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富
食客隨吃隨走,米粉店里永遠(yuǎn)都是人頭攢動。米粉在湯碗里任意地纏繞著,淹沒在泛著油光的椒紅色湯汁中,臊子、蔥花和芹菜粒就那樣散淡地蓋在上面,紅綠相間,賞心悅目。用筷子將米粉輕輕攪動,拌勻作料,那種撲鼻的香味立刻就在你的舌尖纏繞,恨不得將舌頭打個結(jié)。
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自古亦然。然在中國,因?yàn)榈赜蚯Р钊f別,米和面也衍生出許多經(jīng)典吃法來。面有面條,米有米線。米線,顧名思義,像棉線一樣細(xì)長,柔軟,只不過是用大米為原料制作出來的。米線最出名的,就是云南的過橋米線,據(jù)說是秀才娘子首創(chuàng)的,我在成都嘗過一回,跟想象中的還是有較大落差。
走遍天南海北,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家鄉(xiāng)綿竹的米粉。家鄉(xiāng)綿竹,以竹為名,與攀枝花類似,綿竹是一種植物,禾本科,和水稻差不多,開花后也會結(jié)出竹米,只不過竹子就死掉了。楠竹、斑竹和慈竹在家鄉(xiāng)農(nóng)家的房前屋后可謂遍地皆是,反而是綿竹非常罕見。過去在市委大院大門兩邊各有一籠綿竹,后來卻不見蹤影了,據(jù)說移栽到公園去了。只是我在公園里也無緣得見綿竹蹤影,反倒是杜甫詠綿竹的詩碑,倒是日日所見。詩云:“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杜甫客居成都時,曾到綿竹拜訪好友縣令韋續(xù),求得幾籠綿竹,估計移栽到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去了??上н@首詩知名度不高,不然倒是綿竹很好的廣告詞了。
綿竹之所以出名,一是因?yàn)榫d竹年畫,二是因?yàn)閯δ洗海且驗(yàn)殂氪ǖ卣?。地震期間,小小的綿竹縣城,一下子涌來近十萬外地務(wù)工人員和援建者。兩三年后,他們離開了,讓他們深深懷念的,一定有綿竹米粉。因?yàn)樗麄兊哪c胃,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綿竹飲食,而米粉就是綿竹飲食中的重頭戲。除了米粉,還有芍粉,二者的區(qū)別就在于一個原料是大米,一個是紅芍。如果叫綿竹米線,反倒有些不倫不類的。
因?yàn)楸M享都江堰水利樞紐的灌溉之利,旱沒有旱過,澇沒有澇過,綿竹早已成為了稻米之鄉(xiāng)。糯米可以用來釀醪糟,過過酒癮。而大米除了做飯,要改善胃口的話就屬米粉為最佳衍生品了。綿竹人好吃,在川內(nèi)頗負(fù)盛名。以早飯為例,因?yàn)橐股钬S富等原因,上班族愛睡點(diǎn)懶覺,早晨洗刷一番就直奔米粉店就餐。
米粉店遍街都是,以我居住的這條街道為例,僅僅五百多米長,就有九家米粉店。米粉占據(jù)半壁江山,兼賣稀飯、饅頭、小籠包子、油茶和面條等。每天早晨天剛麻麻亮,米粉店就開門了,燒開水、收拾桌椅、熬制老湯、浸泡米粉和準(zhǔn)備其他的食物,老板忙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米粉都是當(dāng)天早晨從作坊里送到店鋪來的,裝在大筲箕里,至少七八十斤,加工后可以賣掉成百上千份,因此利潤極高。
綿竹米粉用大米做原料,將米磨成粉,煮成半生熟,壓榨成圓條粉絲,經(jīng)過漂水,然后搓揉成團(tuán),進(jìn)行二次蒸粉、烘干制成。它與各地的米粉相比更加細(xì)圓,更易入味,更細(xì)嫩爽滑,入口即化。
米粉按制作方法可分為生漿粉與熟漿粉。熟漿粉經(jīng)過發(fā)酵工序,易于消化,有特殊的風(fēng)味,但不易保存,通常是當(dāng)天生產(chǎn)、當(dāng)天消費(fèi),絕不留到第二天。因此正宗的綿竹米粉難以長途販運(yùn),只能在綿竹及周邊地區(qū)有,這應(yīng)該是綿竹米粉的遺憾了。
早晨七點(diǎn)半左右,米粉店就開始上生意了。家家米粉店都是門庭若市,沒有三四個人根本應(yīng)付不過來,這個也在喊,那個也在喊,老板忙得暈頭轉(zhuǎn)向,錢都收不贏。食客大多數(shù)就住在附近,競爭激烈,老板一個也不敢得罪,因而盡管一碗米粉不到十塊錢,小生意,老板也得陪著笑臉。米粉店小小一間門面,七八米長的徑深,簡單一隔,就形成了操作間和就餐區(qū)。就餐區(qū)通常會擺上五六張長條桌,每桌可坐四五人,桌上的瓶瓶罐罐內(nèi),裝著鹽巴、米醋、醬油、辣椒油、蔥花和芫荽(香菜),食客根據(jù)自己口味輕重,任意添加。講究點(diǎn)的店鋪,會添置臺消毒柜,碗筷都在柜子里放著,以示消毒。操作間里,一口開水鍋永遠(yuǎn)都是熱氣騰騰的,系著圍裙的師傅手持竹編錐形撈箕,根據(jù)食客所說的一兩或者二兩,在一個大木桶里,將冷水浸泡的適量米粉撈起來,放在撈箕里,不斷地在開水鍋里按下去又提起來,如此反復(fù)幾遍,米粉就冒熱了,可以吃了,然后倒在大小不一的湯料碗中。
湯料是綿竹米粉的靈魂,一家米粉店能否經(jīng)營下去,全靠湯料味道的好壞。湯有清、紅湯之分,清湯是不加辣椒油,紅湯要加辣椒油。作為不怕辣的綿竹人,一般都是選擇紅湯的,但是有些小孩、女士和老人,因?yàn)樯眢w原因,會選擇清湯或者清紅湯(少放辣椒,加菜油)。
因此在綿竹米粉店里,你經(jīng)常會聽到食客這樣點(diǎn)餐:“三個二,一清一紅一紅重,牛肉?!背鮼碚У降耐獾厝耸锹牪欢?,這就像江湖黑話,習(xí)慣了就明白了。所謂三個二就是三個人都是二兩大碗,紅重就是熟油辣椒醬多放點(diǎn),而牛肉就是米粉的臊子了。因?yàn)殡?,米粉名稱變得多姿多彩,例如肥腸粉、牛肉粉、筍子粉、羊肉粉、蹄花粉、雞湯粉等等,這些臊子都是提前炒制好的,放在冰箱里備用。而米粉好吃關(guān)鍵與否,還跟老湯有關(guān)。在米粉湯料中,都會添加一小勺老湯,老湯是用雞骨架、豬腿骨、老姜等熬制而成,可以讓一碗普通的米粉變得格外爽口,美不勝收。
節(jié)奏快,食客隨吃隨走,米粉店里永遠(yuǎn)都是人頭攢動。從走進(jìn)店鋪點(diǎn)餐,到一碗米粉端在你面前,通常不會超過五分鐘。米粉在湯碗里任意地纏繞著,淹沒在泛著油光的椒紅色湯汁中,臊子、蔥花和芹菜粒就那樣散淡地蓋在上面,紅綠相間,賞心悅目。用筷子將米粉輕輕攪動,拌勻作料,那種撲鼻的香味立刻就在你的舌尖纏繞,恨不得將舌頭打個結(jié)。食客吃完后,有些連湯料也會喝得干干凈凈,暖胃暖心,真有酣暢淋漓之感。喜歡喝早酒的,還會要上二兩泡酒就著米粉喝下去,于是一天的生活都變得豐滿起來。
綿竹城鄉(xiāng),到處都是米粉店,最為著名的有史羊子米粉店,專賣羊肉粉,一年四季都得排隊。還有麥香園,幾十年的老字號了,先在收銀臺交錢買牌子,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金屬銘牌。牌子交到師傅手邊,就在操作臺上一字排開,然后按先后順序端出來,別有一番情趣。
(編輯 李天驕)