzone在PC端的登錄數年同比跌了至少10%,移動端的增長超過這個幅度,這也是為什么目前騰訊能對外宣布業(yè)務數據沒有下跌的原因。但附著在QQ上的會員、黃鉆、紅鉆等增值業(yè)務下滑是無可挽救的,移動端還基本沒有收入。顯而易見的是,QQ這些特有的增值業(yè)務,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開啟后慢慢淡出歷史舞臺。
馬云迎頭趕上
面對騰訊在移動互聯布局上的底氣十足,一向自信且有前瞻意識的阿里巴巴前董事局主席馬云也坐不住了。在今年3月底的深圳IT領袖峰會上,馬云對馬化騰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你的微信讓我很緊?張?!?/p>
馬云的“緊張”的確存在。因為在PC互聯網時代,阿里系基本不太依賴外部入口,這歸結于淘寶等產品的先發(fā)優(yōu)勢。用戶需要阿里巴巴的服務時,都養(yǎng)成了直接上淘寶、登天貓的習慣,這也構成阿里巴巴敢于跟百度搜索互相屏蔽的底氣。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照搬PC互聯網模式顯然行不通。
而且,阿里巴巴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始終圍繞著“購物”這一主題,包括手機淘寶、支付寶、一淘等客戶端,但這些產品并不足以覆蓋大部分用戶。
于是阿里開始出手收購。就在馬云公開表示對微信“很緊張”的一個月后,阿里巴巴終于結束了長達46次的談判,以5.86億美元買入新浪微博18%的股份。新浪授予阿里巴巴一項期權,允許阿里巴巴在未來按事先約定的定價方式,將其在微博稀釋攤薄后的股份比例提高至30%。
馬云入股新浪微博有著標桿意義,既是阿里巴巴布局移動互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互聯網巨頭在移動互聯領域正式展開競爭的重要標志。通過此次投資,馬云“淘寶購物+微博流量+支付寶”的布局足以與馬化騰的“易訊購物+微信流量+財付通”模式相抗衡。
創(chuàng)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開復表示:“阿里最近動作迅速頻繁,很快就在移動、社交、移動平臺和入口補足了缺口?!?/p>
隨后的5月10日,阿里巴巴以2.94億美元購買高德軟件28%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而在此之前,阿里巴巴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包括陌陌、蝦米網、快的打車、友盟、丁丁優(yōu)惠、在路上以及高德地圖。
電商行業(yè)觀察人士魯振旺認為,從一系列大手筆的并購,且收購對象均為用戶熟知的熱門應用來看,阿里巴巴卡位移動互聯網的決心十分堅決。如果最終整合得力,阿里可以從社交、音樂、O2O、地圖、旅游等應用上獲得移動領域的大量流量,并繼續(xù)保持其在PC時代的巨頭地位。
一名業(yè)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阿里的移動互聯網戰(zhàn)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主營業(yè)務的移動端拓展,也就是移動電商;第二部分是外部的收購。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和淘寶系產品積累的大多數是購物和支付類數據。通過并購和投資,將眾多個體的“小數據”集中在一起,將構成更為龐大的可供分析使用的大數據中心?,F在,阿里巴巴準備將這些經驗復制到新浪微博和高德導航中。根據戰(zhàn)略合作協議“數據交換”約定,新浪微博的5億注冊客戶在新浪微博的“足跡”,都將被阿里巴巴通過大數據挖掘出背后的商業(yè)價值。可以想象,大數據業(yè)務將在未來阿里巴巴的移動互聯網業(yè)務中扮演重要角色。
從阿里巴巴的移動布局來看,瀏覽器、社交、地圖這三大基礎移動產品將幫助其在O2O奠定用戶基礎,而其本身的支付優(yōu)勢則將助其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打造成熟的商業(yè)模式。
李彥宏慢了半拍
在5月24日召開的“2013百度聯盟峰會”上,李彥宏表示,雖然自己在去年對移動互聯網商業(yè)模式產生了質疑,但在過去一年里,移動互聯網商業(yè)模式趨勢有了進步,并稱“我看到的是不太一樣的東西”。
不管李彥宏看到的是什么,相比馬化騰和馬云各自擁有的移動互聯殺手锏,李彥宏在移動互聯的布局上顯然慢了半拍。
過去的一年里,百度在移動布局上一直尋找“入口”,從百度搜索、百度地圖、百度貼吧,再到百度云、百度新聞、百度手機助手,百度APP應用已經多到一屏都裝不下。但百度的移動互聯到底采取什么樣的路徑與模式呢?
百度移動云事業(yè)部副總經理岳國鋒的答案是“移動搜索和LBS(定位服務)”。但業(yè)內認為,過去一兩年時間,搭載了眾多生活服務應用的百度地圖迅速成長,但百度賴以生存的核心業(yè)務搜索,面對各類APP應用的分流,卻逐漸被用戶邊緣化。
不過,有調查報告顯示,在過去半年時間里,娛樂工具、生活工具、生活信息等典型低頻的原生APP的安裝覆蓋率在下降,而相對應的這些需求類別在移動搜索中的頻次占比卻不斷提升,這無疑給了百度移動搜索新的機會。
而在百度看重的另一大入口LBS上,與高德相比,百度地圖在于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但易觀國際分析師尹晶雪認為,百度最大的問題是缺乏電商基因,難以形成O2O閉環(huán)。“目前來看,現階段百度地圖最有效的發(fā)展方向還是向開發(fā)者提供開放平臺,實現導流?!?/p>
今年5月7日,百度宣布以3.7億美元收購PPS視頻業(yè)務,PPS視頻業(yè)務將與百度已有視頻業(yè)務愛奇藝合并。不過,視頻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形成一個可以完全支撐收支平衡的商業(yè)模式,從優(yōu)酷土豆、愛奇藝到搜狐視頻都難以實現盈利的事實看,百度將移動互聯網布局放到視頻上并不樂觀。
百度移動云事業(yè)部副總經理岳國鋒日前對媒體表示,百度在移動互聯網上有兩個方向不會變,“一是移動互聯網靠單一APP產品取勝變得越來越難,百度需要做的是平臺戰(zhàn)略,在背后搭建生態(tài)系統(tǒng)讓平臺運轉起來;二是隨著移動互聯網興起,云計算必然有非常強烈的需求。這些都是全新的戰(zhàn)場”。
李彥宏年初說過,“2012年對于百度來說,可能是近些年來最困難、最不容易的一年”,目前來看,百度的2013年可能將是焦慮和急迫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